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语文的学习并不陌生,其实从学生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接受了语文知识的熏陶。语文知识无处不在,它以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各种时段出现。当学生进入学校,语文就以正式的课本形式与学生见面了,而教师也担当了这份责任与义务。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必须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与此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语文。因此,本人建议教师换种方式教学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语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该文主要探讨了高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好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多创造机会,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拓宽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立体时空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是提高了认识,发展了智力,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孙双金是情智语文的倡导者,他认为情智语文是“情感语文、智慧语文、工具语文、人文语文、儿童语文”。最近观摩了继别组诗》一课的教学,孙老师引领学生从情意、智慧两个层面细致地把玩诗蕴。学生既深入体会了李白、汪伦的深厚情意,又锤炼了品读诗蕴的能力。身处孙老师的课堂,我们恍然感受到学生的情智在拔节,在生长。  相似文献   

6.
黄海珠 《科技知识动漫》2009,(24):153-153,106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让语文“回归生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语文教学须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和渗透学生的生活。文章就语文教学生活化方式提出了几点实践意见。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高职院校语文否还有其生存的空间?高职语文教学该如何定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认为高职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培养语文应用能力,除了语文基本能力,还要考虑某些专业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8.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最终都落实到“应用”上,即交际和写作这两方面,特别是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比重日增。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也直接决定了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所有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写作上都是不遗余力,但作文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全面地讨论了语文情境教学法,论述了语文情境教学法应遵循的科学原理,揭示了语文情境教学法的主要功能及在语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总结出了创设情境的六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透,现代教育新技术不断运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异彩纷呈,但在这背后我们却不难看到语文教学的失落——课堂变得热闹了,而语文味儿却淡化了;人文性增强了,工具性减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特点砷不突出了。使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语文本色显示不出了本色语文。  相似文献   

11.
闫改珍 《太原科技》2006,(4):79-80,82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同时也打破了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开拓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语文教学提供广阔的驰骋天地。  相似文献   

12.
大语文,一个气势磅礴的名词,近年来贯穿于语文教育与学习中。如果说我们的语文要坚持大语文观,那我们的阅读便是“大语文阅读”,我们的写作便是“大语文作文”。然而,“大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渗透,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呼百应,虽然理论上的大语文看起来光彩耀目,然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却并不尽人意。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地域与个人的理解差别等,都使其束手束脚,最终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种教学口号,掩埋了她原本的魅力与活力。大语文观对我们语文的教育学习,是否真如当初许多学者理想中那般大有裨益,我们要在实践中怎样不失偏颇的坚持这套理论并运用自如,都是时下语文教研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现代化要求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教学不断创新,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提高更是重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建立“大语文观”已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简要总结了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该帮助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同学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总结和反映新时期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拓展上的新成果,也为了弥补现行语文教学内容之缺漏,作者针对现行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之不足,提出建构并展示了语文教学内容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朱庆华 《科技资讯》2006,(30):251-252
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语文教学的高层次境界。因此我们要用审美精神去关照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审美的整体加以感受,用审美的精神去分析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语文教学与美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提高审美鉴美能力。那么,如何去实现语文的审美化教学呢?本文从古诗教学这一角度切入,对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赋予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对此相当关注,语文教学改革后的新要求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学生学习兴趣因丰富的教学资源而被激发出来,使得语文教学的成效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个万花筒,是语文学习的源头。它的异彩纷呈,给我们的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语文教学,也会因生活而精彩。  相似文献   

19.
百年来,语文课特定内容的名称经历了知识、语文课的知识、语文知识、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常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的变化,语文课特定的教学内容,也经历了教零星知识、教系统知识、教必要语文知识、教语文基础知识、教语文常识、教语修要点知识、简化淡化语文知识的曲折道路。其原因在于语文知识具有潜藏性,现行语文知识教学系统是混合的、非科学的。创建母语环境中学习母语的语文知识教学体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职中基本课程之一。在职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自身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利于改变职中美育薄弱的现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培养出合格人才。职中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为职中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能。职中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有各种渠道:首先是课堂教学,其次是开辟第二课堂,再次是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美的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