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全自动无人值守“南极巡天望远镜”10月14日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调试成功.即将跟随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执行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文观测任务。据介绍,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直径68厘米,有效观测口径50厘米,分辨率为1个角秒.装备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片电荷耦合器件(CCD),  相似文献   

2.
北辰 《科学之友》2004,(7):27-27
1987年2月23日,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发现了一颗超新星,它不是一般的超新星,而是四百多年来最亮的一颗。超新星现象本来就是极为罕见的,历史上的超新星记录资料很不完善,这一回天文学家终于有机会利用现代的观测设备对它进行研究了。  相似文献   

3.
自然信息     
超新星的神秘伴星美国天文学家在今年2月首次被智利洛斯坎帕纳斯天文台观测到的超新星附近,发现了一颗神秘的星状天体。上述超新星是一颗比太阳重30倍的星的爆发差不多有400年没有着到了。上周,天文学家在加拿大温哥华集会,交流了有关这颗超新星的资料。设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伯特·尼森松报告观测到这颗超新星的一颗神秘伴星,激起了最热烈  相似文献   

4.
尹其丰 《科学通报》1980,25(3):124-124
一、引言超新星遗迹是强宇宙射电源,观测证实其射电辐射机制是同步加速器辐射,它的很多性质可以根据超新星爆炸的质量喷射解释。但是,超新星遗迹中的电子加速机制,即如何产生高能电子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超新星爆发是最剧烈的恒星能量释放过程,但肉眼可见的超新星极少.能从历史文献中确认的,自古以来仅寥寥数例.我国古籍对此皆有可靠记载,宋代的"天关客星"(1054年)就是尤为著名者.距今最近的1604年蛇夫座超新星,因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其详做观测研究,又称"开普勒超新星".这些超新星皆出现于天文望远镜诞生以前,且皆位于银...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和日本对超新星1987A的爆发进行了光学观测.他们用探测器探测到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中微子.此两探测器的数据很好符合.数据证明超新星的核心将突然崩塌成一密实的中子星.这两  相似文献   

7.
《科学24小时》2010,(3):52-52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超新星爆炸后残留的余烬,尽管这是超新星爆炸数千年后的残留物,但这种火球状的星云却保持着太阳1万多倍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2021,66(11):1315-1326
射电连续谱偏振观测是探测银河系星际介质性质的有力工具.中德6 cm银道面偏振巡天使用新疆天文台南山站25 m射电望远镜对银道面银经10°~230°、银纬±5°之间的区域进行了总强度和线偏振的巡测.历时10年,完成了世界上地基射电望远镜观测频率最高的银道面射电连续谱偏振巡天,揭示了银道面在6 cm波段的辐射分布和横向磁场取向.该巡天是国产数据描绘的银河系画卷,其较高的观测频率使得消偏振效应小,能够探测来自银河系更远处的偏振辐射.利用这些数据,巡天团队对银河系超新星遗迹、电离氢区、法拉第屏等多种射电目标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性结果:先后发现了4颗新的银河系超新星遗迹,其中在2011年发布的两个新超新星遗迹G178.2–4.2和G25.1–2.3是国内学者首次使用国内射电望远镜完成的发现工作;对70多个已知超新星遗迹进行了流量密度、偏振和谱的测量,首次探测到超新星遗迹G16.2–2.7、G69.7+1.0、G84.2–0.8、G85.9–0.6、G205.5+0.5和G206.9+2.3的偏振辐射,新的6 cm波段总强度测量还为确定20个超新星遗迹的谱指数提供了关键数据;完成了对巡天范围内可以准确估计6 cm波段流量密度的401个HII区的统计和测量,补充了国际HII区列表中对于延展HII区的数据缺失.在弥漫辐射偏振探测方面,发现了若干在低频射电偏振观测数据中无法显现的、在总强度辐射上没有对应体的高法拉第旋率结构.巡天数据已经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并一直被用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Ⅰa型超新星作为宇宙的"标准烛光"被用来测距并测定宇宙的膨胀历史以及确定暗能量的性质.一般认为Ⅰa型超新星可能源于接近1.4 M⊙碳氧白矮星的热核爆炸,但其爆发机制及前身星的性质还存在争论.这使得Ⅰa超新星距离测量可能存在的一些系统误差无法得到澄清.本文综述了当前Ⅰa型超新星的观测多样性特征以及相关的爆发机制和前身星模型.Ⅰa超新星的光谱和测光性质的弥散不能用单一的模型单简并或者双简并模型+几何效应来解释,这表明可能有多种渠道产生这类爆发.未来利用它们开展精确宇宙学研究需要对不同亚类的爆发进行区分和认证.  相似文献   

10.
赵君亮 《自然杂志》2005,27(4):199-203
1054年7月4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一颗突然变亮的星星,这就是著名的蟹状星云超新星.超新星爆发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晚期的产物,在恒星物理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超新星的一些物理特性对于遥远天体的距离测定,以及对确定宇宙距离尺度和宇宙学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包括暗能量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钟鸣乾 《大自然探索》1995,14(4):119-122
本文通过扼要阐述超新星的有关天体物理问题,说明为什么中国关于超新星的历史记载对于天体物理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通过概括资料,阐明中国超新星历史记录在国际天文学界的重大影响及贡献的两个方面:古代的观察记录和现代中国天文学史家整理、研究超新星历史记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元素的起源     
近25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在苦苦探求着元素的奥秘。研究人员大多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宇宙中所有氢、氦和微量的锂都产生于大爆炸之中。较重的核.从碳开始,则是在巨大的恒星内部(就象在大熔炉里)形成的,当这些恒星作为超新星爆发时它们便被抛入太空中。但是对于两种较轻的元素──铍和硼──和大量的锂的存在,还是无法解释。“在大爆炸和超新星之间产生的元素不是很普通的,因此它们的来历不是那么清楚”,芝加哥大学的天文学家道格拉斯·邓肯(DouglasK.Duncan)说。70年代初,天文学家们提出一种似乎可以解释这3种元素起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知识就是力量》2012,(8):F0004-F0004
2012年3月,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拍摄的一张太空“绒球”新照片.这个“绒球”是第谷超新星的遗迹。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1,(2):51-51
目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物理学家小组微观模拟了超新星爆炸。超新星是一颗恒星爆炸过程。某些特殊类型的超新星,是一种起始在白矮星内部燃烧火焰球的爆炸形式。该火焰球比周边宇宙物质要更轻,因此可以快速上升,形成一个顶部带有一个加速烟雾环的羽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我担心,特别是随着新的千年期愈益逼近,伪科学和迷信将年复一年变得更有诱惑力.非理性的诱人歌声更加白亮、更蛊惑人心。……蜡烛的火苗渐趋熄灭。微弱的烛光摇曳不定。黑暗笼罩.鬼怪开始作素。——卡尔·萨根:《鬼怪作崇的世界》(1996)一、“科学超新星”的陨落“世界上最有力、最雄辩的科学和理性之声永远沉默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行星研究实验室主任卡尔·萨根(CarlSagan)博士,在与骨髓病斗争了2年后,因患肺炎抢救无效,1996年12月20日病逝于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享年62岁。作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陈阳 《科学通报》1992,37(5):427-427
一、引言 类蟹状星云型(实心型)超新星遗迹是含有中子星或脉冲星的一类遗迹,它的膨胀演化,普遍认为是由它的脉冲星驱动的。 汪珍如和Seward对Einstein天文台的观测资料做了分析,发现脉冲星和同步加速  相似文献   

17.
许梅 《科学》2007,59(3):33-33
据美国Astronomy Magazine网站2007年2月12日报道,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库马(P.Kumar)为首的天文观测小组对目前流行的γ射线暴的爆发机制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8.
能不能用低分辨仪器实现高分辨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观测方程和内禀分辨用仪器观测N个物理量fi得到M个数据dk的过程,可用观测方程(调制方程)描述:Ni=1Pkifi=dk(k=1,…,M),p为仪器的调制系数。观测方程可写为矩阵形式Pf=d(1)对于成像观测,被测量f为对象强度分布,P为成像仪器...  相似文献   

19.
马宇倩 《科学通报》1988,33(4):317-317
中微子质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粒子物理与宇宙学问题,超新星SN1987A的中微子爆发为研究中微子质量及其它有关问题提供了机会。本工作从IMB和Kamiokande观测组实测的中微子到达时间入手,研究其周  相似文献   

20.
欧洲太空总署去年12月发射了世界上最强大的x射线太空望远镜,用来探测宇宙深处的星体,以期找出发射X射线的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最新资料由于X射线不能穿过地球的大气层,因此科学家要把X射线望远镜发射到太空.才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从远处星体发出的X射线一目前.世界卜最强大的X射线里远镜是美同太空总署的ChandraX射线望远镜;不过,欧洲太空总署计划发射的x射线太空望远镜,将会比ChandraX射线望远镜强大很多信这个被称为“X射线多镜任务(简称XMM)”的X射线太空望远镜拥有了组镜子,由于每张镜子的厚度均小于1毫米,科学家叶以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