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鲸类和海豚能用回声定位找到自己的路径,这是在昏暗浑浊的水层中生活迟早用得着的一种技巧.然而经常在北极和南极的大片浮冰下黑沉沉的海水中遨游的海豹,却不具备回声定位的本领.这就相应提出一个问题:当海豹们需要浮出水面呼吸时,它们是如何在浮冰层中找到冰洞的? 罗伯特·埃尔斯勒,地处费尔班克斯市的阿拉斯加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的生物学家,在费尔班克斯市外的一个封冻的水塘中测试了海豹发现透气洞口的种种技能.埃尔斯勒在冰层中凿了几个洞,并把实验海豹放入其中一个洞中.那只海豹很快就游开去并定期地从另一个洞中探出头来呼吸.当埃尔  相似文献   

2.
北极熊生活在有大片浮冰的北极南部边缘地带。这里紧靠着海洋,有一块块断裂开来的浮冰和来这里繁衍的海豹。北极熊以捕食海豹为生,尤其是环斑海豹。它们常趴在浮冰上的冰窟窿旁,等待海豹来通气,或是当海豹爬上冰面休息时,就蹑手蹑脚地扑过去。北极熊为了觅食而长途跋涉,路程长达70千米。它们每天都找寻食物。当冬天海水结冰、浮冰面积扩大时,它们会向南迁徙,夏天再回到北边。初冬时分,雌熊便不再四处游荡,它会在雪地上挖一个洞,在洞里产下2到3只熊仔。  相似文献   

3.
据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紧急情况局提供的报道,1999年6月,在俄罗斯贝加尔湖发现大量海豹尸体,湖上的大浪将36具海豹尸体冲上斯柳佳区乌图里克村附近的岸边。这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发现贝加尔湖中的海豹大量死亡。5月底,贝加尔湖边就曾发现过42具海豹尸体。贝加尔湖里大量海豹相继死亡一事已引起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者的严重不安,当地的动物生态学家正在对湖中的水样做化验分析并对动物尸体进行解剖,目前尚不清楚海豹死亡的原因。据推测,如此多的海豹死亡有可能是海豹群中发生了瘟疫,或者是人为偷猎造成的。淡小湖中的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4.
杨奇超  孙立广  孔德明  黄涛  王玉宏 《科学通报》2009,54(22):3546-3552
通过对采自南极乔治王岛法尔兹半岛地区的一根长为35.5 cm的海豹粪土沉积柱进行多方面的沉积学分析, 包括沉积物的岩性特征, 沉积物中Cu, Se, Zn等标型元素以及反映有机质含量的总有机碳(TOC)随深度的变化, 该沉积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沉积单元, 其中上部25.5 cm的沉积层明显受到海豹排泄物混入的影响, 底部10 cm主要为未受海豹活动影响的海相沉积. 同时恢复了该地区20世纪以来海豹数量的变化过程, 该变化主要受控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20世纪上半叶, 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 该地区海豹数量持续低迷.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南极地区捕杀海豹活动的禁止以及人类对南极生态系统的保护, 该地区海豹数量迅速恢复并在之后一直维持了较高的数量水平. 该地区20世纪以来海豹数量的显著变化表明了人类活动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强烈影响, 对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深刻的意义, 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南极地区生态系统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高精度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夏威夷西北部群岛受保护的海域中,严重濒危的僧海豹正面临来自鱼类的严峻食物竞争。科学家将小型摄像机安装在42头僧海豹身上,结果拍到了成年狗鱼和鲨鱼窃取僧海豹所发现猎物(比如海鳗和章鱼)的场面。录像显示,  相似文献   

6.
《科学》2006,58(4):F0004-F0004
南极湖泊中沉积千年的海豹毛的企鹅粪,为人类研究极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资料。根据海豹毛数量在深度剖面上所呈现的剧烈活动,可以了解海豹数量在历史不同时期的变动。而过对南极企鹅粪土沉积层的研究分析,找到了过去3000年来南极大陆企鹅数量变动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7.
人梦寐以求的喷气背包 在科幻电影《明日世界》中,小男孩弗兰克造出喷气背包,背着它,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事实上,这并非喷气背包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它不但多次在银幕上大显身手,而且早就变成了现实. 20世纪20年代,喷气背包就首次出现在科幻小说中.  相似文献   

8.
凌夫 《科学之友》2002,(1):39-39
威德尔侮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300多千克,雌性略大于雄性、它背部呈黑色,其他部分呈浅灰色,体侧有白色斑点,其数量约75万只。它在冰上繁殖,每胎产一仔,由于乳汁脂肪含量高,幼仔显得格外肥胖可爱。威德尔诲豹出没于海冰区,并能在海冰下度过漫长黑暗的寒冬。它靠锋利的牙齿啃冰钻洞,并不断地伸出头来进行呼吸;或钻出冰洞,独自栖息,少见成群现象。雌性多栖于冰面,雄  相似文献   

9.
象海豹     
杰拉尔德F.卡罗尔博士,是一位著名的海兽研究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最近,他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出版的《博物学》(NaturalHistory)杂志上撰文,介绍来自象海豹故乡的消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象海豹的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趣闻     
海豹靠弯曲的胡须觅食科学家发现,将一只斑海豹的眼睛蒙住,它的耳朵戴上隔音耳机,这个敏锐的猎人依然够利用胡须探测其猎物移动时产生的波纹追踪处的鱼,而秘密正是在于弯曲形状的胡须。研人员在实验中制作了一个海豹的胡须模型,并水箱中拖动它。有着椭圆形横截面的弯曲胡须型很少在水中摆动,只有当一只仿真鱼被放入箱中时,该模型才开始明显抽动起来,并和假物产生的水漩涡同步。这些有着特殊形状的胡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潜水动物在肺部储氧量有限的情况下,能在深水中呆很长时间?这个问题的答案,生物学家们已寻求了100多年。1870年,法国生物学家鲍尔·贝尔发现,潜水的鸭子心跳频率会骤然减慢。到了20世纪40年代时,R·伊尔温克和P·斯考兰德尔两位美国人,创立了堪称现代经典的潜水理论,指出潜水动物心脏工作缓慢,只对特别需要氧气的器官如心脏和大脑供血。又过了20年,海洋生物学家杰拉尔特·科伊曼发明了第一个自动记录器,能记录动物潜入的深度,以及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对威德尔海豹的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动物能潜下350多米深,人要到达这个深度必须穿上又…  相似文献   

12.
北极奇缘     
一、用枪口指着我 望着辽阔无边的北冰洋,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我不知道究竟该干什么.只身一人,孤掌难鸣.应该驾上一艘汽艇,到海上兜兜风,从近处观察一下那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块.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海豹或北极的鲸.可是,千万不要遇上北极熊.听住在这儿的爱斯基摩人说,那家伙力大无比,海豹的脑袋它轻轻一拍就开瓢,它就是用这种办法捕食海豹的.想到这儿,不敢再想下去.可是再过几天我就得返航了,总得带点什么回去.爱斯基摩人的文物最好,海鲸什么的骨头也行,总不能两手空空而归吧!  相似文献   

13.
在北极,没有谁敢偷觑北极熊的王者之位.海豹、北极狐、海象,包括生活在那里的爱斯基摩人,谁都不愿去招惹这些庞大的家伙.但王者却注定要与孤独为伍,它们不相信同伴,甚至自己的爱人,在那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它们选择了独来独往.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3,(4):22-22
俄罗斯海洋生物学家正在尝试把海豹培养成专业人才。经过训练的海豹已经能像潜水员、救生员、地质勘探者或海军战士那样执行任务了。科学家们之所以选择海豹,是因为这种鳍脚目动物天生具有罕见的才能,可以成为人类不可替代的助手。  相似文献   

15.
北极熊生活在有大片浮冰的北极南部边缘地带。这里紧靠着海洋,有一块块断裂开来的浮冰和来这里繁衍的海豹。北极熊主要以捕食海豹为生,尤其是捕食环斑海豹。它们常趴在浮冰上的冰窟窿旁等待,当海豹来通气或爬上冰面休息时,就蹑手蹑脚地扑过去…… 为了觅食,北极熊不惜长途跋涉,路程长达70千米。当冬天海水结冰,浮冰面积扩大时,它们会向南迁徙,直到夏天再回到北边。初冬时节,雌熊便不再四处游荡,它会在雪地上挖一个洞,在洞里产下2-3只熊仔。 熊妈妈乳汁中脂肪含量很高,靠着丰 富的营养,熊仔会迅速长大。在三四月 份,它们…  相似文献   

16.
猎杀海豹     
姚兴 《科学之友》2004,(3):56-57
加拿大出于商业目的猎杀海豹已经争论了三十多年,但是很少有人曾经目睹此过程的惨烈。如同日本的捕鲸行动一样.争议在继续,捕杀行动同样也在继续……冬去春来,加拿大融化的积雪渐渐蒸发,变成水蒸汽,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留在雪地上的海豹的鲜血却不会被蒸发……  相似文献   

17.
冬日的早晨,南非海豹岛海岸附近,一只鼠海豚幼仔正不紧不慢地一路翻滚着向岸边游来.  相似文献   

18.
依絮 《科学之友》2006,(9):54-54
在未来战争中,最能“大出风头”的动物,是海中的海豚、海豹、海狮和鲸等海洋动物。海洋巡逻兵目前,有的国家训练一些鲸、海狮、海豹等海洋动物从事海上导航、巡逻及侦察活动。近年来,美、俄、日等国海军还专门训练鲸、海豹、海狮、海豚等海洋动物去执行深海中的侦察和警戒工作,  相似文献   

19.
首先选购一个多口袋式的小背包,多口袋设计可放置不同的逃生用品.照明用具 手电筒或可带在头上的照明设备,头灯就是不错的选择. 电池 以碱性电池为佳,依头灯所需,准备2~3份备用电池.  相似文献   

20.
格陵兰海豹     
一架直升飞机飞临加拿大圣劳伦斯湾上空。从飞机上朝下望,圣劳伦斯海湾就像一块巨大的蛋糕, “蛋糕”上面散布着许多亮晶晶的白色光点——冰面上蠕动着的浑身呈雪白色的幼海豹以及紧跟在它们后面的母亲。远处,在开阔水面的浮冰上有许多海豹正趴在那里懒洋洋地晒太阳。发动机的轰鸣声在海豹群中引起了一阵骚乱,它们纷纷抬起头来, 望着空中这个巨型怪兽发出一阵阵尖叫声。报警声此起彼伏地就像一场交响乐,不一会儿方圆几千米内的海豹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