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课程的主导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如何应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值得我们思考。笔者经过实践、反思,认为生物课堂“四抓”(抓兴趣点、知识点、能力点、联系点)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段万奇 《科技信息》2010,(21):I0357-I0357
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习错误,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会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柳丽阳 《科技信息》2007,(30):262-262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呢?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回归生活、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探索的课堂。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知识魅力、光芒四射呢?  相似文献   

4.
李雪 《科技资讯》2010,(14):210-210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将新课程理念深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存在的问题,完善评价机制,充分在课堂中体现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绍碧 《科技信息》2012,(30):368-368
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氛围,唤起主体意识,激起需要,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事实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真正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下,教育部已经提出了三维课程教学的目标,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教育部是希望老师彻底的放弃传统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老师将教学理念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老师要还给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下面对此进行了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核心思想,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真正推行教学民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民主思想,我在体会是要从树立以下“三观”入手,来实践教学民主思想,进而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以学生为本,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曾经历了“知识本位”“智力本位”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重点也相应表现在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以“开发学生智力、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科技能、技巧为中心”。以此相应…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反观平时的教学,老师们依然是为了完成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教,依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而教。这样的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却把学生作为了精彩演出的配角。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理念落在实处?我们认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退居”,适度地“旁观”,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的理念已进入课堂。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转向了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生成了很多精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本文拟与同行探讨生成性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这个理念出发,教育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培养与发展,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怎样把创新的意识带进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万茂 《科技信息》2010,(24):I0387-I0387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新课改已由理论步人了艰苦的实践中,与此同时,新课标中的一些理念已逐渐为大家认可与接受。诸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诊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或“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体验”已成为教师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对比传统的课堂,往往注重的是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新课程一反过去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改变角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新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数学课堂中提倡快乐学习,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数学教学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打造新型数学课堂成为数学课改的重要任务。教师要从改变教学理念入手,通过多种手实施行新课程理念,改变课堂“教”与“学”的形式,促使课堂学习逐渐走向开放,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 新《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提出:“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从新课程实施情况来看,许多数学教学课堂仍停留在模仿和技术操作层面。学生没有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而数学问题教学课堂能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数学问题教学可谓是一条有效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春林  张鲁英 《科技信息》2009,(33):I0229-I0229,I0180
新课程改革其主要精神是要建立“健康第一”和“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转变观念,效仿米卢,逐步建立了“快乐课堂”新秩序,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起来,成为落实这一精神最为有效和最佳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墩学生学”的本质,应在学生的主动学习、明白学生学习什么、教会学生怎么学以及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特别关注,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会使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8.
于大海 《科技信息》2010,(21):I0358-I0358,I0367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应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指挥者、支配者和主导者变为指导者、帮助者和提供者;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强调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新形式下的体育活动中实现“健康”。文章以一节课堂的课案设计为实例,就如何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导作用,通过环环相扣的游戏比赛,深深吸引住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实现“学”和“玩”的统一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改革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学理念的转变也成为当下小学英语课堂的一个重要创新手段。英语教学能够在新课程改革中获得进步,关键看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的创新,首先要对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进行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够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发展的全面性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课堂设计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好的课堂设计能够将课堂的分分秒秒化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在课堂的设计中要对相关的规则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魏杰 《科技信息》2009,(22):244-244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了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高效课堂也成为了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无法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一、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二、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三、设计合理教学流程。四、准确把握课堂的节奏。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七、作业分层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