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4.
宋欣航 《科技信息》2011,(30):169-169
外交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根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正是这些模糊限制语在外交语言中所发挥的人际功能作用才使得外交家们措辞礼貌、灵活。  相似文献   

5.
语用模糊是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为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同时表达数种言外之意的一种交际策略.这种语用模糊策略在外交语言中较常使用.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三个方面分析了语用模糊策略在外交语言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徐琨琳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152-152,154
外交语言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捍卫一国利益的语言工具,是外交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联合和斗争的锐利武器.外交辞令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可以表示礼貌、创造和谐气氛以及达到某种交际目标.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还能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需要.本文从模糊语言的定义出发,探索外交辞令中的模糊语言并分析其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外交语言?或许有人会以为外交语言就是那些巧妙的外交辞令和外交界专用的术语。其实它们只是外交语言中的一小部分。最确切、最全面的说法应该是:外交语言是外交活动中实际使用的语言。参加外交活动的各国代表,为了能彼此理解,必须采用一种或多种交际语。这种交际语就是外交语言。在历史上,往往以某个时期内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国家的语言为外交语言。拉丁语、法语和英语曾先后成为国际上的主要外交语言。  相似文献   

8.
文化、语言和语言风格是互融互动关系,语言是明晰与模糊现象的对立统一体,语言风格是模糊现象,促成语言风格模糊性的根源是文化。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是语言的特征之一,是语言自身固有的基本属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模糊语言存在于语言的各个领域。本文就模糊语言在翻译、文学、社交、新闻广告乃至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扮演的作用取例分析,进而体会模糊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0.
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作为外交工作的载体 ,外交语言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 ,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为此 ,外交家们常常运用外交辞令来发表会谈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交际气氛。糊语言简明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外交语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随着对模糊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模糊语言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从模糊语言的产生、功用和运用几方面对模糊语言进行探讨,目的是让它能更好地为人类交际和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谢壮 《科技信息》2009,(29):I0243-I024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模糊语言如同精确语言一样,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并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语言是模糊的,但它并不妨碍有效的交际。相反,它大大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果。本文在模糊理论建立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它在英语教学中的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交语言在外交活动中起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应该是优秀的外交语言艺术大师。当今的外交语言艺术日臻完美,形成了一些独特属性,如“规范性”、“模糊性”、“暗示性”、“幽默性”等等。本文试就外交语言的“规范性”和“模糊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规范性是外交语言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外交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作为外交工作的载体,外交语言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为此,外交家们常常运用外交辞令来发表会谈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交际气氛.糊语言简明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外交语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虽然法律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精确性和周密性,但是法律也不完全排斥模糊语言,这也就使得某些法律条文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法律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得某些法律条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简洁性和适应性;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中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具有互补功效;要防范法律中模糊语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很快,对外交的冲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好的方面和好的方面一样多,它对外交构成的挑战和问题比它给外交带来的便利要多。其中,有四个挑战值得关注。外交技术化的挑战传统上,外交被视作是一门语言的学问,英国外交学家萨道义把外交称作为用智慧和机智处理国际关系的学问。过去外交很注重对语言的训练,如何谈  相似文献   

17.
言语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质量模糊限制语、数量模糊限制语、程度模糊限制语、范围模糊限制语、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五种类型。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有礼貌;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外交实践中使用的语言谓之外交语言。外交语言属政治语言范畴,分书面的和口头的两大类。书面语言按外交文书和文件的不同形式各有差异,而口头语言也分讲演、会谈、谈判、交涉、答记者问等不同类别。本文仅谈谈外交语言的一些共同的要求和特性。鲜明的立场外交语言既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维护本国利益的工具,因而它必然具有鲜明的立场。往往一个词的使用就可以区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譬  相似文献   

19.
1965年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诞生,引起了语言学的变革,为模糊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根据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观点,用模糊隶属度、模湖隶属函数等模糊分析的方法来讨论语言和言语中存在的模糊现象,即根据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基本观点:语言的各种范畴中既有清晰的中心区域,又有模糊的边缘区域。结论是:语言、言语系统的各个层面即语言、语义、词汇、语法都存在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20.
将图犹豫模糊集与语言术语集结合,定义了语言图犹豫模糊集和语言图犹豫模糊数的运算,为比较语言图犹豫模糊数的大小,考虑了语言图犹豫模糊数中元素的离散程度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定义了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提高了得分函数对语言图犹豫模糊数的区分能力。结合Hamy平均算子,定义了语言图犹豫模糊Hamy平均算子,研究了语言图犹豫模糊Hamy平均算子的性质,并提出了语言图犹豫模糊Hamy平均算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将其应用于建筑公司原料供应商的选择中,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