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路径数p1 、拓朴指数s1 和s2 等参量 ,是表征一元脂肪胺分子大小、支化度和形状等结构特征的重要参量。本文提出计算一元脂肪胺物理化学性质p的定量公式为 :  p =a0 +a1 p1 +a2 s1 +a3s2 (1)预测了 10个碳原子以内的一元脂肪胺的摩尔折射Rm、分配系数logP、折光率n2 0 D、密度ρ(g·cm- 3)、沸点B .P .(0 K)和在水溶液中的pkb 值等 6项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
拓朴指数 p_1、s_1 和s_2 是表征饱和一元羧酸分子大小、支分度、形状等结构特征的重要参量.本文提出计算饱和一元羧酸物理化学性质p 的定量公式为: 式中,a、b、c 和d是系数,对于某一物理化学性质为一定值.本文预测了含18个碳原子以内的饱和一元羧酸的相对密度D_4~(20) (g ( cm~(-3))、分配系数log p、熔点m.p.((C)、沸点b.p.((C)、在水溶液中的pka值和在水中的溶解度log s等6项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吡咯烷酮-镱(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UV-vis光谱法,在pH=7.00环境中用摩尔比法确定了鲱鱼精DNA与镱(Yb)的结合比nDNA:nYb=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52×10^3L·mol^-1·cm^-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鲱鱼精DNA-镱(Ⅲ)配合物(DNA(Yb)3)的结合比nPVP:nDNA(Yb)3=4: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68×10^5·mol^-1·cm^-1。用双倒数法求得结合常数K^θ12℃=0.965×10^2L·mol^-1和K^θ22℃=0.218×10^2L·mol^-1,△H^θ,22℃=-1.04×10^5J·mol^-1,△rS^θm22℃=-3.27×10^2J·mol^-1·K^-1,△rG^θm22℃=-0.76×10^4J·mol^-1,该过程为焓驱动。确定了PVP—Yb(Ⅲ)与hsDNA之间为沟区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准室温条件下,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8-羟基喹啉(C9H7ON)过渡金属配合物:Co(oxine)2·2H2O、Ni(oxine)2·2H2O、Cu(oxnie)2,在HR-15型静态氧弹热量计上测定了配合物的燃烧热,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fHm^-[Co(oxine)2·2H2O,(s)]=-994.36±6.65KJ/mol;△fHm^-[Ni(oxine)2·2H2O,(s)]=-1002.21±6.49KJ/mol;△fHm^-[Cu(oxnie)2,(s)]=-1703.90±3.02KJ/mol。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的拓扑指数Gm,建立计算饱和一元醇物理化学性质的定量公式,预测了含10个碳原子以内的饱和一元醇的原子化热△Ha,气相生成热△Hgi,摩尔折射Rm,蒸发热△Hv,摩尔磁化率Xm,沸点B.P.(℃)和分配系数logP等7项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脂肪醚物理化学性质的定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拓扑指数xz、路径数p1和s1、s2等参量,是表征脂肪醚分子大小、支化度、形状和氧原子位置等结构特征的重要参量.本文提出计算脂肪醚物理化学性质P的定量公式P=a0+a1p1+a2x2/3z+a3s1+a4s2,预测了10个碳原子以内的脂肪醚的Rm(cm3·mol-1)、B.P.(℃)、m.p.(℃)、ΔHa(kJ·mol-1)、D204(g·cm-3)和logs等6项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用差热分析研究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与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反应的动力学,探讨了固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此固化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催化聚合反应,由此确定适宜采用分段固化工艺。通过DNA曲线推得固化工艺湿度,并计算固化反应各步活化能:E1=36.8KJ.mol^-1,E2=53.9KJ.mol^-1。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B3LYP^[1,2]/6-31G(d),对BrONO2+O(^3 P)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求得的各过渡态均通过频率振动分析加以确认。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有3种反应通道,由于反应BrONO2+O(^3 P)→BrO+NO3的活化能最低(5.32KJ.mol^-1),是主反应通道.但BrONO2+O(^3 P)→O2NO2+Br也是可能进行的,因为它的反应活化能比较小。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试装置中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该实验装置由燃烧器、高4.5m直径0.30m的反应器、旋风分离器、给料系统和物料回送系统组成。烟气流量和渡分别为200-325m^3/h和120-180℃。实验结果表明绝热饱和温差(△θ)、钙硫物质的量比(n(Ca)/n(S)、SO2进口质量浓度(ρin)和床内固定颗粒物质量浓度(ρs)对脱硫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而气体停留时间(t)的影响不明显。用石灰浆作脱硫剂,当△θ=14℃、n(Cn)/n(S)=1.5,ρin=1500mg/m^3、ρs=6kg/m^3,t=3.5s时,脱硫产率达85.3%。工业应用中△θ应控制在10-2℃。  相似文献   

10.
O4分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新能密度材料(HEDM)和推进剂。运用线性回归法研究了O2分子或离子中O-O键的键长、键级与键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E0-0=2098.8-13.0L0-0,r=-0.9842;E0-0=139.22+1258.35lgP0-0,r=0.993.2;其中E0-0表示0-0键能(KJ/mol),P0-0表示0-0键级,L0-0则表示0-0键长(pm)。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O3、O3∧+、O3∧-、O4的0-0键能,讨论了O2双聚形成O4即2O2(g)=O4(g)的热效应(△fH∧Φm)。计算结果表明,△fH∧Φm≥-3.3kJ/mol,说明此反应在标准状况下,O4分子很容易分解形成2个分离的O2分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5.
电荷守恒定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麦克斯韦方程推导电荷守恒定律,并研讨与电荷守恒定律有关的物理问题:恒定电场、基尔霍夫定律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对于给定的互素的整数 p和 q,以 T(e,n)表示方程 xe≡ 1 (mod pq)的解的个数 ,当整数 e在某个集合上变化时 ,给出了 1|A|∑e∈ Alog T(e,n)的上界估计 .  相似文献   

19.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引入研究性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博专并重的高素质人才。研究性理念要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当正确认识法学本科教学中研究和实践的关系,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性理念指导下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创新应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