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心理学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发展心理学。因为个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一定条件下自行产生组织性。所以,个体发展不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还要受其原有心理结构和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影响。因为个体发展是个不断重建平衡的过程,即由量变积累产生质变的过程,质变的飞跃是在远离平衡态时实现的,所以说个体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的过程。另外,我们不能把个体发展单纯地看成线性过程。  相似文献   

2.
系统辩证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辩证论在科技革命中,在批判还原论和机械斗争中诞生和发展。其基本内涵是:系统存在(整体性);系统演化(自组织);系统变革(创新)。它发现了系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每一系统包含的诸多矛盾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网络;系统思维与系统变革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建议加强对社会复杂系统和社会系统工程及其哲学概括的研究,为实现“五个统筹”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人类发展观的形成经历了从线性发展观到系统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线性发展观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起到"双刃剑"的作用;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五大发展"观的产生标志着系统发展观的建构已成雏形。"五大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系统的发展,其发展的系统结构是一种耗散结构,对此可以通过耗散结构理论进行分析;"五大发展"观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它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4.
基于第二搅动的观点分析了中国传统化中的重要的“天人合一”的物质性和非均匀结构性,并结合具体的理论模型指出,现代科学中基于第一推动的数量分析体系是线性化的认识论,其原则上只注重动力系统中的运动形式分析和物质系统的纯数量化研究。基于第二搅动的“天人合一”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物质结构观在实质上破解了“物、力”分离的第一推动体系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技术—文化系统是耗散结构系统:技术—文化系统具有开放性,它始终处于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诸要素间及其与外部环境间的作用是非线性作用,系统通过涨落推动其循环演化;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不仅有助于论述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还有助于研究技术的发明、转移、创新和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系统哲学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哪些重要发展。文中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世界发展、演化一般规律的认识,实际上只是系统哲学所给出的普遍规律的部分特殊情况,在关键问题上忽视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本文根据系统哲学原理试图再次证实:事物发展演化的动力并非依赖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事物发展演化的方式与途径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是非线性的,而不只是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这样单纯的简单过程。从而说明,系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快速阶梯式非线性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涛  何德峰  陈薇  吴刚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2):5206-5209
针对仿射非线性系统,以参考输出轨迹代替预测的未来输出进行多个一步预测,取代了多步预测,提出了快速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计算量小,可获得解析控制律;引入了阶梯式控制思想,进一步降低了计算量,柔化了控制量的变化轨迹。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初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孤子、混沌和分形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灵魂深处隐藏着一种非线性机制。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给事物的演化发展带来了真正的生机,它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无理取闹或无中生有。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它是世界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是将一元论和多元化相统一的一种方式,也是加深理解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9.
系统自组织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宋伦 《系统科学学报》2007,15(1):7-9,26
物质世界中不同层次上各类系统都是其内在的诸种演化因素自组织过程的产物,都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自组织性征的标志和体现。从这个实际出发,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建构系统自组织观,并运用它来科学地认识物质世界及其演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先进世界观必定对应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正确总结。不断从新科学技术吸取营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生成其最新发展的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哲学。其思想基础的科学先进性,使得它的世界观堪称21世纪先进世界观。系统科学促使哲学的客观存在从物质、能量拓展为物质、能量和信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就进一步发展为以物质、能量、信息为客观对象的系统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也正在推广为系统辩证法、信息辩证法。物质、能量的二维世界观拓展为物质、能量、信息的三维世界观。信息认识论、信息历史观、信息发展观也都是系统哲学的合理推演。先进科学基础赋予系统哲学的先进性,使它拥有预见未来和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能通过涨落的调节达到新的有序。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功能的系统。生态平衡是指一个未受干扰或少受干扰的生态耗散结构系统,其组成、结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都处于动态平衡。人类要维护生态平衡,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谐发展,认为经济和谐发展具有内在的系统性,是系统发展和系统范式。通过分析认为经济和谐发展是非平衡发展,是非线性发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经济和谐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探索国有企业自组织非线性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世纪国企创新发展模式具有非线性复杂巨系统动态变化的显著特征,将系统辩证法思想用于分析国企改革与发展这个系统化问题时,特别值得借鉴的新观点是:自组织、分叉和非线性三种观点,适应国企创新发展需要,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实现组织结构和运行状态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以来,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从无机的物质世界到有机的生命世界,再到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都是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对称性破缺是系统走向有序的重要机制。突现与分层是对称性破缺的表现形式;物质系统在分层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些新质,并使物质系统的丰度和结合度呈递减状态。本文通过对非线性、突现、分层等现象的考察,指出每一次对称破缺都可能有新质的突现,从而使自然系统的层次结构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系统思维视域下是一项复杂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动态的和开放的系统工程。面对现实中一些非系统思维方式对我国总体布局实效性的制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总体布局建设,学会从整体上认识总体布局;找出总体布局背后隐藏的结构;把总体布局作为非线性系统进行规范运作;跳出总体布局以更好的认清总统布局。  相似文献   

16.
人口发展方程中的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增长的周期波动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国家人口增长的过程中,其根源在于人口系统的内在非线性机制。本文以带反馈的人口发展方程为基础,利用分岐理论确定系统在临界点产生分歧的参数变化方向,证明周期解的存在性,给出具体解法,并分析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陈薇  吴刚  阎镜予  凌青  郑涛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8):4226-4228,4234
非线性预测控制需要在每个采样周期内求解非凸非线性规划。针对在线求解的计算复杂性,提出基于阶梯控制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在每个采样周期,采用阶梯式控制策略,精确求解当前控制量,减少非线性规划决策变量的维数,降低了在线计算量,减少计算时间,提高了算法的快速性。仿真和实控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做为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审视,适应性主体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基本动因;聚集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基本特性;标识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向导";非线性协同作用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流的畅通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必备条件;多样性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内部模型与积木组合是协同创新系统生成发展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从线性到非线性——科学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丝性系统的特点和非线性现象中混沌的本质特征,通过讨论非线性与科学的关系,指出非线性是系统科学的基础。最后对非线性系统的研究方法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固有的根本属性。系统的实质是多元的辩证统一的整体,它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精确化、深刻化、这一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潜添了全新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形式,把唯物辩证法推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