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利用西安浐灞生态区空气负氧离子监测数据,分析西安夏季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研究降雨对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气象环境因素对负氧离子浓度的预报预测。研究显示:西安夏季浐灞生态区负氧离子月均值8月最高,无雨日负氧离子最大值常出现在深夜至凌晨时段;雨日负氧离子小时浓度与前0~3 h各时次的降雨呈直线相关关系(p0.05);中雨以上的降雨与负氧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较小雨更显著,表明降雨能激增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PM_(2.5)、PM_(10)、CO、日降水量、日均风速有显著相关性(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夏季负氧离子浓度的多元逐步回归预报模型(p0.01),拟合曲线与实际观测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PM_(2.5)质量浓度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思维进化算法(MEA)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PM_(2.5)质量浓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MEA所拥有的趋同和异化操作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进行优化。以南京市每小时监测的PM_(2.5)和其他空气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数据为例,利用MEA-BP模型进行预测,并与未经过优化的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能够有效避免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高了预测的精度,为PM_(2.5)质量浓度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琛 《河南科技》2022,(14):120-123
通过研究 2016—2018 年许昌城区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要素,得出以下结论。(1)2016—2018年许昌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情况有所好转,达标率逐年降低。(2)月均浓度呈“V”型变化。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浓度最低,PM10春季浓度高于秋季。PM2.5平均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PM10平均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3)PM2.5浓度主要与气温呈负相关;PM2.5、PM10浓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PM2.5浓度与相对湿度在春、冬季呈正相关,夏季呈负相关;PM10浓度和相对湿度主要呈负相关;PM2.5、PM10浓度与风速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婉 《河南科技》2023,(17):91-94
【目的】研究驻马店市PM2.5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为大气污染预报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驻马店市大气颗粒物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对驻马店市PM2.5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研究气象要素及其与PM2.5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21年驻马店市大气污染日全年占比12%,PM2.5日均浓度范围为9.2~176.4μg/m3,年平均浓度为44.5μg/m3,冬季浓度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PM2.5/PM10平均比值62%,冬季最大,春季最小。【结论】从相关性来看,边界层高度和气温、风速、辐射强度均呈正相关;PM2.5浓度与气温、辐射、降水和边界层高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和风速呈弱的负相关。此外,风速和大气边界层高度所代表的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对PM2.5污染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研究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以期为环境气象决策服务提供更好的思路。基于2010-2015年西安市区、长安区、临潼区气象观测资料及同期PM_(10)浓度和空气质量等级数据,探讨PM_(10)浓度年、季、月变化,以及污染天气下的气象要素特征,四季气温对PM_(10)浓度影响的阈值,不同等级、不同形态的降水对PM_(10)浓度的清除率,风速、风向对PM_(10)浓度的影响等。结果显示:近6aPM_(10)浓度缓慢上升,2013年PM_(10)浓度骤增与不利的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春季污染主要贡献为外来沙尘输送;冬季污染主要贡献为不利于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四季PM_(10)浓度与气温关系复杂;PM_(10)浓度最低值出现在降水峰值次日;连续性降水中PM_(10)浓度与降水量反比明显;间断性降水中,降水停止时PM_(10)浓度可能高于降水前的值;降水对西安市区的清除能力最大;春季大风沙尘造成PM_(10)浓度增高,冬季低风速不利于PM_(10)扩散;长安区盛行东南风、临潼区盛行东北风时易形成空气污染,二者下风方向为西安市区,加大了西安市区污染物堆积。  相似文献   

6.
基于乌鲁木齐市2006~2015年空气污染物数据、气象数据和城市发展数据,构建了乌鲁木齐市PM_(10)浓度影响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对PM_(10)浓度影响指标因子做了综合评价分析,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PM_(10)浓度及其影响指标因子、影响指标层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发现:(1)PM_(10)浓度的影响指标因子依据其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两类;(2)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对乌鲁木齐市PM_(10)的浓度影响最大(wi=0.418 1),其次是PM_(10)污染物来源(wi=0.387 9),空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对PM_(10)的浓度影响最小(wi=0.194 1);(3)从发展水平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PM_(10)污染物来源空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4)在28个影响指标因子中,与PM_(10)浓度呈中度关联的指标因子有生活垃圾处理量、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地区工业总产值,其余25个指标因子与PM_(10)浓度都呈强度关联;(5)三个指标层与PM_(10)浓度的灰色关联度都为强度关联;(6)空气各污染物与气象要素对PM_(10)浓度的固有影响属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明显改变,PM_(10)污染物来源、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对PM_(10)浓度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7.
姚豫奇 《河南科技》2022,(16):105-108
本研究基于驻马店市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主要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及同期几种气象要素、气象条件要素逐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及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驻马店市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驻马店市空气质量以二级为主,一级次之,整体空气质量较好;空气质量有明显的季、月变化特征,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夏季,最差的是冬季,PM2.5、NO2和PM10质量浓度变化呈“U”型分布特征,冬季质量浓度最大,夏季质量浓度最小,O3质量浓度变化与其他三种污染物相反,呈倒“U”型分布,夏季最大,冬季最小;O3质量浓度与降水量和风速呈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PM2.5质量浓度和空气质量AQI与降水量、气温、风速均呈负相关;O3和PM2.5浓度与边界层高度、通风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气中PM_(2.5)浓度的预测精度,采用平均影响值(MIV)算法筛选出对大气中PM_(2.5)浓度有影响的主要变量,并依次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变量。利用混沌粒子学(CPSO)算法修正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优化BP神经网络机构,以达到提高预测模型精度的目的。以2017年西安市PM_(2.5)日均浓度数据为样本建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BP神经网络,基于CPSO-BP神经网络预测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基于现有数据与相关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AQI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PM_(10)为被解释变量,其它4种污染物为解释变量,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及多元回归分析,通过逐层分析比较得到了PM_(10)与PM_(2.5),CO,SO_2,NO_2的最优二次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
气象要素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子.以德州市为例,选取了近5年德州市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变化以及气象与大气污染的关系,量化天气形势和局部气象要素对春节期间德州市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PM_(2.5),PM_(10),SO_2,NO_2等4种污染物浓度受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影响较大,其中PM_(2.5)和PM_(10)主要受湿度影响,SO_2主要受风速影响,NO_2受湿度和风速影响都相对较大.此研究为德州市在春节期间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武汉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场馆设施、师资力量等情况的调查研究,找出制约本地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稀土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系统收集已有资料及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稀土农用的研究进展与意义,并对海南岛砖红壤中稀土农用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大学中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岗位工作的职业化、人才聘任的区域化、任用方式的民主化、岗位要求的专业化将是我国大学中层党政管理者任用工作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现行会计制度中有关负债购置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高校预、决算管理和会计信息表述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人手,借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提出新的负债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思路,以使账务处理的结果能全面、真实反映高校的资金运动状况和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师院学报》2022,(2):137-141
促进中学师资均衡配置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现阶段,福建省中学教师资源配置存在教师整体紧缺、部分学科专任教师性别比失衡、骨干教师持续流向城区、乡村专任教师不断减少等问题。可以从拓宽师资补充渠道,加强职前培养,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快乡村经济振兴,促进城乡和校际师资交流等方面加进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