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纯朴的赞歌──评《双飞鸟》等三篇小说李起朝由于种种原因,老挝当代文学尚无鸿篇巨制,短篇小说也为数不多。间有佳作,也因评介文章太少而鲜为人知。本文试评老挝作家乌丁·奔亚翁的《双飞鸟》、《草灰包》和《惜母》三个短篇小说(均见作者的短篇小说集《惜母》...  相似文献   

2.
台静农以婚恋题材开始小说创作,以乡土小说集《地之子》蜚声文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兴起,台静农的小说创作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版了讴歌“时代先驱们”的短篇集《建塔者》。抗战时期,台静农的小说数量虽然不多,其意义却是显赫的。台静农的小说创作始终顺应时代要求,关注祖国命运。可以说,台静农就是当年拿赤血献给中华民族的“地之子”和“建塔者”  相似文献   

3.
从方方的《状态》始,“潜对话”已成为方方小说创作的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这在其近作《鸟泥湖年谱》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潜对话”不仅表现在单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作者与人物之间,而且成为作品的结构性因素。作为与“对话”(公开对话)相对而言的“潜对话”,与巴赫金所说的“复调”有着明显的差异。作家个人的艺术选择、时代情势使中国出不了“复调小说”。  相似文献   

4.
《泪珠缘》是晚清典型的“仿红小说”,叙事艺术上采用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结构,在故事情节上运用线式情节结构,在人物形象上也借鉴了《红楼梦》,并融合了晚清特有的时代特色,是一部优秀的家庭小说。  相似文献   

5.
我觉得有必要首先对“鲁迅中断小说创作”这一命题作一点说明。严格地说来,鲁迅在有生之年并未完全中断小说创作,直到逝世前一年(1935年),他还写下了四个短篇小说:《采蔽》、《理水》、《出关》、《起死》。本文之所以还沿用这个不严密的命题,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鲁迅在创作了他一生中的绝大多数小说后在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段不短的停滞期,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这一点,我们不妨列出鲁迅一生写下的共34篇小说的大致写作时间(上面已提及的四篇不资):1912年,作文言小说《怀旧》;1918年4月——1922…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中以孔雀为起兴,叙述了主人公刘兰芝被逐出夫家,最终投水自尽的悲剧命运。《潜水鸟》中以潜水鸟为象征,讲述了皮格特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在经历了迷茫、寻觅、无奈、幻灭之后葬身火海的悲剧。加拿大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的小说《潜水鸟》与中国古代长篇叙述诗《孔雀东南飞》之间有许多的类似,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对两部作品的叙事风格、人物性格刻画、象征意蕴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蓝怀昌同志是我区屈指可数的瑶族作家,近几年来,在区内外发表了《双喜临门》、《画眉鸟叫了》、《画眉笼里的格鲁花》、《五叔的微笑》、《紫竹林里的琵琶声》、《格管花枝上的小米鸟》、《静静的夏夜》、《在高高的木楼里》、《九塘圩琐事》、《哦,古老的巴地寨》、《曼里寨新歌》等描写瑶族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中、短篇作品,同时还创作了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看见父亲在哭泣》的情节与模式、人物描写、滑稽模仿和碎片艺术的叙述手法,可以窥视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充满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读者被迫参与到小说的创作中,从而揭示出小说创作性和虚构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学龙扎根安源这块红色热土,创作了长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火种》。这部小说无论是从题材的选择,还是叙事模式、叙事角度上;无论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语言特征上看,作者张学龙试图在坚守以往创作传统中实现新的突破。毫无疑问,该小说对丰富当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毛姆小说创作具有较强的现代色彩,以《月亮和六便士》为例具体分析了毛姆创作思想和艺术技能中所包含的现代性因素,如观念性,人物虚化,拼贴技巧等,对进一步理解毛姆小说观念和艺术成就提供了新启标。  相似文献   

11.
李叔同《春游》音乐形象鲜明,主题思想体现强烈民族情感同时,创作大量采用西洋音乐技法,融合东方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洋艺术歌曲风格的韵味。该作传唱近百年而不衰,实为歌坛一绝,究其缘由,本文主要从词曲节奏、旋法、和声、曲式结构上对《春游》进行具体音乐分析。  相似文献   

12.
《樵史通俗演义》是清初一部颇具影响的时事小说。它不仅对当时的史书产生重要影响,还对昆曲的经典之作《桃花扇》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桃花扇》在改编《樵史通俗演义》中弘光朝事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增删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二是添加了小说中没有的侯方域因素,三是强化了小说中的人物冲突。  相似文献   

13.
冯灵 《奇闻怪事》2007,(3):34-39
诞生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讲史演义小说《续英烈传》和娠运传》,都取材于明初靖难一段历史,但二者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和作者的创作立场、创作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小说《儒林外史》一直被看作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本文认为,单纯地把该书看成一部讽刺小说是不够全面和准确的,不尽符合作者吴敬梓的原意和小说的实际。细察该书,“善善恶恶”应是吴敬梓的创作意图之所在,作品中既有不少讽刺、批判的内容,也有大量肯定、赞颂的内容,仅仅把注在前者而忽略后者甚至是不适当地夸大前者,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唐结玲 《科技信息》2007,(24):112-114
本文认为老舍的《月牙儿》在其小说创作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老舍前期小说创作与后期创作的转折点。笔者以此为基点对《月牙儿》、《骆驼祥子》进行了比较,从作品的社会性、文学意蕴、人物的设置等方面重新做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探讨,论证了《月牙儿》是老舍在创作发生转折时,具有先兆性、带头性的作品,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重点考察田中禾长篇小说《匪首》创作的新质素。侧重评析了作品表现的浓厚文化色彩和民族性,同时也兼顾分析了小说在语言表现上同作家早期小说的不同,从而试图对田中禾的长篇创作予以总体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黄墙纸》被认为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1860—1935)的短篇杰作。从新历史主义批评角度的三个方面:《黄墙纸》作者吉尔曼的生活经历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小说写作时的社会背景,尤其是19世纪中产阶级妇女的处境以及《黄墙纸》和其它创作于19世纪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所受到的来自社会和男性的双重压迫,探究了《黄墙纸》中女主人公“我”最终发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哈代小说的艺术模式(上)──“性格和环境小说”研究之四朱宝荣从《远离尘器》(1874年)到《无名的裘德》(1895年),“性格和环境小说”的创作历时二十余年。其间,哈代对生活的认识起了很大变化,思想的发展也有明显的轨迹。但我们在对这套小说的考察中,却...  相似文献   

19.
刘璋一生创作过多种小说,其中讽刺小说《斩鬼传》最为有名,另有《幻中真》、《凤凰池》、《巧联珠》、《飞花艳想》等才子佳人小说。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才子佳人小说中所体现的婚姻、爱情观。  相似文献   

20.
凡一平,壮族、1964年生,广西都安县人,河池师专毕业,现在复旦大学作家班读书。曾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诗歌百余首,后转入小说创作,在《民族文学》,《广西文学》,《小说家》等报刊发表《通俗歌手》。《合唱团》、《灵环》等小说数十万字,《官场沉浮录》等作品曾引起强烈反响。本丈试将他近十年的创作道路做一分析,以给其剖作提供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达无论对凡一平还是于广大读者,或许都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