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庸武侠小说对人类亲情包括爱情的挖掘与表现,深刻细致达到了无意识层次,捕捉到人类亲情与爱情的千姿百态,色彩纷呈,道前人所未道,揭示了亲情与道德、伦理、民族大义、政治立场、本能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创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人情世界。  相似文献   

2.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与小说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雅俗共赏、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变换自如的叙述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小说语言细节处的精雕细琢,是金庸武侠小说语言的主要特色,这些特色表现了金庸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具魅力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金庸武侠小说批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现象的出现对评论界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在一些学者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并潜心研究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学术界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拒绝金庸。本文针对金庸武侠小说所遭受的批评进行了思考,逐一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的批评者们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指出了他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偏见和误解,澄清了他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4.
金庸武侠小说程式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式化是武侠小说的共同特征。旧武侠小说以一定的社会化环境为依托,传达大众潜藏的无意识欲望。随着时代的进步,旧程式难以适应现代需求。但金庸作品的出现,使这种现象大为改观。金庸继承并改造传统叙事模式,使陈腐的叙事模式表现出新的内涵。透过纷纭复杂的情节,贯穿其中的是金庸小说的三个母题:寻找自己——爱的困惑——归隐情结,形成一种主导性模式——“生存模式”。作有意识地揭示人类的生存处境,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体现出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典文艺本质的双重规定.金庸武侠小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武侠刻画人生.以人性人情融合凸显作品生命意识,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哲理思想,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相似文献   

6.
金庸小说并不是局限在一种文化圈或特定地域本身来展开故事的,而往往是设有一个异质文化的参照系,以一种跨文化的视野,透视文化交流与撞击过程中人物性格的变化。并通过个体形象的方式使其观念具体化。表现在男性人物身上,是相对于中原的“涉入者”与“回归者”的差别;在女性人物身上则体现为,造成其爱情悲剧契机为主动的与被动的两种。造成这诸多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特定人物与特定环境之间的互动,究其根本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两种文化互渗互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金庸和古龙是现代武侠小说创作中的领军人物,二者的创作风格虽然差别很大,但均对现代武侠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他们在题材背景、语言表述,以及作品所寄寓的情怀等不同创作风格的时比研究,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他们对人性的阐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白马啸西风》是金庸的一个实验性的小说文本。其实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跨文体实验和反武侠倾向。在该作中,作者有意无意地融入了影剧、童话、民谣、神话、寓言等多种文体因素,从而使之在总体风貌上,呈现出明显的跨文体性。同时,《白马》还是金庸开始走向“反武侠”进程的一个转折性作品,其反武侠倾向甚至超过历来被公认为他这方面的典范之作《鹿鼎记》。作为一个实验性作品,《白马》虽然在叙事上存在许多缺憾,堪称是金庸所有作品中叙事上最不圆熟的一部,但对金庸此后的小说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侠小说“命中注定”具有暴力色彩和血腥味,金庸的新武侠小说也不例外。但金庸高出一般武侠小说家的地方在于他“发明”了许多化解武功暴力的心法——“化功大法”,计有武功艺术化、武功打斗嬉戏化、武功性格性情化、女性美、爱、逃、佛、死等八种。这些“化功大法”显示了金庸武侠小说创作中的反(非)暴力倾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钱婧 《科技信息》2009,(33):I0173-I0173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细胞,是文学作品中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本质特征的细微描写。托尔斯秦在人物形象方面着重三方面的细节描写来刻画:①聚焦视角转换中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外貌和精神状态。②动作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③景物描写细节的对比映衬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经典形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国旧武侠小说与金庸武侠小说的比较,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继承、发展了旧武侠小说传统,又吸收了现代文学艺术中的各种精华,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派武侠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从刀光剑影走向博大精深,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在艺术上能以人物为中心构思引人的情节,融古今手法于一炉,不离传统,超越传统;在品位上能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又具现代色彩,从而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出色代表。  相似文献   

12.
金庸武侠小说思想严肃性的获得在于它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思考.它通过复仇模式和逃离父权模式所构成的社会与个人的对立表现出对父权文化的批判,并以自由和平等作为文化重构的价值依据,进而质疑这一对范畴自发实现于传统文化的可能性,暗示出文化更新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脂砚斋在评点《红楼梦》时,对《红楼梦》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此问题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见解。本文对这些见解作了一些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老舍在人物塑造方面,提出“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的观点,并指出只有“把一切人物的生活咂摸透了”,才能创造出具有突出性格的人物来。本文试就老舍这些观点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15.
老舍在人物塑造方面,提出“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的观点,并指出只有“把一切人物的生活咂摸透了”.才能创造出具有突出性格的人物来。本文试就老舍这些观点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过,有许多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赵树理的成就之一,就在于他克服了一般小资产阶级作者的缺  相似文献   

17.
电影是从戏剧中产生的,电影的作们始终探索着突破戏剧化模示。本以经典好莱坞的侦探类型片《唐人街》的剧本前十页为例,分析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塑造。该片人物大都是静态的叙事媒介。他们激化并最终从属于情节的运转,这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戏剧理论是一致的。而《公民凯恩》是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突破和新商业片的模示,以闪回结构塑造人物,跨越时空,切换凯恩的一生的不同时期。该片塑造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多维度的,“现实主义”的个性化的人物。影片所蕴含的对凯恩这存在主义人物的深刻描述和对美国社会的自省也是通过这种结构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读完一部成功的小说,激动之余,只要回过头来追寻一下小说中人物心理的轨迹,便会惊奇地发现,人物与人物之间总是若大若小地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流行文化进入课堂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在把流行文化引入课堂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流行文化进行分析,锻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提高跨文化的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美国文坛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英年早逝,创作领域却涉及诗歌、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他因古怪而另类的创作风格被拒于当时的文坛主流之外,却因其作品中展现出的强烈的现代文学色彩而逐渐被后人所欣赏。有人对他推崇备至,有人对他嗤之以鼻,但爱伦坡终因其原创性极高的写作风格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爱伦坡的美学思想和文学主张与俄罗斯形式主义的观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他的作品在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叙事方法等层面都进行了陌生化处理,这使他的作品在当时的读者看来古怪而另类,却也因此具有了一种晦涩而又充满魅力的特色。该文试图对其短篇小说中人物塑造的陌生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