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把中亚地区看做是自己的“战略后院”和恢复其大国地位的战略基地。但俄罗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美国等西方国家借机不断向中亚地区渗透,打进了俄罗斯的“南大门”,进一步排挤和削弱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美国的渗透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强烈不满和不安。俄前总统叶利钦指出,中亚地区是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所在。如果俄罗斯失去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俄罗斯的整个国家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普京上任不久就对中亚国家中离心倾向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普京访华,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3月21日至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普京两天的日程安排可谓丰富——抵达北京的21日,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进一步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伊朗核问题和朝核问题等地区和国际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当晚,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还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俄罗斯年”开幕式。22日,普京出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中俄互办“国家年”(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是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根据《中俄睦邻友…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世界知识》2023,(2):6-6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2022年12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指出,很高兴在岁末之际同普京总统举行视频会晤,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好传统。在我们的共同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成熟坚韧,两国合作的内生动力和特殊价值进一步显现。2022年前11个月,中俄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投资合作优化整合,能源合作进一步发挥“压舱石”作用,重点领域合作项目稳步实施。地方合作方兴未艾,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序开展,双方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更加稳固。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双方应该始终坚守合作初心,保持战略定力,加强战略协作,坚持互为发展机遇、互为全球伙伴,努力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四年一度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将于3月14日举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没有悬念的选举,普京连任不成问题。此时此刻,不妨回顾一下一年多来俄罗斯的国内局势,也许会对了解普京第二任期俄国内的动向有所帮助。2003年在当代俄罗斯的政治史上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它似乎是一道分水岭,结束了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政治混乱、政权涣散、财阀坐大的局面。在普京的旗帜下,俄罗斯国家主义重新兴盛、“可控民主”日益稳固。但在权力日益集中的背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发展中的诸多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可控民主”将把俄罗斯引向何处,2003年这道分水岭的背…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俄罗斯外交基本实现了"现实主义回归"。事实上,在21世纪初普京执政的最初几年,现实主义曾是其对外政策的主基调。但随着国际油价攀升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力相对恢复,俄罗斯外交进入了一个较为"激进"的时期。2008年前后,"美国已经衰落""多极化已成现实""俄罗斯可以有所作为"等判断一度主导了俄罗斯的国际战略观。2007年普京"慕尼黑讲话"、2008年  相似文献   

6.
<正>"萨德"入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东北亚国际关系和安全平衡的重大问题。"萨德"入韩严重危害中俄战略安全利益,两国联手应对,但在应对方法上有所区别。总结普京强硬反对"萨德"入韩的认知和做法,对于中国处理这个问题具有重要启示。苏联解体后,继起的俄罗斯一度曾倒向西方,希望与之建立良好关系,但遭遇美国与欧盟的不断阻挠和遏制,其重要手段就是在俄罗斯的东欧邻国部署反导系统,而且步步进逼,最终逼近乌克兰,威胁俄罗斯核心地区,激起  相似文献   

7.
读懂俄罗斯     
《世界知识》2013,(20):14-23
由于“普京给了和平一个机会,避免了美国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福克斯新闻”评论),俄罗斯社会活动家和国家杜马议员建议提名普京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相似文献   

8.
<正>在乌克兰危机久拖未决、西方经济制裁一再延续的背景下,俄罗斯不断拓展"东方外交",以使其突围脱困。2016年,普京政府利用中国进一步崛起和美国战略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东方外交。其在积极推动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积极深化与东盟的对话伙伴关系,加快开启对日战略缓和,并谋划着新一轮俄美关系"重启"。东方外交增加了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回旋余地,使俄在承受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9.
由铁腕总理到代总统——普京人称“铁腕总理”,一转眼成了俄罗斯代总统。他公开场合从不苟言笑,木讷寡言,但干起事来一点都不含糊。在他的政府领导下,俄罗斯发大军将车臣围得铁桶一般,步步为营,发誓要铲除“这颗毒瘤”。普京亦因此声誉鹊起。叶利钦辞职后,普京出任代总统,舆论对其大选前景普遍看好。  相似文献   

10.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3,(23):12-12
普京想建“铁路丝绸之路”11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始对韩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在与朴槿惠的会面中,普京提出了一项大型贸易计划——将以铁路运输为基础,覆盖韩朝俄等国家。这个被喻为“铁路丝绸之路“的构想将连接起韩朝国内的铁路,然后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与欧洲相连。无疑,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会给这一构想的前景蒙上阴影。对此普京表示,与“铁路丝绸之路”所能带来的潜在效应相比,这些挑战显得微不足道,“毕竟俄韩朝三方将从铁路网的建设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几个月来,美国经济的表现令人担忧。如果美国经济产生大滑坡的话,对俄罗斯经济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今年4月3日,普京总统对俄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指出:“过去几个月,一些关键性经济指标的下滑令人担忧,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的背景下。”俄罗斯“现在只处于相对经济稳定时期”,“去年年底增长速度降了下来”。普京提出这种担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转轨十年来,俄罗斯“经济结构没有调整,经济仍然依靠原料甚至更加依靠原料,也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22日,俄罗斯新闻中心在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举行了记者招待会熏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俄罗斯铁路”公司董事长亚库宁、车臣共和国总统阿尔哈诺夫、对外经济银行行长德米特利耶夫、全俄企业家组织“实业俄罗斯”主席季托夫以及造船、航空、钢铁等企业代表出席。“世知”记者葛军参加了记者招待会。俄方人士详细介绍了中俄两国合作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前景,强调中俄互利合作对两国都有着重要意义。拉夫罗夫表示,普京总统此次访华取得了“全面的”的成果,为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和“具体的”内容,两国不仅签署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3.
<正>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邀请,外交部长王毅于5月25日至26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5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王毅。普京热烈祝贺中方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表示期待习近平主席尽早访问俄罗斯。普京说,俄中是名副其实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两国政府部门应加强沟通协商,巩固务实合作发展势头,实施  相似文献   

14.
以个人才智和魅力为主要资源的“传统型”权威已日薄西山,俄罗斯将进入以强化国家作用为主的新权威主义。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尽管普京新政府的政策主张还未完全明朗化,但他在1999年底发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的纲领性文章及今年2月致俄罗斯人民的公开信中,已经勾勒出他对治理俄罗斯的基本构想——权威主义导向的大国复兴战略。  相似文献   

15.
追风人物     
普京高居“年度风云男人”榜榜首继美国总统布什风风光光当选美国人民心中“最崇拜的男人”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荣获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年度风云男人”称号并高居榜首,布什和本·拉登分列第二名和第四名。普京总统上台执政已经近四年,大多数俄罗斯人只知道他是土生土长的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人,自孩提时代就是个体育迷———柔道、摔跤、游泳、滑雪、马术等多项体育运动样样在行。随着新一届总统大选日益临近,人们希望对普京总统有更多了解,尤其想了解“过去的普京”......1975年21岁的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投身克格勃。当时一般特…  相似文献   

16.
善待俄罗斯。———叶利钦过去这些天,也许最集中地反映了普京在外交上的谋略。叶利钦在交班的时候,殷殷嘱托普京:善待俄罗斯。两年多来,普京是怎样做的?当美国推行导弹防御计划、退出反导条约、兵进中亚和高加索、将俄罗斯列入核打击目标国家的时候,当北约咄咄逼近家门口的时候,普京并没有说“不”,人们也没有看到叶利钦奇兵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那样的情景……可是,就是这些天,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俄美峰会、俄北峰会、俄欧峰会、“亚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只有普京是所有这些峰会的参加者———接连召开,仿佛向人们表明:普京其实深有谋略。———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17.
外刊要论     
《美国观察家》2004年9月刊美国《美国观察家》杂志社出版俄罗斯的复兴HermanPirchner熏IlanBerman(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资深研究员)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虽继承了前苏联绝大部分政治、军事、经济遗产,但希望凭借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实现国家全面转型的改革战略并未成功,与现实不符的改革逐步将俄挤向全面崩溃的边缘。普京的执政吹响了俄民族复兴的号角:政治上,通过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体、打击寡头政治,俄政治与社会状况趋于稳定;经济上,以油价上涨为契机,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稳步增长;外交上,既利用“反恐”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8.
时事点评     
克林顿难违举世反对,下定决心推迟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俄战略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底无声沉没,俄罗斯和普京是奋起还是沉沦?南北韩离散家庭团聚唏嘘,热泪进一步融化着半岛的敌对气氛。森喜朗参访南亚诸国,几乎有求必应。联保部队强行接管塞尔维亚钢铁厂,科索沃局势进一步趋于复杂。美国总统大选进入新局,戈尔和小布什难分伯仲。美、英政府双双为人类胚胎研究放行,对人类是福是祸?石油价格攀升,欧佩克与西方大国再度较劲。一觉醒来,两家汽车类公司让许多人意识到自己曾急驶在生死车道上。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特朗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大国战略竞争将取代恐怖主义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安全关切,将中国、俄罗斯列为其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宣告世界重回大国竞争时代。为赢得大国战略竞争,美国战略学界及政府明确提出要仿照里根政府时期的对苏政策和策略,对中国实施竞争战略,这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普京要建     
“我们不会就此停步,我们要给自己布置一项有雄心壮志的任务——通过建立‘欧亚同盟’实现更高水平的一体化.”俄罗斯总理普京10月4日在俄罗斯《消息报》发表文章称,希望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为基础,今后建立“欧亚同盟”,有效连接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这是普京表明竞选总统意向后首次提出外交倡议.他同时强调,“欧亚联盟”不会成为新的苏联或取代独立国家联合体,但西方媒体却称之为“苏联的2.0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