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衡阳的第一部“通史”——《衡阳历史文化丛书》,近期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6卷,分别为《历史风云》、《经贸史述》、《城邑沧桑》、《文化史论》、《教育史略》、《风物荟萃》,共计140多万字。  相似文献   

2.
黄河在汉代以前称“河”,那时人们普遍用“川”来泛指一般的河流。《尚书·禹贡》里“导河积石”的“河”和《史记·高祖本纪》里“泱河之限”的“河”都是指黄河而言的。所以,汉以前古书只书“河出昆仑”。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历史学家班圃所著《汉书》:“使黄河为带,泰山为厉。”但是黄河一词在当时尚未广泛采用,直到宋代,人们才普遍使用黄河名称并简称为“黄”。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地区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域特色鲜明。三峡大学既定的办学特色之一是“三峡文化及旅游”。2003年8月,学校在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少岚教授主持下,隆重推出《三峡文化研究丛书》第1辑共10种,由武汉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有关此丛书的笔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滕新才教授、陈兴贵博士主编的《重庆民族乡概况丛书》2012年12月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包括《恒合土家族乡》、《地宝土家族乡》、《清水土家族乡》等14卷,354万字,蔚为大观。该丛书列入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十二五"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是重庆直辖  相似文献   

5.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3月,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原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诏史研究室”,已有20多年的学术历史。南诏史研究室取得的一些成果,如张树芳《大理丛书·金石录》;周祜《大理古碑研究》、《大理历史文化论集》;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南诏大理白族史论集》;段伶《白族词曲格律通论》、《白族勒墨人原始宗教实录》等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6.
牛大庆 《创新科技》2002,(11):38-39
<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黄河又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频繁的水旱灾害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称为"中国之忧患"。因此,对黄河的研究和治理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人民治黄5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黄河存在的三大  相似文献   

7.
古老的黄河文化是河南旅游的精髓。在郑州,你可以参观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在内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登上邙岭凭栏临风,你可以观赏波澜壮阔的黄河金涛;在嵩山,你可以参观古朴的嵩阳书院、清幽的法王寺。号称“天下第一刹”的少林寺也坐落于此。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9,(10)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创作于抗日救亡岁月的《黄河大合唱》,以雄壮的旋律唤醒了一批又一批志士青年,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战火硝烟之中,今天它依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当《黄河大合唱》创作60周年之际,又恰逢中央芭蕾舞团建团40周年。为此,中央芭蕾舞团特邀著名舞蹈艺术家陈泽美女士担任芭蕾舞剧《黄河》的编导,尝试用芭蕾舞和民族舞蹈相结合的形式,让丰富的舞蹈语汇和生动的舞台场面相辉映,来表现《黄河》的主题,使我们从舞台上看到了对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的崭新诠释,使人耳目一新。芭蕾舞剧《黄河》是献给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一份特殊的贺礼。陈泽美编导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冼星海不愧为伟大的音乐家。听着震撼人心的旋律,你会觉得自己融入了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中。这部作品是无与伦比的,它给了我创作的激情。我本  相似文献   

9.
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源于黄河的黄河根祖文化是山西最独特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而晋南是这种文化的核心区,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是山西三大旅游品牌之一.本文用比较等方法分析了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电视上、报刊里对冬末至夏初间,经常出现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的报道和讨论多起来了,尤其是那些关于沙尘暴的真实画面和形象描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使我想起了多年来关于半句唐诗的文字争议。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所载王之涣的《凉州词》。多年来,这首七言绝句的前四个字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现在流行的版本多为“黄河远上”,也有的是“黄河直上”,而且许多版本从不提及还有“黄沙直上”一说。那么到底是“黄…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渗透、融合及交叉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学科中一门很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综合性学科.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马宾教授主编的,以反映和介绍我国软科学应用及理论研究重要成果为主的“中国软科学丛书”,正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是一套层次较高的综合性研究型丛书,她及时反映和推广我国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改革与发展中急需的、对时代实践有重要创新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该丛书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国内软科学界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每种书都由直接从事相应课题研究的知名专家撰写.该丛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先进性、新颖性、广泛性和权威性.本次陆续与读者见面的是“中国软科学丛书”第一批规划的八种书.它们是:《软科学在中国》、《多维灰色规划》、《长江经济开发论》、《区域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海洋开发战略》、《农业经济系统分析》、《领导行为研  相似文献   

12.
《闽台民族史文辨》一书上由陈支平主编的“台海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福建、台湾海峡两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人文历史的丛书。闽台民族史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突出的民族史研究类型学价值。主要由闽而台,再由台而南洋  相似文献   

13.
本书为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的《科学和文化丛书——天体物理学卷》最近出版的一卷,是2002年6月2—14日在意大利举办的“第13次国际宇宙射线天体物理学讲学会”的论文集,论述了相对论性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中的若干重要的进展,反映了当前这些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我国著名学者叶开沅教授主编的《应用力学进展》(Progress in AppliedMechanics)被列为 W.A.Nash 和 G.AE.Oravas 主编的“表面结构力学”(Mechan-ics of Surface Structuves)丛书第六卷,最近已由荷兰 MARTNUS NIJHOFF 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日前 ,《乐昌县的传统经济、宗族与宗教文化》由国际客家学会、法国远东学院、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联合出版 ,该书是国际汉学家劳格文先生主编的《客家传统社会丛书》之十二本 ,由香港中文大学谭伟伦先生任本书主编 ,韶关学院曾汉祥先生作序 ,韶关学院林立芳、庄初升先生及乐昌县文化人士撰稿 ,具体记述了乐昌民众的“口述历史”。本书是广东省高教厅资助课题《韶关地区客家民俗的调查与研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之角逐研究用途补助金支持计划的部分成果《乐昌县的传统经济、宗族与宗教文化》出版@干一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一词很早见于我国古籍。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过;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晋文学家束《补亡诗》说:“文化内辑,武动外悠。”考察它的含义,前者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后者是与“武功”相对应的词汇,包含着“文治”的意义。古代语言中的“文化”概念均与现代文化学所运用的“文化”一词有区别。在现代科学上,“文化”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尤其是在人类学上,它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科学术语。在欧洲,1420年时“文化”一词尚系指“农耕”。1865年,英国人类学派的创始人E·B·泰勒在…  相似文献   

17.
高似孙《史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南宋高似孙《史略》六卷二册,可称为研究中国史学史的专著之一。书已不传于中国,亦未见著录,幸宋版佚存书流转日本,藏于内阁文库,与也为高氏所撰之《子略》宋版(卷一至卷三,一册)同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宋本《史略》(以下“宋本”均指内阁文库所藏宋版)自江户时代(1603—1867)后期即受到重视,由黎庶昌、杨守敬编入《古逸丛书》,为人所  相似文献   

18.
黄河是中国人民的母亲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但是,多年以来,学者们对黄河的研究多集中于黄河的泥沙情况、河道变迁和水利变化等问题,而对黄河名称的由来论述甚少。黄河之所以得名与其含沙量的多少是有密切联系的。通过对《汉书》、《后汉书》、《魏书》、《水经注》等相关史籍的考证可以看出,黄河这一名称起源于西汉初期,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称呼。  相似文献   

19.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数千年间,她对周边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辉煌灿烂、独放异彩。由此而使得黄河文化在地域上东迁南移向周边拓展、不断扩大覆盖面,并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她深深地影响着东亚并将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一般地说,都认为黄河除河套外,自古罕河运之利。但隋唐时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黄河的中游一段,却成为国家最主要的交通运输线,经济的大动脉。黄河河运的通塞,影响重大深远。甚至可以说,河运的盛衰,就是国家盛衰的表现。 黄河中游的河运记载,始于西汉。《史记》卷一九《河渠书》:“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隋唐时期的河运,亦取西汉故道,但与西汉时的河运有所不同。它不仅输山东之粮,而且输东南之粮食和物资,以济关中,是作为沟通关中和东南的大运河的一段而出现的。 自昔迄今,言隋唐时期运河者,皆注目于隋炀帝所开的,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的大运河。但是,纵观隋、唐三百余年的运河交通,如果执着于炀帝所开凿的以言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