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土壤侵蚀是影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延安地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本文基于RUSLE模型并借助Arcgis10.2,以延安地区2012年、2015年和2018年的LandsatTM影像、DEM数据、日降水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和NDVI数据,得出延安地区各年土壤侵蚀模数并划分土壤侵蚀等级.结果... 相似文献
6.
7.
60年来湘江干流径流泥沙过程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K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和均值差异T检验法对1951—2011年湘江干流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逐步减少趋势,但输沙量的减少趋势较为显著;(2)年径流量未发生明显突变,年输沙量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3)年输沙量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将输沙序列分为1951—1996年的多沙期和1997—2011年的少沙期;(4)年径流量存在35年、11年、16年、6年和4年的周期性,输沙量存在32年、11年、20年、4年和6年的周期性规律;(5)在1951—2011年湘江干流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其年输沙量显著减少归因于人为作用,主要是水利工程拦沙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导致湘江输沙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正>沁河是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流,是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沁河水系年降水量受当地气候和地形影响,分布极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沁河下游系重要防洪河段,全长89.5km,两岸堤距600~1500m,目前的设防标准为防御小董站4000m3/s的洪水。沁河水沙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 相似文献
9.
10.
沁河是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流,是三门峡至花同口区间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沁河水系年降水量受当地气候和地形影响,分布极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沁河下游系重要防洪河段,全长89.5km,两岸堤距600~1500m, 相似文献
11.
12.
13.
李凤岭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0,6(3):96-104
本文主要论述两个问题:是地下水临界深度及其确定方法。主要论述了黄河下游平原轻质土和粘质土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数值,并谈了几种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方法,如自然含水与毛管水分裂点法、自然含水率曝晒法、地下水蒸发量筒测法、定位观测及野外调查法等。二是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问题。主要论述了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的研究方法,并谈了不同地下水埋藏深度和土壤原始含盐量,其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中国科学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2006~2013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老哈河下游地区近8年来的起沙风特征.结果表明:(1)起沙风的月平均风速为5.81~6.75 m·s-1,最大风速变化范围为17.40~25.60 m·s-1.春季(3~5月)是老哈河下游地区的主要风沙活动期.(2)起沙风风向以WNW和NW及W为主,分别占年起沙风频率的16.02%,12.66%和11.18%.不同月份、季节起沙风向变化及各方向所占频率也有较大差异.在风沙活动期内,起沙风风向以WNW和NW为主,分别占该时段起沙风频率的14.35%和13.44%;其次为SW和SSE及W风向,分别占该时段起沙风频率的8.51%、8.35%和8.11%;起沙风风向变化频繁,但西北风占主导地位,西南风次之. 相似文献
15.
运用污染综合指数和秩相关系数法,对甘肃黄河流域"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水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黄河流域河流水质持续稳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趋势."十一五"期间水质较"十五"末期有明显的好转,但仍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