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赣西旅游发展及合作情况调查以及竞合条件分析,本文从错位发展、品牌共建、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加强竞合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赣西"一纵三横、四大片区"的旅游空间布局及"禅意山水、养生仙境"的共生旅游品牌等竞合发展主要内容,这对推动赣西两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及区域旅游共同发展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是区域旅游发展关注的焦点。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经典区域研究方法和Arc 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江西市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各地级市间的旅游经济差异仍然较为明显,市域旅游经济差异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旅游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距造成的,在区内差异中,赣西地区内部的贡献率最高、赣东地区次之;2000-2004年与2011-2014年市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空间集聚特征,2005-2010年市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空间离散特征。江西省市域旅游经济水平的时空差异是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以及政府旅游发展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从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强旅游交通的建设三方面推进江西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为促进赣西三所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推动三校间协同创新,转型发展。4月20日,宜春学院、新余学院、萍乡学院赣西三校战略合作联盟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宜  相似文献   

4.
厦门与金门是闽台交流与合作的口岸城市,拥有良好的旅游合作条件。运用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对厦金旅游合作进行共生理论的适用性分析,并对厦金旅游合作的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及共生环境进行分析。明确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及一体化共生模式的旅游合作选择是厦金旅游合作的发展方向及最终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转变地方旅游产业相对优势为区域旅游竞争优势.实施旅游合作对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尤为重要.以陕南安康、汉中两市旅游合作为研究背景,从旅游产品差异化视角,探讨以创新区域旅游产品体系、优化区域旅游资源配置方式、建构合作竞争的价值网等合作途径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合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旅游业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严重,使其运营与管理面临诸多困难,旅游经济效益很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强力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必将成为实现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此类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后,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内容、层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目前主要发展模式的今天,攀西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对两地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进行梳理,提出两地进行旅游合作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导思想,并最终提出攀西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西赣西地区5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赣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不高,提出可行性建议,达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带动地区体育普及、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分解的泰尔指数分析江西省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借助多元回归模型阐述这一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江西省入境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逐年增大,相对差异缓慢波动下降;区域间差异呈缓慢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逐渐成为省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三大区域中赣北差异最大,赣中南表现较为稳定,赣西波动幅度最大;(2)接待设施、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禀赋和对外经济是江西省入境旅游差异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赣北、赣中南、赣西三大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将赣北定位为成长型区域,赣中南为成熟型区域,赣西为开发型区域,最后根据三大区域类型提出差异化政策,推动江西省入境旅游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东北亚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现状,对实行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动因及障碍因素作以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包括以一体化思路配置旅游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制定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打造一条龙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