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龙科军  杨晓光 《系统工程》2004,22(10):54-58
从交替通行条件下入口匝道车辆合流机理出发,在主线交通流为车队指数分布的假设条件下,将入口匝道合流分为两类:交替合流、自由合流,通过车流轨迹分析和合流概率分析,得到了交替合流与自由合流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以上海延安高架江苏路上匝道为例,利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对该匝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计算,对比理论结果和实际调查数据,模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快速路网匝道控制与路线诱导相结合的完全集成控制模型,考虑了入口匝道排队约束和出口匝道通行能力约束,在分流节点进行流量分配时,考虑了分流点下游路段通行能力的约束.提出根据预测的路网状况,采用多模控制方式.将驾驶员对诱导信息的服从率设成可变参数,其估计值在对驾驶员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时仿真并加以预测来获得.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设计了模型的求解算法.通过算例,验证集成控制策略及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讨论不同控制策略对系统的全局影响,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自动-手动驾驶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未考虑智能网联车队队列行为,提出了考虑智能网联车队的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混入智能网联汽车车队的混合交通流特征。对混合交通流中的跟驰行为进行了分析,基于跟驰行为的特征,分别构建人工驾驶跟驰模式、自适应巡航模式、协同自适应巡航车队模式的元胞自动机规则,基于数值仿真实验对不同智能网联车渗透率下的混合交通流特性及拥堵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可显著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平均速度,进而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交规施行后驾驶人黄灯驾驶行为的变化,建立同时考虑交规、交通灯信号和前车影响的车辆跟驰模型,利用Multi-agent技术构建城市交叉口微观仿真模型并在其中嵌入CFTL模型,通过仿真对比分析新老交规及不同黄灯间隔下交叉口通行能力、车辆平均时速、延误时间、车辆违反交通灯和交叉口交通事故次数的变化.结果表明:CFTL模型较好地刻画了车辆遇交通灯的跟驰行为,突出了黄灯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无论新老交规下,闯红灯车辆随黄灯间隔增加而显著下降;与老交规相比,新交规在保持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同时明显抑制了闯红灯车辆数;停止线以外追尾事故次数在新老交规下差异不明显,并且追尾事故次数随流量增大呈U型变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车车通信合流影响区外侧车辆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入口匝道合流区,驾驶员通过观察运行环境及估计周边车辆行驶特征,做出的相应的驾驶决策,常会使车流紊乱.针对该问题,从车车通信环境下获得的周边车辆运行全信息入手,建立上匝道合流影响区车辆决策机制模型,并更新了新决策机制情况下运行规则.数值试验分析车辆在两种不同环境下的时空轨迹图、合流区及上游换道情况、平均行程速度.结果表明:在车车通信环境及决策机制模型条件下,合流区只有很低水平的换道;平均行程速度最大提高了32.4%,在不同车辆输入情况下速度波动降低了76.7%,通行能力提高了13.3%.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模糊控制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模糊逻辑方法控制高峰期间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数目。分析了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阐述了模糊控制算法,给出了隶属度函数,根据高速公路上游、下游及入口匝道上安装的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量、速度、占有率、匝道排队长度等信息,设计了入口匝道模糊逻辑控制器,并用计算机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具有实用价值,它能避免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拥挤和堵塞,提高主线的通行能力,实现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高效、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有通行能力限制的多出口疏散路径整数规划模型,采用回溯算法和二分搜索算法结合的算法来求解,将各弧段上的通行速度表示为时变的连续递减函数,并对不同弧段的速度函数设置了不同的衰减参数.最后结合汶川地震中四川大邑县的地震应急疏散图作为案例进行了仿真,对其应急预案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改进建议,同时也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沌判据评价几类跟驰模型合理性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评价交通流理论模型合理性的新方法:用交通流理论模型产生时间序列,计算这些时间序列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用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可以判断仿真交通流是否再现了交通流存在的混沌现象,以及反映的程度如何,进而评价交通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文章介绍了方法的原理,给出了对伽赛斯-赫尔曼-伯兹(Gazis-Herman-Potts)模型;皮埃莱(Bierley)模型;洛克威尔-特莱德勒(Rock-well-Treiterer)模型三类典型的跟驰模型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了仿真结果,得出了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高速公路混沌系统模糊神经网络入口匝道控制方法。针对高速公路车流量不确定性特点,提出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交通流入口匝道智能混沌控制器知识库的思想;设计了以密度、上游流量和最大李亚普诺夫指数作为输入,红灯时间作为输出的T-S模糊神经网络混沌控制器;采用粗糙集理论建立混沌控制器知识库,确定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结构并提取模糊规则;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智能混沌控制器,可实现保持高速公路有序运动、避免交通堵塞、提高交通通行能力的目的,是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控制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自主汽车队列实际行为特性对交通流的影响,针对混入前车跟驰(PF)汽车队列的混合交通流,考虑队列实际行为特性并按照其实际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建立了混合交通流模型。仿真分析表明:队列车头时距、队列渗透率、队列规模、控制增益等队列特征对混合交通流呈现出耦合及非线性的影响特性,不同队列特征下的混合交通流时空特征差异显著;减小队列车头时距或增加队列渗透率对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总体是有利的;队列规模及控制增益对交通流量的一致性影响规律不明显,都需要结合其他队列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考虑出口排队的情况下,建立了快速路出入口控制的数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达到出入口控制的最优化,并对北京三环路联想桥至蓟门桥路段进行了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传统的反馈控制算法ALINE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快速路处于非高峰时段,该算法能够维持主路的交通流密度在理想范围的同时,使出入口排队长度尽可能小,保证了交通参与者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司价值的可转债定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转换债券近年来发展迅速,其相应的定价研究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公司价值、股票价值及可转债价值三者之间的方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公司价值的可转债定价方法,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回归方程对可转债理论价值进行调整.最后,本文通过对12家可转债的理论价格和市场价格进行对比来检验该方法,认为该方法能获得接近于市场价格的可转债理论价格.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军事信息栅格(military information grid,MIG)级联失效模型,深入分析MIG级联失效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鲁棒性建设策略。基于相互依存网络理论分析模型,将MIG划分为通信基础网和信息服务网,改进了节点介数计算方法,突出了服务关系对通信流量的影响,并定义了节点失效判定准则,研究了失效节点通信负荷和信息服务负荷重分配规律及因此造成的失效传播原理。通过引入成本惩罚函数和砥柱节点的概念,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并提出了兼顾投入成本和抗毁效益的建设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砥柱节点能力的加强,即可有效提高全栅格体系的抗级联失效特性。  相似文献   

14.
可转债近年来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其定价方法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传统的可转债定价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可转债价值的模型来直接求解可转债理论价格.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基于公司价值的可转债定价模型,希望通过分析可转债、股票和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关于公司价值的方程,然后通过求解公司价值间接地得到可转债价值的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理论缺陷.最后,对招商转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其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指出了理论价格被高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司机对不同路线的效用函数 ,本文建立了交通流路线选择行为演化模型 ,并利用 Master方程对该模型进行了随机型描述 .进一步地 ,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支分析 ,揭示出交通流路线选择行为的一些复杂性规律 ,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交通因素对路线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 ,以求为建立和评价实时交通诱导系统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支持 .  相似文献   

16.
对一类非对称型,队列容量有限,实施门限方式全服务的逻辑环随模型的结构及运行特点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并证明了其站点状态概率的若干特性,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加以验证,最后从物理现象上对这些特性进行了解释,在此,选用Extend4.0作为仿真工具,是由于它不仅功能强大,和户界面友好,而且能够实时动态地显示信真的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7.
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王正武  黄中祥 《系统工程》2003,21(6):97-100
从短时交通流预测定义出发,介绍短时交通流预测的原理及预测模型应具有的特性,重点介绍几种预测模型,对其建模的理论基础、特点及其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和评价各类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战略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项目选择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前,信息系统是企业获取战略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战略对应相关理论和模型为基础,提出以获取战略竞争优势为目标的信息系统项目选择模型.讨论了模型的理论基础,并用矩阵和图论工具对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引入Saaty提出的网络分析法(ANP),作为企业将模型应用于信息系统项目选择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