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黄鱼40日龄体长和体重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了40日龄大黄鱼的体长和体重遗传力,通过巢式平衡设计和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5个半同胞家系和15个全同胞家系,利用SAS 9.0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计算表型变量的方差组分,估计体长和体重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大黄鱼鱼种阶段体重和体长遗传力分别为0.29和0.31.t检验显示两个性状遗传力的估计值均不显著,且雄性遗传方差组分大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说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非加性效应或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马尾松全轮伐期半同胞家系的遗传变异并进行选择评价,为马尾松高世代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6年生马尾松初级种子园169个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分析了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性状的方差分析、遗传力分析和家系选择。 【结果】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马尾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的半同胞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改良潜力较大; 分别有2.96%和5.33%的家系材积生长量低于古蓬种源和武鸣种源,表明建园优树无性系具有较好的基因型; 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55、0.466和0.423,属中等至高等遗传力; 3个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19、0.128和0.111,属低等遗传力; 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均表现为树高>胸径>材积,即树高具有较强遗传力。【结论】以家系材积均值和材积变异系数作为选择指标进行马尾松优良家系选择,其中37、98、107、113和137号5个家系入选,可作为优良家系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混合家系亲缘相关法、半同胞相关法分剐估测德系安哥拉兔五月龄剪毛各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为德系兔的保种及进一步选育提供有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兔毛值数、剪毛量、剪毛后体重利用其遗传力高的特点可进行个体、表型选择;在主选兔毛值数时,以免毛值数的直接选择和同时利用剪毛后体重、体长、产毛率与其比较强的正遗传相关关系进行间接选择相结合,可望获得较大的选择进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然交尾的方式,于2011年同期构建了16个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第3世代选育群体(G3群体)的全同胞家系,利用荧光硅胶体内标记技术进行家系标记后,在室外高位池混养2个月进行生长性状数据测定及遗传参数评估.结果显示: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84%~27.36%,说明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日本囊对虾G3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202 7±0.087 1)~(0.423 3±0.138 5),属中、高度遗传力,统计检验结果显著(p0.01).其中头胸甲长的遗传力最高,为0.423 3±0.138 5;其次是第一腹节宽的遗传力,为0.407 3±0.135 3;第一腹节高的遗传力最低,为0.202 7±0.087 1;体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85 2±0.151 7)和(0.390 3±0.197 9).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性的评估结果均为高度正相关,并且统计检验结果显著(p0.01),其中体质量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最高,为0.989±0.014,头胸甲高和第一腹节高的遗传相关性最低,仅0.775±0.072.生长性状表型数据间均呈显著相关,属中、高度相关.其中体质量和体长之间的表型相关性最高,为0.947±0.016;头胸甲高和第一腹节高的最低,为0.571±0.149.综上:日本囊对虾G3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采用家系选育结合个体选育可获得较好的选育效果;生长性状间呈高度遗传正相关,可选择将体长和体质量作为生长选育的重点性状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中,其余的生长性状通过正遗传相关可获得间接选育效果,最终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日本沼虾太湖野生群体为亲本,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每尾雄性日本沼虾配对5尾雌性日本沼虾,构建了4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8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并应用半同胞组内相关分析法估计了日本沼虾孵化后65 d和97 d体长、腹部长和体重的遗传力。结果表明:(1)各家系幼体培育成活率为13.52%~25.24%,每个家系平均产生92尾仔虾;孵化后65d和97d的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2.18%、57.88%;各家系雌性个体占绝大多数,雌雄比为1:0.01~0.08;孵化65d有部分个体开始抱卵繁殖,抱卵比例在1.75%~20.51%之间。(2)孵化后65 d和97 d体长、腹部长和体重的狭义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082~0.180、0.075~0.160和0.125~0.213,其中以母系同胞方差估计的遗传力最高,父系半同胞估计的遗传力最低。初步结果显示,日本沼虾生长性状较适合进行家系选择或群体间杂交,但由于受个体抱卵率、成活率及育种设施等限制,进行大规模家系育种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和华安西陂林场12年生162个家系马尾松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3 个年度生长性状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的家系方差分量、家系遗传力的变化,估算在一定选择强 度下的遗传增益和选择效率,共选出22个优良家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2.6 m、 16.9 cm、0.135 8 m3,遗传增益分别为3.8 %、14.4 %、27.5 %;在优良家系内进行优良单株选择 ,入选47个优良单株,平均树高14 m,平均胸径22.8 cm,平均单株材积0.257 1 m3,遗传增益分别 为7.1 %、15.7 %、43.5 %。  相似文献   

7.
为开展钝缀锦蛤早期群体选育,通过生长性状研究群体选育的潜力,以经1代群体选育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为亲本,通过阶段性移养的方式建立7个半同胞家系和混养F_2闭锁群体,分析12月龄和18月龄F_2群体的生长性状相关性,基于约束极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估算12月龄钝缀锦蛤生长性状遗传力。结果显示钝缀锦蛤生长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2月龄F_2群体壳长、壳高和壳宽对体质量直接作用为0.377,0.370,0.276;18月龄F_2群体壳长、壳高和壳宽对体质量直接作用为0.389,0.361,0.351。2个阶段壳体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相近,且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壳长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相比12月龄,8月龄F2群体壳宽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提高。12月龄和18月龄F2群体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对体质量(y)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48.724+0.513x_1+0.754x_2+0.882x_3(R~2=0.848)和y=-94.689+0.772x_1+1.141x_2+1.608x_3(R~2=0.864)。估算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半同胞个体遗传力分别为0.14±0.16、0.10±0.08、0.49±0.28、0.29±0.14,壳宽的遗传力最高,表明壳宽是钝缀锦蛤选育的首选性状。本研究结果为钝缀锦蛤群体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林大面积减少、选育程度提高以及遗传多样性减少,有必要开展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筛选遗传品质优良的马尾松家系和单株,为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本文以74个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测定其胸径、树高等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将主坐标降维分析与遗传增益分析相结合筛选优良家系与单株。结果表明,马尾松桐棉种源各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化明显且家系间差异显著(P<0.05),家系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材积(0.224 5)、胸径(0.107 5)、树高(0.091 0)。采用主坐标分析筛选出8个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0.71%、6.68%;从8个优良家系中筛选出23株优良单株,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为5.50%、1.88%、29.15%,选择效果显著。综上,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为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极佳的种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全同胞家系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67个日本落叶松全同胞家系树高和地径为材料,对树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性分析、配合力分析以及家系选择。【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各变异来源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树高和地径的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30.23%和21.51%,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5.98%和16.99%。树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均为0.94,单株遗传力均为0.52; 通过一般配合力计算初选三棚04为优良父本,三棚37为优良母本,通过特殊配合力计算,东丰18 × 兰山25、东丰81 × 兰山25、三棚98 × 三棚74和临江34 × 兰山28杂交组合为优良组合。以树高和地径为评价指标,以10%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家系选择,入选的7个家系树高和地径的平均值分别为0.70 m和1.06 cm,遗传增益分别为35.02%和29.01%。以2%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入选的50个单株树高和地径的平均值分别为0.98 m和1.35 cm,遗传增益分别为47.92%和34.67%。【结论】选出的7个优良家系和50个优良单株,可作为建立改良种子园和二代种子园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并提升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高世代遗传改良育种技术,充分拓展种质资源的应用空间,以白刀山群体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为对象,采用固定标准地连续定位观测和高稳系数法,基于生长表现、比较选择、遗传变异和生长稳定性分析,探讨群体及其个体子代树高和年生长量的变异规律,系统分析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综合评价群体、个体子代的生长稳定性,筛选出生长势、抗逆性、适应性、高产潜力和稳产性能兼优的优良个体.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群体间、个体间子代树高及其年均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群体内平均变异分别为24.01%和35.51%,个体平均变异分别为23.85%和35.21%.白刀山群体的生长性状受遗传基因控制程度较强,树高及其年均生长量的群体遗传力分别为0.818和0.779,遗传增益分别为15.69%和22.11%;个体遗传力分别为0.859和0.838,遗传增益分别为16.38%和23.55%.通过比较选择和生长稳定性分析,最终确定并推荐B567、B873、B759和B753为优异个体,这些个体的半同胞家系子代树高和年均生长量的增产率分别为8.35%、7.51%、5.61%、4.55%和10.77%、10.51%、5.64%、6.67%,高稳系数分别为71.49%、71.79%、70.08%、71.45%和63.97%、62.01%、58.91%、61.19%,高产潜力和稳产性能兼优.  相似文献   

11.
以大黄鱼为材料,探索及优化了影响荧光标记AFLP(fAFLP)分析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内切酶EcoRⅠ与MseⅠ各0.35 U,双酶切350 ng大黄鱼基因组DNA,依次反应4 h可得最佳效果;T4DNA连接酶2.5 U,16℃过夜连接3μL酶切产物与接头时效果最佳;以1μL连接产物作底物,EcoRⅠ与MseⅠ预扩引物分别为0.3μmol/L与1.5μmol/L时预扩效果最佳;预扩产物稀释超过100倍作为选择性扩增的模板时致使某些样品的电泳条带缺失.使用该体系分析了一个野生大黄鱼群体的AFLP片段的多态水平,结果证明该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耐低温性状是鱼类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状。为进一步探索大黄鱼耐低温性状,本研究采用13个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以岱衢洋大黄鱼低温耐受组和正常对照组2个F2代群体各5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体耐低温性状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2个岱衢洋大黄鱼群体中共检测到109个等位基因,观测等位基因85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6.49个,观测杂合度0.89,平均期望杂合度0.85,2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为0.81,全部为高度多态,表明13个微卫星位点在所选育的岱衢洋大黄鱼群体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以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耐低温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研究显示,标记LYC0015在两组样品中共扩增出5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12、110、108、106和104 bp),其中LYC0015112bp等位基因在低温耐受组的出现频率达48%,而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为零,表明该等位基因对岱衢洋大黄鱼温度特性较为敏感,可能与某种耐低温基因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这一结果可以岱衢洋大黄鱼今后耐低温群体的选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8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分析舟山附近海域3个大黄鱼养殖群体共90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等位基因64个,各位点等位基因数(A)范围为5~10个,观测杂合度(Ho)的平均值为0.9111,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为0.8108,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800,表明所选择的8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91 7、0.900 0、0.941 7和0.738 4、0.743 2、0.821 3,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67 0、1.449 0、1.800 9,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发现只有LYC0015和LYC0009位点处于平衡状态(PHW0.05),其余6个位点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平衡。3个群体的聚类分析表明,岱山和朱家尖西岙网箱2个养殖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而与舟山市水产所耐低温F2代群体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
克隆了大黄鱼小G蛋白家族中的Rab11基因,测序查明其cDNA序列全长1373 bp,其中5’非编码区为129 bp,3’非编码区为587 bp,开放阅读框为657 bp,编码218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罗非鱼、斑马鱼等鱼类Rab11蛋白序列同源性在95%左右,与人类、大熊猫等物种的同源性也达到90%以上。Rab11基因在大黄鱼脾脏、鳃、肾脏、皮肤、肝脏、血液、肠、心脏和胃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血液、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胃中表达量最低;溶藻弧菌刺激后大黄鱼肝脏、肾脏和脾脏组织中Rab11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提示Rab11在大黄鱼的抗病免疫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黄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采用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对取自厦门市火烧屿网箱的养殖大黄鱼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具有48条A型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6t+2st,NF=48。  相似文献   

16.
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F_1及其双亲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黄鱼与黄姑鱼正反交F1原肠早期胚胎细胞及其亲本头肾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为深入剖析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构成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证据.大黄鱼与黄姑鱼染色体组均含有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型公式均为2n=48 t,染色体臂数均为NF=48,组内染色体长度分布连续.两亲本物种间核型很相似,未找到鉴别两物种的细胞遗传标志.正反交F1原肠期胚胎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也均为48,均可较好地配为24对.结合前期AFLP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正反交胚胎细胞均同时含有一个大黄鱼染色体组和一个黄姑鱼染色体组.此外,杂交F1中的非整倍体比例与两亲本没有明显区别,初步表明杂交胚胎细胞未发生明显的染色体丢失.在黄姑鱼♀与大黄鱼♂杂交F1中出现4对非t-染色体,原因尚待查明.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扩散法对从健康大黄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到的对病原弧菌有抑制作用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X93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作用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菌株X93胞外产物的抑菌活性强弱随着培养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胞外产物对pH条件有一定的耐受性,对热敏感,不耐高温,过高的NaCl能使其抑菌活性降低,蛋白酶K和不同浓度的FeCl3均对其抑菌活性产生影响,其胞外产物发挥最大抑菌作用的最适培养时间、温度、pH、盐度分别为48 h、28℃、pH 7和0.5%。  相似文献   

18.
玉树马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省68匹马玉树马的20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为:BK,(34.20±2.96)mmol/L;SK,(3.77±0.45)mmol/L;EK,(91.12±5.42)mmol/L;SNa,(133.79±4.34)mmol/L;SCI,(106.31±4.26)mmol/L;SCa,(2.74±0.13)mmol/L;SP,(0.99±0.25)mmol/L;ZnTT,(5.06±1.96)孔氏单位;TTT,(2.06±1.74)麦氏单位;ALP,(5.25±1.19)IU/L;AST,(213.62±35.73)IU/L;血清总蛋白,(80.15±4.72)g/L;血清白蛋白,(40.46±3.82)g/L;血清球蛋白,(39.69±4.66)g/L;A/G,1.04±0.21;血清蛋白组分(%):A(50.35±5.08),α1(3.23±1.32),α2(8.95±2.42),β(12.33±3.40),γ(25.14±4.34)。  相似文献   

19.
养殖大黄鱼一年两次性成熟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春季产过卵的2^ 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在网箱中进行隔离培育,秋季从中挑选再次性成熟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比较春、秋两季的人工繁殖与仔、稚鱼培育效果,并定期观察卵巢及卵细胞的发育情况.实验表明,春季产过卵的同一批大黄鱼雌鱼,有72.1%的个体当年秋季可再次成熟,58.8%的个体可再次产卵,证实养殖大黄鱼具有一年“两熟”的性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