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矿物细掺合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用硅微粉、粉煤灰、石英粉、粉煤灰与石英粉双掺(双掺组)共4种矿物掺合料,分别取代不同比例的硅粉来制作活性粉末混凝土试块;同时,采用不同的养护温度和不同的养护龄期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养护;最后,测出4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和抗折强度以及棱柱体的抗压强度,分别绘出抗压和抗折性能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矿物掺合料,养护温度越高,其抗压和抗折强度越高;在同一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改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性能效果最好,石英粉最差,硅微粉和双掺组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利用竹屑制备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H2O/MgCl2摩尔比、竹屑掺量、竹屑粒径、硼酸掺量对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耐水性的影响,并用方差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其力学性能及耐水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2O/MgCl2摩尔比的增加,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当H2O/MgCl2摩尔比为15时,材料的抗压强度值和抗折强度值较高;随竹屑掺量的增加,材料抗压和抗折强度降低;当竹屑掺量为20%时,材料存在较高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值;随竹屑粒径的增大材料抗压和抗折强度降低,竹屑粒径应以16~12目为宜,此时材料的抗压强度值和抗折强度值较高;随硼酸掺量的增加,材料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所降低,耐水性提高。综合分析可得:材料的最优组合为A1B1C1D2,即当H2O/MgCl2摩尔比为15,竹屑掺量为20%,竹屑粒径为16~...  相似文献   

3.
采用铁尾矿粉取代石英粉配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研究不同养护制度下掺铁尾矿粉UHPC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铁尾矿粉取代率增加, UHPC流动度略有下降,力学性能基本不变;与标准养护相比,恒温水养和蒸压养护下掺铁尾矿粉UHPC抗压、抗折强度及折压比显著提升.结合微观试验结果发现,铁尾矿粉取代石英粉对水泥石显微硬度及孔结构无不利影响.恒温水养和蒸压养护下掺铁尾矿粉UHPC的水泥水化更充分,水化产物Ca/Si比值下降,水泥石显微硬度增大、孔结构改善;蒸压养护还可能显著激发硅灰、石英粉和铁尾矿粉的火山灰活性,参与二次水化,生成结构更致密的C-S-H(结构类Tobermorite晶体).采用铁尾矿粉取代石英粉制备力学性能达标的UHPC是可行的,此举将同时产生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的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测试了不同水胶比、不同河砂替代率的RPC抗压、抗折强度,并基于光学法测定了其微观孔结构参数;建立了基于气泡分布的分形模型并计算出了RPC的气泡分布分形维数;最后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分析了气泡分形维数与孔结构参数及RPC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PC基体的气泡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气泡分布分形维数在2.1~2.3之间;分形维数越大,基体孔隙结构的空间分布形态越复杂;RPC基体的含气量不具备分形理论的特征,而气泡平均弦长、气泡比表面积与气泡分布分形维数呈现明显的指数相关性;R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随分形维数增大,呈明显指数增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钢纤维对RPC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不同钢纤维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性能的影响,采用52.5R硅酸盐水泥、标准砂、硅灰、石英粉、高效减水剂和钢纤维等原材料,分别对掺量为0%,2%,4%和69/5的镀铜钢纤维,掺量为39/6,6%和9%的端钩形、铣削、方直形和波纹形钢纤维进行RPC配制试验并进行了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工艺条件下可成功地配制抗压强度达201.3MPa、抗折强度达73.67MPa的RPC。说明掺入钢纤维可大大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对综合混凝土的性能分析,可以发现端钩形钢纤维比其它纤维更优越。  相似文献   

6.
EMC(Energetically Modified Cement)技术是一项基于粉磨工艺的新技术.其对RPC性能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试验研究了EMC技术的使用对RPC流动度和各类型高效减水剂的最佳掺量的影响,同时通过试验探讨了EMC技术对RPC各龄期和不同水胶比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MC技术的使用使RPC的流动度降低,且使高效减水剂的最佳掺量也稍有降低,使用萘系减水剂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使用EMC技术后,RPC的1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03.4%和27.2%,28d则分别提高了25.1%和36.6%;同时EMC技术降低了强度对各种因素如水胶比大小等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在基准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研究复掺纳米SiO_2和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抗压、抗折、渗透系数、孔隙率等实验对比两种掺和料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纳米SiO_2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有提升,对渗透系数和孔隙率没有影响;单掺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渗透系数和孔隙率小幅度的下降;双掺纳米SiO_2与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性能起叠加效应。在不影响渗透系数前提下,当纳米SiO_2掺量为5%,粉煤灰掺量为20%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砖粉掺量(砖粉与混凝土粉比例)、水灰比、骨灰比、石灰掺量及取代率为参数,采用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再生骨料填充墙材配合比,通过96个再生填充墙材试件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测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再生骨料填充墙材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各水平之间的差异关系,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再生骨料填充墙材抗压和抗折强度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再生骨料填充墙材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骨灰比对再生骨料填充墙材的折压比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再生微粉的基本理化性能及其对胶砂抗压、抗折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本试验测试了再生微粉的基本物理性能指标,采用X射线衍射及荧光衍射法(XRD,XRF)分析了再生微粉的主要化学组成;将再生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以不同掺量取代水泥,研究了再生微粉取代率对砂浆抗压、抗折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再生微粉粒径较大且质地疏松,其主要化学成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近;(2)胶砂抗压、抗折强度随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大而降低;(3)再生微粉掺量越大,砂浆微观结构越疏松多孔。再生微粉掺量在10%以内时,可以作为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制备胶砂。  相似文献   

10.
在确定了胶凝材料各组分间的最佳比例和各级别砂的最佳比例后,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砂胶比、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度、强度以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砂胶比的增大,RPC的流动度减小,抗折、抗压强度减小,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随水胶比的增大,RPC的流动度增大,抗折强度增大,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大,但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1.
玄武岩纤维粉煤灰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普通混凝土对比,分析橡胶颗粒取代率、玄武岩纤维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28 d抗压、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颗粒取代率5%,玄武岩纤维掺量4 kg/m~3,粉煤灰掺量15%时,混凝土各项性能最佳。随橡胶颗粒取代率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降低;而掺入玄武岩纤维使抗拉和抗折强度有较大幅度提升;最后从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类材料增韧阻裂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较粗的聚丙烯(PP)单丝作为石膏材料的增强材料,通过抗折和抗压实验研究了单丝长度、掺量对PP单丝/石膏复合材料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抗折实验结果表明:PP单丝的掺入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当掺量小于1%时,复合材料抗折强度随掺量增加而变大,当掺量为2%时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掺量相同的情况下,单丝长度越长增强效果越好,15 mm的PP单丝掺量为1%的试样抗折强度最高较空白样提高了26%;折断后试样断口中PP单丝呈拔出状,表明PP单丝与石膏材料的结合较弱.抗压实验结果表明:PP单丝的掺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随掺入量增加而减小,15 mm的PP单丝掺量为2%的试样抗压强度最小较空白样减少了9.6%.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锂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乌鲁木齐地区常用原材料,配制16组不同锂渣取代率和聚丙烯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立方体抗压试验、轴心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锂渣取代率为20%,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 kg/m~3时,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比普通混凝土分别提高了11.3%和20.6%;聚丙烯纤维掺量为1.2 kg/m~3时,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提高了38.9%。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掺量的FC纤维对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多组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对试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纤维掺量对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掺量的FC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略有提高,但效果不明显;当纤维掺量1 kg/m3~1.6 kg/m3,混凝土均未产生裂缝,抗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砂浆(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Mortar,BFRCM)在不同配合比下的流动度和力学性能,通过改变水灰比、长短纤维混掺比例及添加减水剂来改变配合比,设计了2种纤维长径比、7种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3种水灰比、3种减水剂质量分数共制备了14组BFRCM试样。研究了不同配合比下BFRCM的流动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通过峰值荷载后BFRCM的荷载-位移曲线的归一化处理量化分析了试样断裂后BFRCM的断裂韧性。结果表明,BFRCM的流动度随着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水灰比的降低、减水剂的减少以及短纤维占比的增加而降低。水灰比的增加对BFRCM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且会降低其抗折强度。减水剂的应用对BFRCM的抗压、抗折强度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长短玄武岩纤维的混掺能够通过其协同效应有效提升BFRCM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然而过多的短纤维占比会减弱玄武岩纤维对BFRCM的增强效果。增加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 提高水灰比均能在一定范围内提升BFRCM峰值荷载后的断裂韧性。然而,长短纤维混掺中短纤维占比的增加和减水剂的应用则对BFRCM峰值荷载后的断裂韧性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橡胶混凝土由于在某些性能上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橡胶细度和橡胶掺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抗压和抗折强度为性能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和极差方差分析确定抗压和抗折强度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大小,得出了水灰比影响最大,橡胶细度和掺量有一定影响。其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原材料对RPC强度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我国国情下不同性能的原材料对RPC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验观察到要配制高强度的RPC混凝土,宜优先采用625号水泥、剔除了粗骨料的石英砂、经浓硫酸表面处理后的硅灰、325目石英粉以及DSF-2型减水剂,此外,还可掺入13mm长的钢纤维来改善RPC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将玄武岩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混杂后掺入到C60级普通混凝土基体中,对两种纤维长度和三种纤维体积掺量下混凝土基体的28d抗压、抗折和弯曲韧性等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低掺量纤维对基体的抗压强度有所增加;抗折强度随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加,15mm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效果最好;弯曲韧性随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84个砂浆试件的试验研究,对比了普通砂和掺入同长度,不同掺量钢纤维的钢纤维砂浆的抗压强和抗折强度,表明钢纤维砂浆的抗压强度略有提高,平均提高约10%;抗折强度有很大提高,平均提高约150%;砂浆韧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指出砂浆强度和韧性的改善程度与所掺入钢纤维的长度和掺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掺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胶粉的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掺入对砂浆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有所下降,但砂浆的韧性、抗收缩等变形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不同基层上的抗拉粘结强度大大提高并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和耐水性.聚合物的种类、掺量对砂浆的各项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复掺能充分发挥不同聚合物对砂浆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