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死是唯一可与生并论的主题,它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与表现力,是丰富而又生动的,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提示。没有它,生命就不完善了,也显不出人生的悲喜。本文试图从文化与观念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衍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生死观念进行评判,这并不是出于悲观和厌世,而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高与升华。人是无法超越死亡的,正如同飞鸟不能超越空气、游鱼无法超越水域一样。遗憾的是,在人类社会中,真正能够意识和用心体会这一客观事实的人只是少数。但人也是可以超越死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技术美学将人的存在和生命意义的审美感悟合而为一,不仅表现为产品功能美的圆满实现,还表现为创造与超越给人类诗意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和谐之境。它不是独立于人的彼岸的绝对本体,而是与人生息息相关的鲜活的此岸世界。打破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苑囿的技术美学,以其对天人关系、主客关系的全方位关照,人本状态、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为人类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价值规范。一、人类发展的历史闪耀着技术“实用美”的光辉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常常令人逍遥自得,这是自然美的福报;精美绝伦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唐君毅认为,“道德自我”与“现实自我”属于同一“自我”,是“自我”的两个方面。“现实自我”是现实具体的自我,是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我,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自我,易受外在他物限制,是有待被超越的自我。而“道德自我”是内在于人自身的,不受时空限制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主动的自我、具超越性的、形而上的自我,具有辨别善恶、趋善除恶的“道德意识”与“道德理性”。道德生活便是根据“道德自我”的应当意识(合乎“道德理性”的“道德意识”),自觉地自己支配自己去破除“现实自我”的限制,超越自我,创造出真实的自我。这一思想构架显示了唐君毅传统儒家“尽人之性以立天之命”的情怀,突显了人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机制与效力。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死亡观集中体现在生命相对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超越论三个层面。其美学思想是在人向自然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道”和“德”两个美学范畴为基础,借助精神外在和内在无限超越的双向统一,建构超越时空有限性的美学死亡观,使死亡的忧惧感化为精神的至乐感,回归“道”体的本原状态。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意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最初的意识是人类各种意识和观念雏形的混合体,马克思把它叫做人类的“自意识”。自意识的产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表现在:人类内心需求目的被意识是一切创造性活动发生的主要动力:人类对象化作品的被肯定及其需求满足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了人的感受、情感、想象等心理机能的发展;体验和反思能力的发展是开展审美活动的决定性心理因素。人类乐生需要的被意识并从功利活动中独立出来加以创造性地表现,就产生了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流浪地球2》是一部精彩的科幻电影,在末日灾难的背景下诠释了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令中外观众都深受触动。伴随着这部电影热映,其中不少科幻概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数字生命。电影开场,面对生存危机,一些人提出“移山计划”(即后来的“流浪地球计划”),主张将地球带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恒星系;另一些人提出“数字生命计划”,主张将人类的记忆、感情、性格等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算法使人类的意识长期存在,那么人类就相当于拥有了数字生命。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价值的全部特性在于它的社会性,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途径是实践,为人类解放事业牺牲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超越。马克思的生命价值观科学揭示了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为高校德育解决当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偏差的问题指明了方向。高校德育工作以马克思的生命价值观为指导,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坚持主体性德育,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面对现代人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迷失于生命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求的现实,文章从作为有意识的人生命存在的角度提出了生命意识这一概念,并重点论述了生命意识的三个维度--生命载体角度的时空意识,生命过程角度的死亡意识,生命实践角度的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9.
葛丹丹 《科技信息》2009,(3):201-201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和发展。本文将要着重讨论的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异同及其异同,并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文学既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呈现,也是人类在生存困境中所进行的精神突围。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始终灌注着自由的理想。西方文学精神发展的历程表明,西方人文主要以“理性观照”和“神性启示”两种方式达成自由。“理性观照”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来求得人的解放与自由,这有理性主义与物体主义两种表现形式;而“神性启示”则在关于人生存的追问中,将人放在超验语境中言说人的存在,它呈现为上帝启示信仰和精神超越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人是什么”是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封孝伦创构的“三重生命”学说是人本哲学研究的一次创新.它是一个以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互相支撑来解说人类生命要素与意义的严整哲学体系,其辩证平实的生命观、论人的价值论立场皆可助学界对人的本质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无意识”是潜伏在人类意识阈限之下的一个精神领域,我国有些人把它仅仅理解为“没有意识到”,这是对“无意识”的严重误解。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无意识”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可以说完全没有说到点子上;从动机心理学的角度讲“无意识”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才能发掘出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家的深层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民胞物与。物与,是杜甫仁学精神的合理外推,而同时,大自然以其所涵载的宇宙生气昭示着人类生命应具的秩序,诗人在其诗作中以喜剧性(自由)自然意象展示了这种心灵与自然双向交流的形上内涵:自然对生命的启示,在自然的映照中的对人生悲剧的理性观照与超越要求,对“天人合一”的体认,是诗人宇宙化了的泛人性(“本善”)精神。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是人类优化自身生命存在的一种意识和活动”、“体育是人类交往的文化”、“体育的肢体语言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文化”等角度讨论体育文化,进一步拓宽了体育文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李晶  陶建亚 《科技信息》2009,(16):123-123
宋代女作家表现出来的超越悲哀的孤独与觉醒,在“幽长”的时空下,隐藏着女性贫乏枯燥的精神生活与短暂的主观生命意识。本文将探究其孤独与觉醒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作品中表现的“深幽性”,并最终分析这种孤独所产生的现实凄美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观照东西方美术,希求从中发现美术的内在规定性,通过对东西方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的本质精神的比较,找到东西方美术精神的相同之处——“气韵生动”。中国哲学中的“气”与“道”和西方哲学里的“理念”与“生命冲动”都是对艺术本质的不同的描述。“气韵生动”成为连接“气”与“道”、“理念”与“生命冲动”的艺术本质。艺术家正是发现和表现人类及世界万物之中的“气韵”这种艺术本质来达到和完成其使命的。艺术从而成就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自由沟通和表达。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后期新月派的代表诗人,陈梦家的诗歌追求生命与自我的真实表现,有着浓厚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诗人观照个体生命,在超越现实中发现自我。道家精神与基督教情操使陈梦家执着地追求返朴归真的境界,并获得心灵的安顿;其二,陈梦家的死亡意识呈现出道家、基督教与儒家的死亡观相融合的丰富的文化图景。诗中既有对死亡的超越(或归于自然或归于天国),又包含对死亡意义及死亡伦理性的价值诠释;其三,时间意识映现着诗人的心灵境界,使他从线行性和周行性相融会的时间流程里感悟生命。陈梦家的时间意识是一种具有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以“仁”为核心的儒学重于弘扬人的集体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即“情”的一面;道教、佛教则侧重于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本体意识,即“性”的一面。历代封建志士力求二者兼取,但未有几人能兼顾。杜甫既有以“仁政”为标准的“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又有中守“真性”的“独往之愿”的独立人格,他超越了时人在“性”与“情”两者失衡的结构,使两者统一在“真”的人生精神里,使其达到二者完美的统一,从而使自己的文化心态具备了千古一人的独特结构。  相似文献   

19.
宇宙恢宏,历史沧桑,生命从洪荒中走来,人类在历史中成长。人,是自然的最优杰作,也是社会的最高本质,从他诞生到现在,与生俱来的原始符码代代承传。这原始符码不仅体现在人体生命方成之际所带来的生存欲、寻安欲、性情欲、求知欲、名利欲、美乐欲等本质特征上,表征在由于这些欲念的驱使、感奋、拓展而创造出来的伟岸高尚、典雅优美、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里,而更重要的是,在这精神与物质的交换、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人的自觉自律精神和自我求证意识。因为,正是这种自觉自律精神从古到今高举着一个大写的“人”字,在与自然、与社会的种种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在人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重视人的主体意识,提倡主客体的高度融合,使绘画超越了对客观物象表象的描摹,以显现主体内在精神,追求意境的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