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白腐菌处理马尾松木片,在短期内对木素和DCM抽提物的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9天后,木片中总木素含量降低3%,DCM抽提物的去除率达到20%.外源无机盐用量对白腐菌降解木素能力影响不大,但对DCM抽提物影响较大,相同培养时间在试验条件下去除率最大相差2%左右.培养期间内在木片上未见有色菌丝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Co-salen配合物催化漂白纸浆机理,合成了β-O-4愈创木基型二聚体木素模型物.以木素模型物为反应底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碳-13核磁共振((13)C-NMR)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木素模型物在Co-salen催化氧化中的官能团变化和微量降解产物.根据木素模型物降解产物与结...  相似文献   

3.
木素的化学结构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借助现代分析手段,如IR、UV、NMR、ESR以及生物合成法等,使人们基本上了解了针叶木木素的化学结构概况,但是对阔叶木木素和草类木素的化学结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木素的化学结构包含有它的建筑石、功能基、侧链和联结类型,以及与之相连的其它物质。这样,便可描绘出木素的真实结构。近年来对木素化学结构的研究很多,最新成果集中反映在木素的结构模式图上。不过,现有的模式图还存在着若干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碳酸钙为致孔剂合成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交联物(β-CDP)、碳酸钙致孔β-CDP(Ca-β-CDP),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以这两种交联产物作为吸附剂对酸化后的桉木预水解液(PHL1)进行木素吸附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pH对木素吸附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β-CDP用量12%(相对于PHL1质量)、吸附时间60,min、吸附温度30,℃、吸附pH为2.0,在此条件下木素最大去除率为57.9%;Ca-β-CDP用量为14%、吸附时间60,min、吸附温度30,℃、吸附pH 2.0,在此条件下木素最大去除率为55.4%.  相似文献   

5.
以磨石磨木浆为原料,对对照浆、漆酶/介体体系改性浆的木素进行分离,制得磨木木素.采用元素分析、功能基测定、FT-IR、GPC和1HNMR等分析技术探讨了漆酶/介体体系改性对纸浆中木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浆相比,改性浆木素发生了氧化降解反应;其中木素的甲氧基、酚羟基含量降低,而羰基含量升高;对照浆和漆酶/介体体系改性磨石磨木浆木素的C9结构单元式分别为C9H8.37O2.87(OCH3)0.98和C9H7.83O3.01(OCH3)0.90.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薯粗多糖,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用正交法优化工艺.再经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对所得粗多糖进行层析纯化,得到甘薯多糖组分SPP-Ⅰ.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百分含量,HPLC法测定多糖分子质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甲基化衍生结合GC-MS分析多糖结构.结果表明甘薯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液料比40∶1,提取次数3次.甘薯多糖SPP-Ⅰ总糖百分含量分别为97. 61%,分子质量为245ku,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无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含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结合甲基化和GC-MS分析初步确定甘薯多糖SPP-Ⅰ是具有1→3、1→3→6糖苷键结构的α-葡聚糖.  相似文献   

7.
粉丹竹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的木素结构在漂白和老化过程中发生变化,使用纤维素酶酶解-弱酸水解的两步法对SCMP及其漂白浆、漂后老化浆中木素进行分离提纯,利用31P-NMR和13C-NMR波谱对木素样品中的结构及其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CMP木素样品中三种结构单元—对-羟苯基(H)、愈疮木基(G)和紫丁香基(S)的比例为G:S:H=30:42:28。在其漂白和漂白浆老化过程中,总酚羟基分别减少了30.7%和38.4%,而羧基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3.2%和55.3%,木素结构中烷基芳基醚键和α-烷基醚键发生了断裂,γ-烷基醚键则比较稳定,同时木素侧链发生断裂,形成香草醛、Ar-COOH和Ar-CH2-COOR等结构。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浆残余木素在漆酶/介体体系中的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木硫酸盐浆(EMCC浆)用漆酶/介体(N-羟基-N-乙酰苯胺)体系(LMS)进行处理。采用GPC、FTIR和2D^13C-^1H-NMR技术分析了原浆木素、LMS处理过的浆中残余木素以及E段废液中分离出来的木素,并在碱性条件下用硝基苯氧化上述木素。实验结果表明,LMS处理后桉木EMCC浆中残余木素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非缩合的木素结构单元被降解。NMR研究结果表明,LMS处理的浆中木素和E段废液木素的β-O-4和β-5结构消失,紫丁香基结构的信号大大减弱,而木素中二苯乙烯结构、二苯甲烷结构和非酚型的5-5‘结构在LMS生物处理时比较稳定,难于降解。LMS处理时木素发生α-位羟基的氧化产生α-羰基,并在其后的碱处理段被降解成小分子量的碎片。纸浆残余木素经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发生一定的苯环开环作用,使木素的羧基增加。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漆酶处理碱木素对其热塑过程中VOCs挥发量的控制作用.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仪(HS-G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木素热塑过程中VOCs挥发量进行定量分析.HS-GC检测结果表明,经漆酶处理后木素热塑过程中VOCs挥发量减少35.7%.TGA数据分析显示,热塑温度为190,℃时,漆酶处理后木素中VOCs含量比空白样少0.9%(相对于木素质量).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漆酶作用原理进行探索,结果显示,漆酶处理后碱木素反应滤液中小分子酚类物质含量减少,而碱木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表明在漆酶处理后,碱木素中的小分子酚类物质发生聚合或与木素大分子接聚,导致碱木素热塑过程中VOCs的挥发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木素的化学结构及热解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采用木聚糖酶处理与缓和酸水解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从玉米秸秆皮质部和玉米全秆中分离出木素,所得木素称为EAL木素.用定量核磁共振磷谱(31^P-NMR)分析了EAL木素的化学结构,并用热重分析法初步评价了分离木素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全秆EAL木素主要由愈疮木基单元(G-unit)和对羟苯基单元(H-unit)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玉米秸秆皮质部EAL木素主要由对羟苯基单元组成;皮质部EAL木素和全秆EAL木素的失重曲线基本相同;在800.00℃时,全秆木素未被分解的部分占12.38%,而皮质部的占21.06%.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木素在黄柳(Salix gordejecii)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制浆造纸的关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SEM-EDXA)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了黄柳纤维细胞壁的分层结构,以及木素在细胞壁各层中的分布.TEM结果表明,黄柳纤维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外层、次生壁中层及次生壁内层.CLSM图像显示木素在纤维细胞各个壁层中分布不均一,细胞角隅区木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胞间层,次生壁最低.导管中的木素浓度比纤维细胞中的高.SEM-EDXA研究表明细胞角隅区、胞间层、次生壁中层的木素浓度比为2.15∶1.32∶1.  相似文献   

12.
楤木属(Aralia)一些植物从50年代末发现具有人参样作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对云南产楤木属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进行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楤木粗粉用热乙醇-水(80:20)回流提取,得粗皂甙浸膏,继用乙醇-水-硫酸(70:25:5)水解,得油状物A、混晶部分B、水溶液部分C.B用氯仿提取,从氯仿溶部分经硅胶桂层析,得油状液Ⅰ、结晶Ⅱ、结晶Ⅲ;氯仿不溶部分经硅胶桂层析得结晶Ⅳ、结晶Ⅳ经熔点,薄层层析、质谱、红外光谱测定,与标准品齐敦果酸对照基本一致,鉴定为齐敦果酸、结晶Ⅱ、结晶Ⅲ基本骨架为齐敦果烯类型,结构待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催化乙醇法对蔗渣原料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预处理样品进行分析,然后进行酶解.结果表明:蔗渣原料经乙醇预处理后,有大量木质素溶出和半纤维素水解;预处理样品的相对结晶度提高了32.97%;蔗渣纤维表面碎化,细小纤维暴露出来,极大地提高了酶解效率;当温度为195℃、乙醇体积分数为40%、保温时间为30min时,蔗渣原料木素去除率为57.97%,此时100g蔗渣原料经此预处理所得预处理液中的木糖量为8.59g,占原料中总木糖的35.16%,预处理样经酶解,所得酶解液中葡萄糖含量为40.29g,占原料中总葡萄糖的92.15%;初步实现了蔗渣原料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逐步分离,同时得到大量乙醇木素;最优酶用量为10FPU/g(以每克固体浆料计),固液比为1∶40(g/mL).  相似文献   

14.
邻、对甲酚与对二甲苯固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结晶提纯邻甲酚和对甲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甲酚和对甲酚分别与对二甲苯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低共熔组成和温度为:邻甲酚 (x) 对二甲苯 (1 -x),x=0.420 5,T=271.82K;对甲酚(x) 对二甲苯(1-x),x=0.459 8,T=272.52K.采用Ott方程对固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温度标准偏差不大于 0. 8K;根据固液平衡热力学基本关系,应用UNIFAC基团贡献法计算溶液活度系数,所得固液平衡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接近,说明UNIFAC法对以上体系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探索与使用制浆废液作为铸造业的粘合剂,以图开辟利用制浆废液,减轻其对环境污染的新途径。选用了酸性亚硫酸盐荻苇浆蒸煮废液的浓缩液(红液)和从中分离出的木素作为粘合剂,代替膨润土和合脂油,测定所得芯砂的性能指标。实验表明,分离木素代替膨润土、以分离木素和红液代替合脂油,作为芯砂的粘合剂,可以达到指标要求。还探索了适宜的烘干温度、时间和配比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微波辐照法从红车轴草中提取、纯化制备染料木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红车轴草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利用微波辐射,回流、水解提取染料木素。结果:在微波功率26-35W的条件下,红车轴草粉末(60目),液料比V/W(5:1),回流提取时间(30min×2),收率0.30%,含量72.5%。结论:微波辐照法提取染料木素,方法简便、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乙醇-无机盐双水相技术,研究了从国产新楝果核中提取印楝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无机盐的质量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印楝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交提取、双水相体系纯化印楝素的最佳条件是:无机盐浓度为0.62g/mL,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10(g∶mL),此时印楝素的提取率为1.23%.  相似文献   

18.
以华南湿地松为原料制备卡伯值为16-32的常规硫酸盐浆和深化脱木素的改良硫酸盐(EMCC)浆,从木材和纸浆中分离木素,利用^13C-NMR和^31P-NMR技术表征木素样品的结构,研究制浆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木材和纸浆中分离出来的木素结构是不同的;制浆方法影响纸浆残余木素的结构特征,包括脂肪羟基、酚羟基和羧基含量,β-O-4结构和缩合结构含量,对常规硫酸盐浆和改良硫酸盐浆,卡伯值较低的纸浆残余木素脂肪羟基和β-O-4结构含量较低,酚羟基、羧基和缩合结构含量较高,当卡伯值相同时,EMCC木素的脂肪羟基和酚羟基含量较低,β-O-4结构和羧基含量较高,综合结构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杜仲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取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实验进行分析,比较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醇沉处理的乙醇体积分数对杜仲叶粗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测定杜仲叶多糖中的化学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形态、圆二色谱仪测定三股螺旋结构对杜仲叶多糖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杜仲叶多糖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提取温度为100℃时,杜仲叶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m L∶g)20∶1、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醇沉处理的乙醇体积分数60%,此时杜仲叶粗多糖的得率为(4.79±0.26)%.纯化后杜仲叶多糖的总糖含量为(89.12±0.92)%,蛋白质含量为(2.03±0.16)%,糖醛酸含量为(9.45±0.35)%,其结构为光滑、卷曲的网状结构,表明该多糖是一种不含有三股螺旋结构、纯度较高的酸性多糖.杜仲叶多糖在200℃以下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用硫酸法提取农作物废弃物稻草中的木质素,采用质量分数72%的硫酸,以15(mg)∶1(L)的液固单位比,室温下反应2 h,得到产率9.23%的木质素.利用扫描电镜(SEM)、综合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氢核磁共振波谱(1H-NMR)分析手段表征木质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结果表明:木质素呈表面粗糙且有大量孔隙的不规则块状结构,在175~700 ℃内发生热解,分子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羟基、羰基和醚键等活性官能团,属于对羟基苯基-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型木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