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一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为分散剂,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新型三维网状纳米金复合物,考察了反应时间(t)、氯金酸与树形分子的摩尔比(n)、溶液pH以及还原剂用量对纳米复合物形成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搅拌下,氯金酸根离子可与聚酰胺-胺形成稳定络合物,再加入还原剂原位合成了纳米金复合物,复合物呈三维有序网状结构.合成方法简便,有望用于生化分子及生物传感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正>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同属于HIV蛋白酶抑制剂,都是由雅培制药有限公司(下称雅培公司)开发的艾滋病治疗药物,是全球公认的一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专利药物,曾经位列年度全球抗感染药销量之首。2004年,雅培公司在我国提交了含有利托那韦或利托那韦与洛匹那韦联用的固体分散体剂型的发明专利申请,名为"固体药物剂型",该申请于2012年被授予专利权(专利号:ZL200480024748.  相似文献   

3.
<正> 建国三十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有很大的成就,关于中草药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现概述如下。一、心血管药物 1.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为了进一步阐明冠心Ⅱ号方(丹参、赤芍、红花、川芎、降香)治疗心脑血管疾患有较好疗效的作用原理,最近从整体水平、细胞及分子水平,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活血化瘀冠心Ⅱ号方及其有效成分,不仅对整体动物有调整心  相似文献   

4.
<正>亚胺是指含有亚甲氨基(Azomthine group)-RC=N-并通常是由伯胺与活泼羰基化合物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由于亚胺类化合物(Schiff Base)是研究环金属化合物的一个很好的配体,因此,我们在研究二茂铁亚胺环金属化合物时,对多种二茂铁亚胺的合成进行了研究。根据亚胺结构的不同,其合成方法大致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卒中后癫痫(PSE)发作危险因素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时机,选取2012年1月—2020年1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 792例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1 902例),依据卒中后癫痫是否发作分为伴发癫痫组(n=108)和未发作组(n=1 794)。记录其临床特征及脑电图表现,收集并对比基本资料。按照首次PSE发作后是否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分为早发治疗、早发未治疗、迟发治疗和迟发未治疗4组,对比各组癫痫二次发作情况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 902例卒中患者中伴发癫痫108例,占5.68%(108/1 902),其中早发型48例(记为早发组),迟发型60例(记为迟发组)。早发组与迟发组局灶性发作、全面发作占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部位(皮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后渗血、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脑卒中后并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显示迟发治疗与迟发未治疗组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提示脑卒中后早发型癫痫多为部分发作,迟发型癫痫多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受累脑质...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并比较体位改变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各频段的影响,本文采用QPEEG功率谱分析技术,分析并比较清醒兔俯卧位和仰卧位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发现,与俯卧位相比,仰卧位各脑区除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大(P0.05,P0.01)外,其余各频段(δ、θ、α1、α2及β1)功率百分比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所以,体位改变可能引起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本文通过对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相关专利进行分析,为我国医药企业对于该药物的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本文通过对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相关专利进行分析,为我国医药企业对于该药物的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伯胺(简写作N_(1923)或RNH_2)在中性溶液中和伯胺盐在酸性溶液中对钨(Ⅵ)的萃取过程以及酸度、温度等影响,用饱和法和摩尔系列法研究了萃合物的组成,并对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伯胺萃取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引起相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位入学,探讨了相对挥发度的物理意义,并得到相应计算公式。虽然不必应用于化工计算,但对理解挥发度及相对挥发度的本质,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亚胺是指含有亚甲氨基(Azomthine group)-RC=N-并通常是由伯胺与活泼羰基化合物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由于亚胺类化合物(Schiff Base)是研究环金属化合物的一个很好的配体,因此,我们在研究二茂铁亚胺环金属化合物时,对多种二茂铁亚胺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Fe(Ⅲ)掺杂介孔TiO2的溶剂热法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溶剂热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十八烷胺为模板剂合成了Fe(Ⅲ)掺杂介孔TiO2材料.利用XRD,TEM,氮气吸附,热重-差热,红外,UV-Vis 漫反射,XPS 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热学性能及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Ⅲ)掺杂介孔TiO2材料的蠕虫孔道结构实际上是由TiO2纳米晶排列而成.通过降解甲基橙水溶液来考察Fe(Ⅲ)掺杂介孔TiO2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e(Ⅲ)掺杂介孔TiO2的光催化明显优于未掺杂样品,其原因在于掺杂的微量金属离子能够捕获光生电子,有效地阻止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Ti-HMS的合成和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性伯胺(十二胺)作模板剂,合成了过渡金属Ti取代的HMS中孔材料。XRD和FT-1R表征表明Ti能有效地嵌入HMS骨架壁中而不会造成其中孔有序度的下降。钛在HMS中的嵌入量是随合成原料n(Ti)/n(Si)的啬 而上升的,最高可达每克HMS嵌入1.61mmol钛。IR中960cm^-1带强度与钛嵌入量呈正比,这可能表明960cm^-1是由钛嵌入中孔骨架而引起硅氧四面体结构发生畸变所致。催化实验结果表明:Ti-HMS能有效催化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氧化苯乙烯生成环氧苯乙烷(65%-86%),苯乙醛(6%-15%)和苯甲醛(8%-20%),且能重复使用数次而不失活,此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利用三类纳米材料对癌症进行诊断和治疗(简称诊治学)。这三类材料包含纳米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有机配合物,它们可通过化学湿法来制备。纳米技术具有精确构建细小材料的优越性,所以纳米材料被用来从细胞和基因水平上靶向攻击癌细胞,其精确度高、副作用小。目前的挑战在于对转移性癌症、抗药性癌症和肿瘤干细胞的治疗,通过有效设计作为载体的纳米材料,可以实现药物定向传递,进而实现对成体干细胞、胸腺T细胞的免疫治疗。作者讨论了上述纳米材料以及它们在癌症诊治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纳米材料的湿化学合成、性能及应用,该类材料具有独特的拓扑结构和孔隙度,因而具有高效靶向药物输送功能。另外,该类材料(特别是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可调的颗粒大小、形状及组成,在靶向癌症治疗中,显示出循环半衰期长的优点。该文也就材料对肿瘤的诊治效率及纳米材料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克服目前所使用纳米材料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图像的表示方法和测量方法是显著度检测模型的两个重要研究问题.不同于早期工作中通过对大量自然图像统计得到稀疏特征的方法,提出了通过对当前输入信号进行自适应学习来获得特征的方法.在显著度检测阶段,对每个特征都定义了背景活动率(BFR),提出了用特征活动率(FAR)来测量自底向上的视觉显著度.特征活动率(FAR)在生物学中是可信的、易于计算,并具有令人满意的性能.通过对人眼轨迹定位和心理模型以及自然图像的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在生物学及医学研究中,细胞(可认为是相位样品)通常是透明的,使用传统光学显微镜观察这样的样品对比度很低。但是利用光穿过透明的样品时引起的相位的变化的信息,可以提高成像的对比度。本文以相衬显微镜的照明技术的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对全球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申请量趋势、地理分布、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等,并对专利技术发展路线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逆极限空间上诱导映射的等度连续性(弱specification,mild混合)与完全混沌.证明了(1)诱导映射g∞是等度连续的(弱specification,mild混合)当且仅当对i∈N,原映射gi是等度连续的(弱specification,mild混合);(2)如果对任意的i∈N,原映射gi都为完全混沌,则诱导映射g∞为完全混沌.但其逆命题不成立.  相似文献   

18.
通过Suzuki细乳液聚合以及后功能化,制备了以四苯基乙烯和含磷酸酯侧链的芴为共轭单元、以胺活性二氰乙烯基为端基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HBCPN-P-DCV,并将其应用于醇中及含水体系中有机胺的荧光增强检测。与没有传感响应的仲胺和叔胺不同,烷基伯胺的加入导致HBCPN-P-DCV乙醇分散液的荧光极大增强(荧光增强可超过200倍),同时伴随着吸收及荧光颜色的明显改变。HBCPN-P-DCV对己二胺表现出最强的荧光增强响应,其检测限达5μmol·L~(-1)。利用核磁氢谱以及质谱证实了HBCPN-P-DCV的二氰乙烯基端基与烷基伯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胺结构的检测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1986~1990年间在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医院分娩的4601例新生儿进行了出生缺陷追溯性调查.对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容、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而在气体吸附与分离、光电和催化等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同时,芳香骨架的可修饰性使得在其孔道中修饰不同的官能团以进行不同的应用成为可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利用多孔芳香骨架材料作为药物缓释应用的合适候选材料。本文通过镍(0)催化的Yamamoto-type Ullmann偶联反应合成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1,通过硝化还原反应引入具有吸附活性的氨基官能团,并精确调控多孔材料的氨基含量,研究吸附活性位点对布洛芬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影响PAF-1-NH_2药物缓释效果的因素。结果发现,PAF-1中的氨基含量与载药率变化呈正相关,而材料的比表面积与载药率呈现负相关关系。由此说明,PAF-1孔道结构中修饰的活性位点的数目对载药率的影响是主要的。氨基含量最高的PAF-1-NH_2-48 h具有1.203 g·g~(-1)的载药量,高于目前报道的其他有机多孔材料对布洛芬的载药率。药物缓释实验证明,吸附活性位点数目的增多导致药物释放率逐渐增大,PAF-1-NH_2-48 h的药物缓释效果最好,10 h后达到最大药物释放量0.83 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