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名词分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组于2005年11月17日召开审定工作会议。委员张中岳、周其痒、金熹高、张立群、何嘉松,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才磊、王宝瑄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化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的情况,分析并讨论了在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中新元素的中文命名问题、化学名词的造字与规范汉字问题、化学名词的定义问题以及海峡两岸化学名词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13日和3月20日,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化学审定小组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分别召开了胶体化学、化学动力学两个专业的名词定义稿审定会。除了与会的各专业审定委员外,会议还特别邀请了胶体化学专家李峻柏、戴乐蓉、赵孔双,化学动力学专家高盘良、孔繁敖作为外审专家参加,部分不能与会的外审专家还向会议提交了书面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13日和3月20日,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化学审定小组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分别召开了胶体化学、化学动力学两个专业的名词定义稿审定会。除了与会的各专业审定委员外,会议还特别邀请了胶体化学专家李峻柏、戴乐蓉、赵孔双,化学动力学专家高盘良、孔繁敖作为外审专家参加,部分不能与会的外审专家还向会议提交了书面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18日,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有机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吴毓林研究员首先向与会的上海委员介绍了上半年北京有机化学审定会的审定意见,并对前一阶段的函审工作作了总结,共收到评审意见约300余条,绝大部分已采纳,作了修改。会议针对进行了较大修改或仍未解决问题的词条和定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放射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专业组于近期分别召开了审定工作会议。分析化学专业组于2月24日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对本专业名词初稿进行了第二次审查,并对本学科内重复收录的词条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由化学名词分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组撰写制定的、我国第一次系统公布的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其内容参考了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推荐文本,而有些内容则超前于IUPAC的进度。它是参加起草和审定工作的全体专家的贡献,也是参加审查的专家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16—17日,材料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复合材料组进行了英文注释及中文定义的终审工作,使得复合材料成为材料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第一个完成审定任务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9.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自1985年成立后,分学科组织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第一阶段工作并没有全面开展对名词的定义工作,只是对个别概念易混淆的名词给予了简单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自1985年成立后,分学科组织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第一阶段工作并没有全面开展对名词的定义工作,只是对个别概念易混淆的名词给予了简单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7~9日,计量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召开第二次审定工作会议。计量学名词委王秦平主任和近3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已经给出定义的12个分支学科约4000条名词及其定义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审定。与会专家对上述名词逐条、逐字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12日,第二届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由尹伟伦院士主持。根据全国科技名词委对学科问词条的查重结果,逐条展开了讨论,确定了重复词条的学科归属。专家们一致建议在原来的12个学科分支基础上,增加“总论”部分,以收录“林业基础”中不能包含的一些共有名词和基本学科名称类名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期间,原子量与相对原子质量,配位化合物、配合物和络合物,富勒烯与石墨烯等几组有争议的名词的审定及经过,分析了定名的理据。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10年9月8日,海峡两岸化学名词对照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的工作原则,以及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与统一的情况。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高松院士介绍了北京大学近年来与台湾在化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他认为此次两岸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将对促进两岸科技交流、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8月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之后 ,我们制定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的总体计划 ,确定了规范研究和审定两个工作层次 ,启动了中医药学基本名词的审定工作。在近两年的实际工作过程中 ,我们对这项工作的性质、定位、思路、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一项基础之基础性的工作中医药名词的审定工作应定位为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基础的基础 ,更侧重基础性工作 ,是为基础性研究服务的。而基础性研究关系到我们中医学最核心的就是临床 ,就是临床疗效的提高。疗效是中医学的生命线。中医学的特征就是重视临床。中医理论的升华和中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期间,原子量与相对原子质量,配位化合物、配合物和络合物,富勒烯与石墨烯等几组有争议的名词的审定及经过,分析了定名的理据。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国立编译馆及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2~1949年间.国立编译馆负责当时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它取得了较大成绩,编审(编订并组织专家审定)了一大批名词。同时,在名词编审中,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时,即制订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总体计划,第一步审定中医药学基本名词,第二步审定中医药学各科名词,第三步审定新名词和修订已公布的名词。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完成《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项目,公布、出版了《中医药学名词》,并因此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月25日,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审定工作会议,对语言学名词稿件进行了集中修改。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董琨,秘书长李志江以及杜翔、李芸博士,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编辑温昌斌等人参加了此次集中修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琪 《中国科技术语》2011,13(3):51-53,59
名词审定工作具有规范性、研究性、协调性、长期性等特点.收词、定名和定义及英译等工作都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名词审定工作既要从科技,也要从语言的角度进行研究;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之间,名词审定工作者与专家学者之间,各学科之间,人名、地名及语言文字等,都需要进行协调;名词审定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既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