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种蒲公英的核型与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管花蒲公英(Neo-Taraxacum siphonanthum)、异苞蒲公英(Taraxacum heterolepis)及狭戟片蒲公英(T.asiaticum var.lonchophyllum)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管花蒲公英的染色体数为2n=32,其核型公式为K(2n)=4 x=32m(4SAT);异苞蒲公英的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3x=24=21m+3sm;狭戟片蒲公英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3 x=24=24m.同时分析了染色体特征的演变规律,揭示了蒲公英属3个种的相对进化程度,支持将管花蒲公英另立为一属的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2.
毛百合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产于黑龙江省的帽儿山和吉林省的长白山的毛百合进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帽儿山和长白山毛百合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长白山的核型为2B型,帽儿山的核型为3B型,核型公式为:长白山的为2n=2x=24=2m 10sm 1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2.08%,帽儿山的为2n=2x=24=2m 10sm (2SAT) 6st 6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8.54%,通过比较发现二者的核型差异甚大,结构变异明显,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次缢痕数目及分布.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聪莉 《聊城师院学报》1998,11(1):79-81,85
报道了何首乌的核型公式,K(2n)=22=14m 2m(SAT) 6sm,属于“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2L 8M2 12M1,同时还计算了何首乌染色体体积,关于核型和染色体体积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棕背(鼠平)的核型结果表明:棕背(鼠平)的染色体数2n=56,NF=27,由27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可分为4组:A组包括第1~11对染色体;B组包括第12~17对染色体;C组包括第18~26对染色体;D组包括第27对1对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XY.这个亚种常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王艳  闫丽梅 《高师理科学刊》1998,18(4):51-52,55
报道了北山莴苣(LactucasibiricaBenth)的核型公式k(2n)=2x=18=4m+12sm(2SAT)十2st,核型为“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00%,其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2L+8M2+6M1+2S,染色体总长度为47.87μm。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大叶龙胆(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的核型公式为K(2n)=2X=26=2M+2m+2sm,核型为“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73%,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2L+12M_2+10M_1+2S,染色体总长度为28.34μm  相似文献   

7.
对木锉芦荟和开普芦荟植物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观察分析.2种芦荟染色体数目均是2n=14,其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k(2n)=2x=14=6 st 8 sm、k(2n)=2x=14=10 st 4 sm,根据核型研究,可以确定百合科木锉芦荟和开普芦荟的染色体基数为x=7.另外,对木锉芦荟和开普芦荟的花粉形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短瓣金莲花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镜检观察短瓣金莲花(Trolliustedebourii)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16=2m +12sm +2st,核型为“3A”型 ,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8.74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8M2+8M1,染色体总长度为41.3μm.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南粗榧种群核型及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核型分析和巢式方差等级分析等技术对分布于海南的海南粗榧5个种群染色体水平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坝王岭种群、尖峰岭种群、卡法岭种群、黎母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4=16m+6msm+2sm(2SAT)、2n=2x=24=16m+6msm+2sm(2SAT)、2n=2x=24=18m+4msm+2sm(2SAT)、2n=2x+24=20m+2msm+2sm(2SAT)和2n=2x=24=18m+4msm+2sm;2)相对长度变异最高的为第5对染色体(90.35%),最低的为第10对染色体(24.54%);臂比变异最高的为第4对染色体(86.54%),变异最低的为第12对染色体(40.228%);3)虽然海南粗榧不同种群核型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是其间差异不显著,都为较原始的2A型;4)无论是相对长度还是臂比,种群内的变异量总是远远超过种群间的变异量;其中坝王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间的变异其相对长度和臂比都是最高的,坝王岭和卡法岭种群、卡法岭和吊罗山种群的变异最低;5个地点海南粗榧种群间的VST值平均为10%,即在常规染色体的遗传变异中,平均只有10%的变异来自于种群间,而大部分变异(约90%)来自于种群内的个体和细胞间.这样的分化系数表明在海南粗榧种群间进行着频繁的基因交换.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了新型的钒磷酸盐(H2NCH2CH2NH2)3[V9O12(HPO4)6(PO4)2(H2O)2]·H2O,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确定了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4.324(3)A,6=10.162(2)A,c=18.367(4)A,β=95.15°,V=2673.5A^3,Z=2.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LADZ水平上对B inTem(n m=3)分子体系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体系的能量、结合能的计算分析,确定体系的基态结构均为具有C2V对称性的弯曲结构,掺杂后体系B i2Te和B iTe2的稳定性比单元分子体系B i3和Te3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令M-1记所有n×n逆M-矩阵的集合,Sk记所有实矩阵其每个kk主子矩阵都是逆M-矩阵的集合.首先证得如果A,BM-1分别是上、下Hessenberg矩阵,则对任意H1,H2S2,AoB和(AoH1)o(BoH2)都是三对角线矩阵(因而是完全非负矩阵);其次证得如果A=(Aij),B=(bij)M-1满足对任意i-j3,aji=bij=0,则对任意H1,H2S3,AoB和(AoH1)o(BoH2)都是五对角线逆M-矩阵.  相似文献   

13.
域上2×2对称矩阵空间的加法秩保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令F是一个域,n是一个正整数.Sn(F)记F上所有n×n对称矩阵的集合.若一个算子fSn(F)→Sn(F)满足对任意的A,B∈Sn(F)都有f(A+B)=f(A)+f(B),则称之为加法的;若对任意的X∈Sn(F)都有rankf(X)=rankX,则称f为Sn(F)上的秩保持.当n≥3及F为任意域时,Sn(F)上的所有加法秩保持已被作者在[4]中确定.这里,对于任意的F,S2(F)上所有的满足对每个X∈S2(F)\{xD12|x∈F\{0}}都有rankf(X)=rankX的加法算子的一般形式被确定,由此S2(F)上的所有加法秩保持被刻划.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滑动平均过程∑+∞Xk=i=-∞aiξk-i,其中:{ξi,Fi;-∞i+∞}是均值为零的非平稳双侧无穷鞅差序列,{ai;-∞i+∞}为绝对可和的实数序列.记∑==nkSnXk1,E(ξi2Fi-1)=σ2∞,a.s.,∑+∞=-∞=iaai.证明了对每一i≥1,当B∈Fi,并且P(B)0时,在适当的矩条件下,对相当广泛的实值函数-(x)及正实数v,有()νννεlim0ε1/∑n1-′(nPSnεaσn-(n)B=EN1/∞→=),其中:N是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方法,研究了莺亚科9种鸟的核型。其中巨嘴柳莺,暗绿柳莺,灰脚莺和苍眉蚯莺的核型是首次报道。从核型上来看,柳莺属在莺亚科中比较原始而蚯莺属和苇莺属则相对特化。  相似文献   

16.
梁微 《松辽学刊》2008,29(2):100-101
合成了[Zn(C7H5N2)2]n,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8.039(4)A,b=8.043(4)A,c=19.725(11)A,V=1267.7(12)A^3,Dc=1.570 g/cm^-3,Z=4,β=96.269(6)°,μ=1.927 mm-^1,R1=0.086 9,wR2=0.217 7.  相似文献   

17.
基于HCl介质和90℃加热10min的条件下,罗丹明B(Rhod.B)与四苯硼化钠(NaB(C6H6)4)作用生成的[Rhod.B]^+.[B(C6H6)4]^-离子缔合物能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Rhod.B]+.[B(C6H6)4]被H2O2氧化而发生荧光猝灭,Mo(VI)能催化H2O2氧化[Rhod.B]+.[B(C6H6)4]的反应,导致其荧光剧烈猝灭,且△F与Mo(VI)含量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催化H2O2氧化[Rhod.B]+.[B(C6H6)4]离子缔合物荧光法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本法的线性范围为4.00~400(pg/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F=67.27.+0.3243 CMo(VI)(pg/L),n=6,相关系数r=0.9981,检出限(LD)为0.92pg/L.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Mo(VI)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探讨了离子缔合物荧光法定痕量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