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黄河上游宁蒙河段4个代表性水文站1964-1988年的实测径流资料,利用滑动平均法、累积滤波器、Spearman法和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综合分析该河段区间年径流变化趋势,并通过R/S法对年径流变化趋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站点年径流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各站点年径流量未来会持续下降;针对宁蒙河段径流减少导致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短缺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来缓解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河兰州段1956~1985年、1986~2010年两个时段水文特性和泥沙特性的分析,研究了此河段的河床演变特性。结果表明:11986年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后,改变了兰州河段天然径流过程;2龙刘水库的联合调控作用拦截了大量泥沙,改变了河段的输沙过程;3黄河兰州段今后的变化趋势为:纵向冲淤平衡,横向不会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马晓兵  崔培 《科技信息》2011,(33):I0005-I0006
2008年初黄河凌汛期间内蒙古河段出现堤防溃决,引发大面积淹没灾情,灾害发生后如何快速获得决口位置、淹没范围、灾情及蓄滞洪区运用情况等信息为黄河防汛遥感监测提出了新的课题。根据这一需求,结合实际防凌工作业务,2008至2009年黄河凌汛期间,开展了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进行CCD高分辨率照片及视频快速处理技术研究.并完成了黄河宁蒙河段凌情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开发。本文简述了此系统的设计组成及关键技术,并对系统在实际防凌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形理论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黄河宁蒙河段附近地区沙漠表层沙样的粒度及其分形维数特征,发现其机械组成中以细砂、粉砂为主,粒度分形维数值与砂粒呈反相关关系,与粉粒、黏粒呈正相关关系.从腾格里沙漠沿河而下直到库布齐沙漠,4个沙区的分选系数、粒度分形维数值依次减小,并且两者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在粒度及分形维数分析结果中,0.10 mm粒径是一个重要的分界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多沙河流上水利工程对水沙运动规律的影响。根据三门峡工程的运用实践,实际资料以及以往的研究成果,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了三门峡水库对黄河冲淤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水利工程对多沙河流水运动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运用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对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春中着重分析艾山-利津河段的冲淤变化规律,作者认为小浪底水库可使黄河下游总体上保持20年不淤,50年内相对减淤率为51.6%,艾山-利津河段也有减淤效果,但相对减淤率仅为全下游平均值的57%,河床抬升速度仍然较快。  相似文献   

7.
黄河兰州市区段泥沙特性及水质预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河流中的泥沙对污染物既具有吸附作用,同时会引起河流水力学结构(流变特性)的变化,这使得含沙河流中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及转化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简单地运用清水水质模型预测含沙河流中污染物的时空变化将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对黄河兰州市区段的水沙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黄河兰州段河流水质预测模型中降解系数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泥沙的影响,并运用双边反射二维水质模型对黄河兰州段新城桥控制断面主要排污口CODCr排放对河流的水质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塔里木河水网特性与其周边环境特点及水沙特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塔里木河泥沙形成的机理。对采样于塔里木河流上、中、下段中的泥沙进行筛分试验和化学成分测试,得到塔里木河泥沙的物理化学基本特性。文章后部分对塔里木河水沙特性的由来进行了分析评说,为后续对塔里木河流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河道冲淤态强烈依赖于水沙输入,冲积河流一般都会呈现随含沙量变化冲淤转变的双临界现象.本文建议一个基于水流携沙力受河道冲淤态反馈调节的泥沙输移模型.模拟结果能够展示双临界现象.比较模型所采用的2个水沙关系经验公式[6],发现只有采用枯水期公式S=AQn才能出现双临界现象,表明这个水沙关系普适于一般的冲积河流.  相似文献   

10.
潮流河段水沙输移条件复杂,边心滩活动性强,其演变过程及机理的揭示,有助于掌握和预测边心滩演变对航道条件的影响趋势.以长江潮流界附近的福姜沙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9~2017年实测水文、泥沙、地形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①1999~2017年期间,靖江边滩经历了3个较为完整的周期性演变,对应时段为1999~2002年、2002~2010年和2010~2016年,2016年汛后开始新一轮演变;②靖江边滩的切割发生在大水年,当上游径流流量(大通站)高于50 000m~3/s尾部时大幅冲刷,高于60 000m~3/s尾部出现切割,且持续天数越长,切割沙体的体积越大;③洪季靖江边滩和双涧沙沙舌每冲刷100×10~4m~3泥沙,约44×10~4m~3淤积在福北水道设计航槽内,在洪季靖江边滩和双涧沙沙舌冲刷、径流量增加对福北水道设计航槽淤积的影响权重分别为59.3%和40.7%本研究成果,可为福北水道航道整治及疏浚维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营河是石羊河的一级支流,以出山口九条岭水文站为代表站,运用1976~2015年40年实测长系列水文资料,得出西营河水资源量较稳定,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径流量、输沙量多年变化趋势总体平稳,呈缓慢下降趋势;径流量、输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9月。西营河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径流量与输沙量一致性较好,基本同步波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黄河"82.8"洪水,运用模型试验手段研究在自然漫滩和控制漫滩条件下的黄河下游淤滩刷槽效果。通过对试验过程中实测的水位、流速、含沙量、泥沙粒径等多种水力泥沙要素及冲淤量进行分析,得出多种水力要素与主槽和滩区冲淤量的影响规律的关系式,并利用已有的实测数据对冲淤关系式进行验证。研究结论可指导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通过控制滩区来实现淤滩刷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宣州地区内红壤分布很广,本文依据宣城站的年输沙量及相应的年降雨量、年径流量等资料系列,分析了水阳江上中游红壤地区输沙特性,并且指出该地区存在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基于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高含沙洪水对下游各河段河槽淤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高含沙洪水是造成下游高村以上河段河槽淤积的主要原因,高村以下河段的汛期河槽淤积物甚至全部来自高含沙洪水.降低含沙量、增大流量和提高细沙比例至70%~80%以上均可显著减轻高含沙洪水对河槽的淤积,而这可通过调控水库排沙比来实现.进一步分析了水库排沙比与出库泥沙的含沙量与细沙比例的关系,建议小浪底水库对高含沙洪水的调控要控制其排沙比在50%.在河龙间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由于其来水很少、来沙很多,可利用该区"沙随水来"的特点使河龙间洪水就地利用,以减少黄河高含沙洪水产生几率和入黄泥沙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高含沙洪水对下游各河段河槽淤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高含沙洪水是造成下游高村以上河段河槽淤积的主要原因,高村以下河段的汛期河槽淤积物甚至全部来自高含沙 洪水.降低含沙量、增大流量和提高细沙比例至70%~80%以上可显著减轻高含沙洪水对河槽的淤积,而这可通过调控水库排沙比来实现.进一步分析了水库排沙比与出库泥沙的含沙量与细沙比例的关系,建议小浪底水库对高含沙洪水的调控要控制其排沙比在50%.在河龙问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由于其来水很少、来沙很多,可利用该区"沙随水来"的特点使河龙间洪水就地利用,以减少黄河高含沙洪水产生几率和入黄泥沙量.  相似文献   

16.
以韩江三河坝-潮州供水枢纽段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17年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河道冲淤量及强度、断面及深泓变化,基于河段区间泥沙输移平衡关系,结合河道采砂情况,确定了引起河道冲淤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①韩江三河坝-潮州供水枢纽段深泓整体为下切趋势,2002~2017年期间三河坝-高陂枢纽、高陂枢纽-东山枢纽及东山枢纽-潮州供水枢纽河段平均下切分别为1.92 m、1.15 m和5.38 m;②2002~2008年期间韩江三河坝-东山枢纽河段略有淤积,2008~2017年期间为冲刷趋势,其中三河坝-高陂枢纽河段冲刷强度减小,高陂枢纽-东山枢纽河段冲刷强度增加;③2002~2017年期间东山枢纽-潮州供水枢纽河段的河道均为冲刷趋势,且冲刷强度先减小后增大;④基于河段区间泥沙输移平衡理论,结合河道采砂量,研究认为河道采砂是引起三河坝-归湖河段河床冲刷下切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洞庭湖水沙特性和泥沙淤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近两年来,作者收集了洞庭湖湖区大量水文,泥沙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洞庭湖的水沙特性,对湖区的积量及其分布与变化趋势进行了规律性研究,并提出减轻湖泊淤积的原则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门峡建库前后44年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门峡建库前后44年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特征作了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黄河下游河道逐年淤高,原因是来水少、来沙多,超过河床输沙能力所致,下游河床只适应于平均含沙量50kg/m3左右的洪水。本研究可为下游防洪、河道整治以及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涵洞穿越河渠淹没于水下,水沙运动呈有压流状态,合理利用洞内水流自身能量,才能确保输送泥沙过洞。依据床面泥沙起动切应力相等原理及明渠水流挟沙力公式,提出了适应地下涵洞泥沙起动流速关系及输沙能力的修正公式。该公式较好地反映了地下涵洞的泥沙运动及输沙规律,为解决地下涵洞安全输沙及防止泥沙淤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