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HIS系统的门诊挂号业务进行了需求分析,阐述了HIS系统的门诊挂号子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图以及挂号功能的算法设计,分析了系统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2.
韦小锋  黄益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1):5600-56035608
首先对医院门诊预约查询系统开发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运用UML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系统范围和系统边界、定义活动者、定义用例,画出系统的静态结构图并建立系统动态行为模型,最后实现了门诊预约挂号系统。该系统可以作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部分。解决了医院门诊预约挂号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门诊预约,免去病人在医院排队和等待的时间,使得医院更好地服务病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医院信息化、数字化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就诊模式,门诊预约挂号系统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预约挂号工作还可以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解决挂号难的问题,缓解医患矛盾,因此有必要继续研究和推广应用.门诊预约挂号系统在应用中要注意与医院HIS系统的对接,尤其是对各接口的实现以及必要的优化,只有不断优化和改进,才能真正发挥门诊预约系统的作用,服务于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4.
范薇  赵克淳 《科技信息》2013,(18):287-288
目的:阐述门诊部门的功能,介绍基于Web服务的门诊预约挂号系统,分析系统的技术架构。方法:采用SOA的可扩展架构,设计预约挂号系统,通过多层数据库访问技术、消息机制,实现数据交换.结果:实现基于SOA的预约挂号系统。结论:通过预约挂号平台的应用,解决了患者“挂号难”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述门诊部门的功能,介绍基于Web服务的门诊预约挂号系统,分析系统的技术架构。方法:采用SOA的可扩展架构,设计预约挂号系统,通过多层数据库访问技术、消息机制,实现数据交换。结果:实现基于SOA的预约挂号系统。结论:通过预约挂号平台的应用,解决了患者"挂号难"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甜 《科技信息》2011,(5):I0074-I0074,I0408
在传统的就医模式中,病人到医院看病,大量的时间都消耗在非医疗的排队等候上,给就医带来了诸多不便。通过自助服务终端而实现的自助就医系统,其方便、快捷、安全以及个性化的特性,正解决了上面所提到的病人就医的难题。本文通过硬件、功能模块总图、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对自助就医系统功能性需求进行了描述,还对建卡充值、挂号收费、排队叫号、门诊医生站、报告打印等自助模块进行了功髓分析,并实现病人选医生、电子申请单及处方等功能。内容包括系统功能性需求描述(系统硬件需求、系统功能模块总图、系统业务流程图、系甥数据流程图)以及模块功能分析(自助发卡/充值、自助挂号收费、排队叫号、门诊医生站、报告自助打印)。  相似文献   

7.
医院信息化、数字化深刻的改变了传统就诊模式,门诊预约挂号系统的逐渐普及和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预约挂号工作还可以优化配置医院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解决挂号难的问题,缓解医患矛盾。兰州地区医院近年来也积极对接省上预约挂号平台,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改进和使用,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瑞金医院移动助医APP"的建设背景,分析了APP功能的实现,使患者通过APP可以顺利完成预约挂号、挂号付费、候诊、预约检查、报告查询等医疗服务,并总结了该APP系统在改善门诊就医流程、缓解服务窗口压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究微信小程序在门诊预约挂号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九四O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88例,依据门诊预约挂号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132)门诊预约挂号方式为常规挂号,研究组(n=156)门诊预约挂号方式借助微信小程序。对比满意度、平均挂号用时与候诊用时。①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平均挂号用时与候诊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0.05)。微信小程序应用于门诊预约挂号中,到院就诊患者无需花费较长时间挂号、候诊,总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徐然  丁士富  刘大龙 《科技信息》2012,(35):I0450-I0450
随着现代医院信息化不断的深入发展,人性智能化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为解决看病难,排大队的问题,自助预约挂号的崛起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全国许多医院相继都开展使用预约挂号系统,如浙江省和湖南省以及山东省,自助挂号分为网上预约或者电话预约等.其中网上预约是最方便,也是最明了的,其界面简洁大方,操作方便易理解,因此易被大众接受。病号预约挂号之后,按照预约时间来就诊.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使用身份证实名制的挂号,更是免去了一人多卡的烦恼,大夫开药不会张冠李戴,提高了医生看病效率.实名制同时也保证的门诊医生号源的不浪费。看病不会再有“排大队”的现象,从而改善了就诊环境,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加强可行性分析工作的必要性 ,以及可行性分析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的对象,讨论了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和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B/S模式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传统的集中时间地点的报名方式,方便学生报名和学习,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了包含用户登陆、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快速的报名、便捷的查询、信息的共享,并且提供了功能齐全的后台管理页面,完全能满足学生和管理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多传感器集成测量系统的数据对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求工程中,多传感器集成测量系统对于提高实物数字化的效率和精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多传感器集成测量系统中不同数字化方式所获数据的对齐和融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不依靠简单几何体作为基准的自动对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计算点集曲率来辅助选取3对近似对应点,求解坐标变换矩阵实现初始对齐;然后对非接触扫描点云进行三角剖分,以接触式测量所获点集向对应三角片的投影寻找对应点,然后进行坐标变换迭代求解,从而实现了不存在对应点的点集之间的对齐;最后包围盒求交法实现了数据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行之有效,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高等学校发展中出现的大校区、多校区的趋势问题,通过分析传统方式下迎新工作的业务流程,提出基于Struts Web技术的网络数字迎新系统的方案,并就系统在校园阳光教育体系工程中的作用做出分析,达到实时反馈迎新数据,提升高校迎新工作的效率,逐步实现无纸化迎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市管县”体制是中国的一种主导性的行政管理制度。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加上“市管县”体制缺乏系统配套的城市发展机制和人口政策的平台,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行政区划管理中的最突出矛盾之一,“市管县”体制暴露了许多的弊端。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现阶段“市管县”体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改革“市管县”体制的构想,实行省直管县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知识表示的标准化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为实现知识表示的标准化,引入了现实世界、概念世界与计算机世界3个世界模型,明确阐述了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通过抽象,将其转化为概念世界中的概念系统模型,依据标准将其转化为计算机世界中的信息模型,从而实现知识表示。为了使概念系统模型表示规范化,重点研究了ISO/IEC 11179 MDR系列标准,剖析了其中的概念系统注册元模型规范,构建了MDR概念系统的七元组模型,同时还定义了概念间关系表示方法,为概念系统模型的表示奠定了基础。为了将注册在MDR中的概念系统模型转为计算机世界中的OWL本体表示模型,定义了将MDR概念系统向OWL本体映射的规则。最后,设计并开发了概念系统注册原型系统,验证了MDR概念系统和本体表示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为领域知识表示的标准化提供了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活动方法论的复杂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DAF框架为体系结构的开发提供了多视图结构,并通过一系列的图形、表格或文本作为产品来描述,但并没有定义具体的体系结构开发方法。通过研究基于活动方法论及其对DoDAF模型的支持,探讨了基于该方法的系统建模流程,以无人机侦察作战为例展示了建模过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下的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论证重庆市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从各区县经济指标、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以及保险缴费能力三方面来看,重庆市基本具备构建城乡一体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为此,从土地权益保障、养老保险待遇与转移以及创收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改善转户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