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研究了水溶液中的溶解氧对苯酚、邻甲酚等在活性炭纤维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有氧还是微氧,苯酚和邻甲酚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服从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有氧时的Freundlich常数κ值比微氧时大2倍;由于溶解氧的作用,活性炭纤维对酚类化合物的平衡吸附量显增加,酚类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发生氧化聚合作用、生成苯酚的低聚物如二聚物等;改变吸附温度或搅拌溶液也引起苯酚在活性炭纤维上吸附行为的变化,这是因为改变了氧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或在活性炭纤维表面的浓度.溶解氧对亚甲基蓝等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榛子壳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并以苯酚为被吸附质,探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性能.通过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在不同的吸附时间、pH值、温度等条件下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低温和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ΔG0和ΔH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去除水中残留的低浓度苯酚,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废轮胎活性炭,分析了废轮胎活性炭自水溶液吸附低浓度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特性,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和苯酚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分别采用拟一级反应、拟二级反应和颗粒内扩散反应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废轮胎活性炭吸附低浓度苯酚的动力学数据,颗粒内扩散影响吸附速率,但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计算得到的表观吸附活化能表明,该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废轮胎活性炭用量为0.3 g/L时,苯酚浓度小于2 μg/L。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纤维处理苯酚废水的静态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活性碳纤维(ACF)静态吸附苯酚模拟废水,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曲线,计算了有关热力学函数ΔHΦ、ΔGΦ、ΔSΦ和吸附活化能,初步揭示了活性炭纤维对苯酚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293 K时静态吸附容量最大为156.3 mg/g,温度对吸附容量和吸附机理有很大影响.低温时被吸附苯酚分子以平伏取向为主,同时伴随大量溶剂分子的脱附而吸热,熵增大;高温时苯酚直立吸附,但溶解度增大,吸附容量减小,同时溶剂分子大量被吸附,使系统熵减小.动力学研究表明,苯酚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符合一级吸附规律,吸附活化能为8.66 kJ.mol-1.  相似文献   

5.
针对4种焦化废水中苯酚和7种苯酚同系物的检测方法和吸附试验进行了研究,并对吸附前后的水质进行了对比。以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以苯酚的去除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考察了吸附的温度、pH值以及活性炭投加量3个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在20℃(室温)、pH值为2.0以及投加量为40~80g·L-1活性炭时,4种焦化废水中的8种酚类物质的去除效率均能达到97%以上,COD的去除效率84%以上。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的去除效率高、实验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用活性炭纤维(ACF)对溶液中苯酚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ACF用量、苯酚的初始浓度、pH、含盐量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CF用量的增加,苯酚的去除率升高,但吸附容量也逐渐降低,实验选用ACF用量为0.2 g;苯酚溶液初始浓度越高,ACF的吸附容量越大;pH为3时,ACF吸附苯酚的效果最好;随着苯酚溶液中含盐的量增加,苯酚的去除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温度越高,ACF的吸附容量越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酚类化合物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苯酚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升高温度时,苯酚吸附量降低;在pH=5.9时,苯酚吸附量达到最大值;氧促使苯酚与活性炭纤维表面的官能团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增大了苯酚吸附量;苯环上的取代基及其位置也影响吸附,吸电子基增加吸附量,给电子基降低吸附量;溶解度也影响酚类化合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对萘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普通煤质活性炭进行酸碱改性处理,研究了不同活性炭加入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温度等条件下,对萘溶液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萘的吸附量随着萘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吸附量呈略下降趋势,且温度对吸附影响并不大;溶液pH值对活性炭的吸附量影响也不明显;对萘吸附在30min内达到饱和,饱和吸附量较大,约为200mg/g;由吸附等温公式拟合结果显示为物理吸附,吸附能力顺序为:酸碱改性活性炭〉酸改性活性炭〉未改性活性炭。此外,还考察了用无水乙醇对吸附萘达饱和的未改性活性炭洗脱效率与时间的关系,浸泡90min,洗脱率达98%。  相似文献   

9.
废啤酒酵母吸附水中苯酚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啤酒废酵母为材料吸附水溶液中苯酚,考察了溶液pH值、盐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废酵母吸附苯酚的平衡时间为2 h,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对苯酚的吸附性能良好,等温曲线符合L angm u ir模式,最大吸附量为108.34 m g/g,高盐浓度对苯酚的吸附有阻碍作用.啤酒废酵母能较好地吸附废水中的苯酚,可望在苯酚废水处理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搅拌时间、苯酚初始浓度、溶液pH值、温度等因素对高沸醇木质素吸附苯酚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与工业碱木质素对苯酚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沸醇木质素对苯酚的吸附随时间的延长在25min左右趋于稳定,苯酚初始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随pH升高,吸附量降低,升高温度对吸附苯酚不利。在初始搅拌阶段,高沸醇木质素与碱木质素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差异不明显,但随吸附时间延长,高沸醇木质素对苯酚的吸附能力与碱木质素相比明显提高;在相同苯酚初始浓度下,随苯酚初始浓度提高,高沸醇木质素对苯酚的吸附量比碱木质素的吸附量约高1倍。  相似文献   

11.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n - HAP)后再吸附水溶液中的苯酚,研究pH值及苯酚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时间对吸附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碱性范围内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好,随着pH值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在pH≈11时吸附量能达到23.3mg.g-1;n - HAP对苯酚的吸附属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120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吸附速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酚羟基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胶为分散剂,液体石蜡为致孔剂,交联反应中用溴乙烷代替有毒的氯甲醚,分别以苯酚和萘酚参与Friedel-Crafts后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酚羟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LM-5和LM-6.树脂物理性能研究表明:LM-6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酚羟基含量,且在苯胺和苯的混合溶液中对苯胺的选择系数高于LM-5;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两种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符合纳米吸附高分子材料特征.选择性吸附及吸附平衡研究表明:树脂LM-6在水体系中对苯胺和苯的吸附均以物理吸附为主,对苯胺的吸附过程伴随有化学吸附,对苯胺的吸附焓在氢键吸附焓范围内;由于氢键的形成,LM-6对苯胺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对苯的吸附量;pH值在1.0~5.0时,LM-6对苯胺的吸附量略有增加,而对苯的吸附量显著下降,对苯胺的选择系数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锅超声回流法制备一种新型的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TiO2-GO)复合材料, 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 Raman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并研究溶液的pH值、 吸附温度、 吸附时间、 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对该材料作为吸附剂对苯酚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400 mg/L的苯酚溶液, 室温下, pH=5时,该材料对苯酚的吸附量为80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动力学实验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曲线; TiO2-GO可在30 min内有效净化苯酚废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Mg-Al水滑石及焙烧态样品吸附水中氟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Mg-Al水滑石,焙烧后制得焙烧态水滑石,用XRD、TG-DTA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水滑石及焙烧产物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液浓度、吸附液pH值和吸附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有关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水滑石对F-的吸附基本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450℃焙烧态水滑石(nMg/nAl=5)的饱和吸附量达61.32 mg.g-1.当吸附液的pH值超过13时,水滑石的吸附量明显下降.水滑石材料的氟容量显著优于活性炭、氧化铝,但再生水滑石的吸附量不及初次使用的样品.  相似文献   

15.
制备和表征了胺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树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丰富的微孔和碱性极性基团等优点.比较研究了树脂对水体系中两类芳香酚(苯酚和邻硝基苯酚)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呈现放热特征,树脂对疏水性更强的邻硝基苯酚具有更优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数据均可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结果表明树脂对两类芳香酚的吸附均为优惠吸附,且呈现出物理吸附为主,弱化学吸附为辅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有机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微污染水中苯酚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凹凸棒土对微污染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及其再生后吸附效果.结果表明:PDMDAAC改性凹凸棒土对微污染水中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pH=6~8、苯酚浓度为10 mg/L、投加量为40 g/L、吸附时间40 min的条件下,吸附去除率达89%;改性后的凹凸棒土可用碱进行再生,再生后对苯酚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改性凹凸棒土的静态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7.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mazol Black B on anoxic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The parameters, such as initial pH, sulphate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affecting the dye adsorption were studied. The adsorption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three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s,namely Langmuir, Freudlich, and linear part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sorption of Remazol Black B on the sterilized sludge reached equilibrium in 4 h. It also indicated that pH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anoxic sludge adsorption behavior.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noxic sludg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H value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yes occurred at pH = 3. The adsorptive capacitie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increase of sulphate concentr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of Remazol Black B on anoxic sludge could be well fitted by Freundlich model.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以苯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在乙腈溶剂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方法合成了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的pH,吸附时间及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发现溶液的pH为7.0时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酚的吸附量最大;吸附在20min左右达到平衡;随着溶浓度的增大,吸附量也随之增大,最后达到吸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可将其用于对苯酚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