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项研究较系统地观察了温度对斑管巢蛛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的影响,并在不同梯度的恒温条件下饲养和测定了斑管巢蛛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常数(K)。发育起点温度卵期为10.9℃,若蛛期为14.1℃,成蛛期为16.7℃,全世代为为14.9℃。有效积温卵期为105.8日度,若蛛期为833.4日度,成蛛期为196.2日度。完成一个世代需要有效积温1130.5日度。检验温度与斑和巢蛛生长发育的关系表现为逻辑斯缔曲线(logistic-curve)。根据试验结果还初步确定了斑管巢蛛的生存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
木质类生物质热解过程的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技术,考察了杜松、黄玫瑰、红皮云杉和暴马丁香等4种木质类生物质在30~800℃温度区间内的热解特性(N2气氛下)以及升温速率(10、20、40和60℃·min-1)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类生物质的非等温失重过程主要由失水、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三个阶段组成.主要失重温度范围为249~428 ℃,其中挥发分的初析温度(Ts)为249~308℃;微分热失重(DTG)的峰值温度(Tmax)在349~408℃之间;最大失重速率(Wmax)为458.8~2700 ug·min-1.木质类生物质热解活化能(E)为43.51~52.48 kJ·mol-1,指前因子(A)为1.3 × 102~3.6×105 min-1.随升温速率(β)的增加,E增大,Ts和Tmax升高,Wmax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重分析仪测试废麻纺织品并获得制备过程的TG-DTG曲线,发现废弃麻纺织品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热解,具有一致的失重过程演化趋势.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实验数据,F2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线性相关性可达0.988 8.废麻纺品在升温速率分别为5℃·min-1、10℃·min -、15℃·min -1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4.
将化学合成的蜘蛛毒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hwtx-11克隆至载体pGEX4T-1上,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重组菌株在IPTG诱导下,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GST-HWTX-11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33 kD.对重组菌株诱导表达后的产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GST-HWTX-11融合蛋白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在3d时的LC50分别为86.6μg/mL、119.4μg/mL;其与Cry1Ac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幼虫毒力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温湿度对长根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和湿度条件对长根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其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0-25℃和22-28℃;菌丝和子实体在培养基中含水量为60%时生长良好;空气湿度70%-80%时子实体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6.
昼/夜24℃/22℃的的温度处理下,小孢子发育正常。29℃/26℃的温度处理下,部分减数分裂出现异常,民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期,开花时镜检为典败。日均温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中、晚期出现败育、开花时镜检为无花粉型败育,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减数分裂期对温度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昼 /夜 2 4℃ /2 2℃的温度处理下 ,小孢子发育正常 . 2 9℃ /2 6℃的温度处理下 ,部分减数分裂出现异常 ,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期 ,开花时镜检为典败 .日均温在 30℃以上高温条件下 ,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中、晚期出现败育 ,开花时镜检为无花粉型败育 .结果表明 ,小孢子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 ,其中减数分裂期对温度最敏感 .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对五种天然木质类生物质(白桦、黑皮油松、樟子松、栎树、黄檗)的热解过程及其表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是在氮气气氛中分别以10、20、30、40、50℃.min-1等加热速率和40~60,60~80,80~100,100目等粒径条件下进行的。结果表明:几种木质类生物质的非等温热解只有1个剧烈失重阶段。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粒径的增大,生物质的最大热解速率提高,对应的峰值温度升高。木质类生物质的热解机理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粒径的增大,其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增大,lnA与E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高山红景天茎尖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研究了蔗糖预处理、包埋过程中渗透和不同温度下玻璃化液PVS2处理的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茎尖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在0.3,0.5,0.7,1.0mol·L-1的蔗糖溶液中各预培养1 d后,转入1.0 mol·L-1的蔗糖溶液中再培养4 d,使用含2 mol·L-1甘油和1mol·L-1蔗糖的包埋液渗透处理60 min,包埋珠在0℃处理180至210分钟后投入液氮,投入48 h后用40℃水浴快速化冻3 min,用含有1 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液洗涤20 min,转入MS+6-BA 1mg·L-1+NAA0.1 mg·L-1固体培养基中在22℃条件下进行暗培养,2 d后转入光照培养,最高成活率接近100%,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10.
采用Rosand RH7双柱塞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对BASF Catamold316L奥氏体不锈钢喂料进行流变性能研究.讨论了在口模直径为1mm,长径比为16,Bagley校正条件下不同剪切速率、温度对喂料粘度、非牛顿指数、粘流活化能的影响,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粉末装载量及粘结剂选取对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且对喂料的流变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Catamold316L喂料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200℃时非牛顿指数和粘流活化能最小,可塑性指数最大,更加适合注射成形;随着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的增大,粘度均逐渐降低,粘度对剪切速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喂料综合评价指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详细研究了D301R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溶液中罗丹明B的吸附行为,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吸附的动力学曲线,提出了吸附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吸附活化能.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符合表面过程控制的准二级反应模型,其速率常数k2在303K时为6.09×10-3g·mg-1·min-1,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吸附活化能为11.54 kJ·mol-1.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在不同挤压速率和挤压温度等工艺条件下的挤压成形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行为对挤压温度和挤压速率有明显的依赖性.在挤压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平稳流变的过程,其平稳流变所需的载荷(P1)与合金在高温下屈服强度有关.当应变速率为0.005 mm/s时,从355~415℃温度范围内,保持平稳流变所需的力从1.5 kN到0.5 kN,当温度为395℃,应变速率为0.05 mm/s时,保持平稳流变所需的力高达4 kN.在挤压过程中大块非晶呈现超塑性.  相似文献   

13.
摘除晚蕾除晚蕾不仅能调节结铃,而且能增加铃重.中熟陆地棉从开花到吐絮,需要≥15℃以上的积温1300℃~1500℃,有利于纤维生长的温度条件为≥18℃以上的积温≥800℃.通许县历年平均温度≥15℃、≥18℃的终日分别是10月20日、9月27日,下霜时间为10月23日.8月21日~10月20日、9月1日~10月20日的有效积温均低于棉铃和纤维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因此,8月15日~20日打去棉株所有边心,9月15日~20日摘除所有的花,集中营养供给现有的铃,减少脱落、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4.
冬季利用太阳能加热制沼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磊 《甘肃科学学报》2009,21(4):146-149
采用太阳能加热厌氧发酵装置,进行冬季气候条件下的太阳能沼气发酵装置产气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该装置可以在冬季气候条件下使发酵罐内料液温度维持在25℃左右,料液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5-20℃,且料液的日温度变化幅度〈2℃,实验结果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升温、保温效果.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最大池容产气率达到0.5 m^3/m^3·d^-1,平均池容产气率达到0.273 m^3/m^3·d^-1,装置的沼气产气量可以满足农户家庭冬季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开顶箱薰气室(Open-Top Chamber),设置正常大气CO2浓度(Ambient CO2)和高CO2浓度(Elevated CO2,700μmol·mol-1)2个水平和不施氮(NN,0gN·m-2)、常氮(MN,5gN·m-2)和高氮(HN,15 gN· m-2)3个氮素水平,研究CO2浓度升高和氮肥施用对三江平原草甸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小叶章生物量的影响因生长期而异,对地上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在拔节和抽穗期较大,对地下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在生长后期增大.高CO2浓度使小叶章叶占地上生物量比例在生长初期增大,生长后期增幅逐渐降低.高CO2浓度提高了小叶章的光合速率,而叶作为主要的光合器官,为适应环境条件下变化,小叶章自身生理特性调整了光合器官的比例,以满足在新环境下自身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液-搅拌法制备了苯乙烯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有机溶剂,反应时间,包合温度等不同条件下对包合物的包合速率和包合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蕾 《河南科技》2008,(5):36-36
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因此猪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生长发育需要的适宜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当猪产生的热量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水螅出芽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发育时间内,温度的不同影响水螅出芽数和脱落芽体数.实验证明,在摄氏25~30℃的条件下,水螅出芽速度较快,96 h出芽率达到158%;脱落芽体数随时间增加而增多,144h脱芽率达到134%.温度持续高于35℃出芽速度减慢,造成水螅死亡.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应力和温度条件下聚丙烯材料的蠕变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材料的蠕变行为是非线性的,同一应力水平下不同温度的蠕变柔量曲线满足时间-温度等效原理,通过水平移位可以得到光滑的蠕变柔量主曲线,移位因子与温度变化成线性关系,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时间-温度移位因子是不同的.从蠕变柔量主曲线和温度移位因子可知,应力为16 MPa时14~26℃下的短期(1 500 s)试验数据可以用于预估14℃时长达3 d的蠕变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的pH值和不同的温度下,用碘化钾作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进行实验测定,结果发现:碘化钾含量越高,反应的速率常数越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相同催化剂浓度下,速率常数呈指数增大;速率常数在pH值为7时为最大;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对催化分解的影响远大于改变反应体系的酸度与改变KI浓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