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近代云南铁路网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观察近代云南铁路网规划,可以帮助理解云南的地缘战略地位和近代云南独特的地缘政治形态。回顾近代滇人对滇蜀、滇桂、滇缅、个碧石、石佛等铁路的倡议、规划、设计、建设的历史,对今天云南省构建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我认同受特定的空间-地缘结构、历史-文化结构和国家-社会结构影响。空间-地缘结构培育了特殊的人地关系,对自我认同的产生起基础性的作用。历史-文化结构造就了独特的社会组织形态、民族文化价值以及传统生活习俗等自我认同的主体性因素。国家-社会结构形成了人口较少民族自我认同的外在因素。三大结构性因素相互作用,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我认同呈现出减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清末桂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形态包括地缘政治环境、行为、心理、思想和格局等若干方面。中法战争是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变迁的转折点,英法两国的地缘政治角逐是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1884年的中法战争起;桂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就处于上升趋势,桂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近代化发展加速,1907年南宁被迫自开为商埠,广西的地缘政治中心随之转到南宁,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法国将主要注意力转向云南,广西边疆安全形势趋缓,桂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骤降,导致以龙州为中心的桂西南地区近代化进程中断。  相似文献   

4.
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提倡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保护民族文化关键是要做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精神缺失,发展不平衡,缺少科学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因此,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必然,力求寻找科学、有效、可行的办法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该区域宗教渗透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呈现出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宗教渗透对跨境民族的国家政治认同等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云南边疆社会的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成为了云南边疆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中最敏感、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抵御宗教渗透不仅要完善政府宗教管理能力、改善经济条件等,更要调动作为文化主体者的跨境民族自身的"文化自觉",以主动抵御宗教渗透。只有如此才是最有效的抵御宗教渗透举措,才最终有利于和谐边疆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最具文化多样性的云南,在“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中,3年里,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的文艺全面丰收与繁荣,被国内文艺界和舆论界称之为“云南现象”与“云南模式”。本文着力从文化发展独特性和超前性的立论高度,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成为文化发达区的现实,努力解读、阐释“现象”、“模式”所产生的理性必然。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怒江州最北端的贡山县及与之相邻的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怒族与藏族杂居区。古代怒族与藏族在怒江流域迁徙,民族之间交往频繁。近代,在不同时期国家政权与地方权力交织的背景下,文献记载反映了怒江流域怒族与藏族关系的主要特征是藏族统治阶级对怒藏杂居区的统治,而隐藏在政治关系背后的是普通民众之间交往互动的逐渐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政策的实施消除了怒藏民族之间历史上的不平等,形成了民族关系融合、多元文化共存共享局面。  相似文献   

8.
作为后来者,近代湖南教育转型演进无法遵循教育内在的发展逻辑与连续性,而表现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步性,除了整个国家教育近代化进程中被动性、非计划性、局部性、新旧杂陈和不平衡性等特点之外,由于特殊的地缘位置,以及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关于体育与宗教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任何民族的一切活动均摆脱不了历史文化的影响。作为最古老、最深层的历史文化形态——宗教,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今都给各民族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既有从远古遗存下来的原始宗教,又有从近代西方传入的人为宗教,有些民族对宗教  相似文献   

10.
正中亚地区是我国西部的重要近邻,是欧亚大陆板块的腹地,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缘位置,地区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各民族国家进程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得益于地缘环境的封闭性,中亚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保留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并影响着生成于此的地缘政治特征。同时,处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位置,又让中亚各民族不断受到外来强权中心和强势文  相似文献   

11.
壮族文化属于传统农耕文明形态,但也有变异形态,其核心文化有稻作文化、"麽"文化、政治文化、生态文化。具有自然生态性、社会和谐性、个人和谐性、相对封闭性等特征,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因子、生态发展的观念,因而有其现代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云南苗族的踩花山已有悠久的历史。踩花山的起源有“战争说”、“求子说”等说法。踩花山既体现了苗族同胞对祖先的缅怀,也反映了苗族同胞对生殖繁衍的追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踩花山已从最初的祭奠祖先或男女交游演变为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共同欢乐的节日。  相似文献   

13.
从民族地理学的角度,通过对大量的民族语地名(用民族语命名的地名)材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任何一种民族语地名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地理基础和文化背景,都客观上内隐或外显与民族的生态环境分布、地缘分布、跨境分布相关的大量的文化的信息,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某一特定区域内民族的聚居、杂居与散居程度,历史地折射出区域内的民族构成和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论持续发展:地理学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 1 998年底正式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 999年又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给西部旅游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政策机遇。发展旅游业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是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社会、经济等方面出现繁荣景象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生态及人文环境 ,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章认为 ,西部地区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在充分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确保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侗族文化具有女性思维偏向 ,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中形成的 ,体现在侗族的“月亮文化”、“补拉文化”、“前喻文化”中。  相似文献   

17.
发挥新疆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欧亚大陆腹部旅游胜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幅员辽阔、汇聚了欧亚大陆多样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各种民族文化风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新疆的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文章认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主线.努力发展快速交通、提高景点旅游基础设施档次,充分发挥多民族旅游资源优势,借助新疆地域特色开辟更多旅游品牌项目,尽快把新疆建成世界知名的欧亚大陆腹部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凉山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结合没有发挥最好的效益,彝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彝族体育旅游业规模小,影响力不大、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产业来抓,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还处于从属地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充分运用“彝族火把节”这一民族文化品牌,把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的融合到旅游活动中,体现出原滋原味的本土生态特色,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苗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产品中的植入主要以图案元素为主,随着苗族风情与现代工艺产品之间融合性的加深,对传统图案元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在当前工艺产品的设计中就更加重要。文章以陶艺产品为立足点,对文山苗族传统图案融入陶艺产品,尤其是在茶具设计中传统图案的凸显等方面进行重点解析,以此作为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产品相结合并取得未来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体育和地理都将空间、空间内人与物运动及相互作用的方式作为关注点,体育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成为体育和地理间联系的纽带,以地理为视角,研究体育文化也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采用文献法、交叉研究法,对影响体育文化形成和传播的地理学因素,体育文化发展中的地理学特性以及地理学特性对体育文化形成与传播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解析得出,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空间扩散、空间组织等地理学特性,并受纬度、地形、城市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