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科学之窗     
科学之窗能“遥控解剖”的机器人让医生检查身体可能并不舒服。尤其是医生需要解剖寻找可疑肿块作切片检查就更加不舒服。现在设想由机器人的触手─—其极其敏感的“手”能够传送人体内部图像到另外的地方。在另一处的医生十分欢迎这种创新的医疗事业,并可对病人作出准确...  相似文献   

2.
人类第一次用机器人辅助完成脑手术的试验已获成功。在五次试验中,机器人完成的任务是计算出手术铅与切片针的正确角度并保证其方向的稳定,医生仅需在机器人手臂上施加压力以穿透颅壳与脑组织。加利福尼亚“长滩纪念医学中心“放射线科的研究主任耶克·桑·科沃是该设备的发明人,他说:“机器人手术比目前的人工手术更完全,迅速,且较少损害。”机器人的定位精度误差不超过0.025毫米,因而大大减少了对脑组织的损伤,手术也无需一般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电视监测行手术(Laparoscopy)绰号“任天堂手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外科医生借助一个微型摄像机、通过病体上的小口施行。这样可以避免剖开病人、切断其肌肉和血管而进入身体内部。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在病体上切开一个小口,将微型摄像机插入其中,摄得的图像直接在手术台尾端上的录像显示器上放映,使医生们可以看到内部的器官。然后,再开两到三个小口,插入一条叫套管(trocar)的又长又细的管子,在套管内,置有长达38公分的手术工具。医生必须一边看着显示器荧屏,一边施行手术,医生们说,这种要求高度的手-眼配合的技术由一代游戏机迷完善,绝非巧合。  相似文献   

4.
徐新明 《世界科学》2001,(12):33-34
远离外科手术现场的医生只需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 ,就能出色地完成远程手术。这个看似十分遥远的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是机器人,看不见的我们解决你看不见的问题。也许有一天,手术不再由人完成;也许有一天,伤口会变得更加细小;也许有一天,纳米机器人就能够进入人体猎杀癌细胞或实施血栓手术。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事实上,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向细菌、癌症和其他疾病发动"战争",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美国科学家不但发现了制作纳米机器人的最佳材料,而且还在全力研制纳米机器人的发动机系统和导航系统,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果。一旦纳米机器人研制成功,将来为癌症病人做手术的可能不再是穿着白  相似文献   

6.
正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几乎已经攻占了前列腺切除手术的山头,但其高昂的成本以及长期来看似乎与常规手术无二的效果让人们质疑其真实价值是否被夸大了。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因其易于使用,且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备受外科医生和病人的喜爱。相比传统手术,它的侵入性更小,在进行腹腔镜检查时也更为灵活。不过高达200万美元以及并不能给癌症患者带来什么实质帮助的事实让此机器人处于争议之中,要知道它正在排挤其他没它那么高端但更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全球共有5 500多台达芬奇机器人,由总部位于加州的医疗机器人行业巨头Intuitive公司制造,被用于一系列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医生足不出户就能给一个远在千里的气喘病患者治病。这个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已证实能通过电话来完成。美国印地安纳波利斯,James whitcomb儿童医院的一支医疗队发明了这个名叫电子听诊器的新型医疗器械。把这个听诊器安放在病人胸前,它里面的微型话筒即会把患者的呼吸音转换成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进入一个插在话筒上的扩大器,最后通过电话线送到医生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家发展研究公司(TRC)研制出一种称之为“擦洗伙伴”的机器人。这种商业型机器人价值7万美元,装有计算机控制器,传感器,电池,一定量的化学制品,三种不同的清洗和擦洗工具和一个自动挤压拖把。管理员只要将该机器人推入一间盥洗室,插入水软管和电线并在控制板上按“运转”的按钮,该机器人就能独自工作。它还有超声波“眼睛”,能很快地确定有关墙和天花板的坐标并将它们同储存在其Motorola 68000型微机电脑中的一张盥洗室地图进行比较。然而,机器人能从一  相似文献   

9.
有嗅觉功能的机器人世界上有能看的机器人,有能听的机器人,甚至有的机器人还能说话。现在,澳大利亚的工程师们制造了一个有嗅觉功能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布里斯班的格里飞斯大学微电子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的,设计方面在机器人上安装了“电子鼻”,也可说是“能嗅...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普及机器人的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美元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人的功劳,请看──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这个词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但实际上人们将机器人视为一种能自己干活的自动化机器,以后因西方国家出现了“白领”和“蓝领”员工之分,所以又将机器人称为“钢领”。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提出关于机器人的三条规则并引起了轰动。这三条规则是:一、机器人不能对人构成伤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指令(除非有关指令违反第一条规则);三…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它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据调查,机器人从1981年到2000年间给美国创造了6000亿美元的财富,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的机器人将超过百万。机器人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菲尼克斯惊呼:“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机器人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份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入’的功劳!”向人类“进化”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机器人”的名字正式产生。1959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机器人大致…  相似文献   

12.
纽约市医生摘除远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一位 68岁妇女的胆囊 ,标志着远程手术医疗步入一个重要阶段。法国消化道癌症研究所杰克·马里斯考克斯领导的研究小组 ,采用加利福尼亚州哥尔利塔市计算机移动公司设计的遥控系统操纵一个控制台 ,该控制台可将 70 0 0公里外发送来的信号输送到机器人外科手术仪器上。而远程手术医疗成功的关键有赖于可以快速传输信号光纤网络 ,以便医生在信号发出 1 5 5毫秒后在电视屏幕上观看机器人外科医生的手术情况。帮助设计这种遥控系统的耶鲁大学外科学教授理查德·萨特沃认为 ,远程手术医疗在缺少医生、交通闭塞的…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定义众说纷纭 现在,人们经常能从电视、电影或展览会中见到机器人的身影。但是,要回答“什么是机器人”这样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 也许有人会说:“机器人不就是拥有粗胳膊、短腿、大眼睛和方脑袋的铁家伙吗?”可能有人补充一句:“机器人不就是机器吗?它能一刻不停地工作,它就是一种自动机器。”  相似文献   

14.
阿碧 《世界科学》2005,(3):28-28
在最近召开的第191届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科学家向外界展示了三个仿照人类步行方式直立行走的机器人(见封图),它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步者”机器人、康奈尔大学的“康奈尔”机器人、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的“丹尼斯”机器人。“学步者”机器人是3个机器人中最矮的一个,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儿童。“学步者”机器人只有2.74公斤重、高43厘米。而“康奈尔”机器人重约13公斤、高度约1米。“丹尼斯”机器人重8公斤、高1.5米。  相似文献   

15.
一位五十五岁的农民,由于连续的“小中风”,说话含糊不清。右臂和右腿也举止不便。他在佛蒙特医科大学接受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医生在他阻塞的脑动脉旁,另搞了一根脑血管。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医生用十几根象头发一样细的线,连接两根直径只有火柴棒一半的微血管。这次手术也许能排除一次会使他一命呜呼的大中风。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诊疗所,外科医生为一位四十四岁的家庭主妇摘除了唯一剩下的一个肾。医生在手术台上给一只象气球一样的肾脏主动脉瘤施行手术,如果右肾仍在病人体内,医生就无法接近动脉瘤。当这个手术完成时,动脉瘤被摘除了,主动  相似文献   

16.
桑洋 《自然与人》2010,(1):22-25
烹饪机器人和家政机器人 1921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创作了一个剧本《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剧中一个无生命的机器人被一位科学家赋予了情绪及感情。在剧中他将机器人称作“ROBOT”。从此。机器人就叫“ROBOT”。时隔不久,机器人成了耀眼的明星,深受人们的关注,也频频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文学作品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开始登上工业生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手术后援机器人的执行部件接触患者病灶部位时。医生可以通过机械臂感受到真实的触觉.这种神奇的手术装置由日本庆应大学理工学部的大西公平教授和他的科研组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18.
人造皮肤的诞生 治疗烧伤的手术让人精疲力竭。为了使患者能生存下去,医生必须从患者未受伤的身体表面取下一些完好的皮肤,移植到整个烧伤部位。然而,医生们最头疼的就是难以在患者自身找到足够的、未被烧伤的皮肤。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生物工艺公司研制了一种名为“先进(人体)组织科学”(ATS)的新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制造出一种来源于新生婴儿的特殊皮肤。  相似文献   

19.
<正>手术机器人是集临床医学、机械学、生物力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于一体的集成操作系统。得益于机械控制、视觉成像、光电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手术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推动手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方向发展。在提升手术效果、改善医生工作环境的同时,手术机器人技术可以进一步减轻病人创伤,实现更加安全可靠、重复性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卡普里达》中,女主角佐伊·格雷斯顿拥有一个电脑备份的“数字大脑”.当她去世后,她的“数字大脑”被移植到一个和她外貌酷似的机器人身上,从而让她能以机器人“化身”的形式重新复活在世上.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科幻影视中的虚构情节已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