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在原新疆作物高产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2003年1月由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4年10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验收。主管部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依托单位为石河子大学。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吸引疆内外优秀人才,开展交流与合作,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7):F0002-F0002,F0003
辽宁省材料电磁过程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5年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验收。实验室依托单位是东北大学.实验室主任由崔建忠教授担任,左铁镛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3.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上海大学,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上海大学在特种光纤  相似文献   

4.
依托西安理工大学建设的"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论证会于2011年3月19日在我校举行。论证会专家组由国内9位知名专家组成,组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教授担任。会上,我校周孝  相似文献   

5.
正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兰州理工大学,是在原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上建设,是甘肃省属高校中首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专门从事茶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一份并不复杂的履历表上我们可以看到,该实验室1997年经农业部批准,被组建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998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同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组建于1985年,1997年正式批准对开放,2003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依托于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欧阳平凯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家科技部、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3】720号),批准依托我校建设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实现了我校国家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零的突破,填补了福建省地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2010,(3):29-29
本刊讯目前,科技部发布“关于批准2009年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通知”,依托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和合肥工业大学组建的“安徽省现代显示技术重点实验室”名列其中,成为安徽省第二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该实验室的获批建设,标志着安徽省现代显示技术领域的研究已达国内领先水平,这对整合安徽省显示技术领域资源,推动我国现代显示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打造安徽省平板显示国家级基地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和上海“十一五”发展战略,上海大学材料学院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承接了上海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专项项目——上海市钢铁冶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平台建设,经过2年的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介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评估经验和体会,探讨了评估对重点实验室整改和建设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于2010年8月31日获批建设,其整合了"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一新疆天业集团化工绿色技术研发中心"和"现代绿色氯碱化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聚焦绿色化工的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家及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绿色化工的重要需求。2011年9月,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书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  相似文献   

13.
《甘肃科技》2014,(10):F0002-F0002
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兰州理工大学,是在原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上建设,是甘肃省属高校中首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实验室。实验室围绕核资源与环境的有关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有4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即:"铀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核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铀矿采冶与矿山环境"、"核废物处理与地质处置"。方向一:"铀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生与外生铀矿的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15.
《天津科技》2013,(2):97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张伯礼院士带领下,面向国家重大新药研发需求,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重点实验室管理方针,重点开展了现代中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完善了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研究,发展了组分配伍研发中药新药的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组分中药新药"三叶片",获得了SFDA临床试验批件;发展了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建立了开发策略和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  相似文献   

16.
日前,从省科技厅传来好消息,我校的“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实验室”获准2007年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这是继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之后我校第二个省部共建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科技部、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依托安徽理工大学建设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安徽省第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安徽省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解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瓶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地方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平台。目前,安徽省  相似文献   

18.
5年来,我校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与1998年相比,我校相继实现了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6项基地指标零的突破,省级重点实验室从1998年的5个增至7个。目前,我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这些重点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于2010年经科技部批准建设,主要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级中药学重点学科开放运行。实验室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彭成教授担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队伍89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5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50人。队伍成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团队协作能力强。实验室以"系统中药思想"为指导,围绕中药的"品、质、性、效、用"等方面,协同创新,把为国家中药产业的宏观决策与调控提供依据、为中药资源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为区域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作为根本任务。凝练了"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4,(2):F0003-F0003
正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是山东省首批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集中建设、开放运行的重点实验室之一,2010年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依托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一级学科、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建设工作。实验室在"实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紧紧围绕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致力于开展矿山安全开采相关的重大课题和关键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