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埋地管道的腐蚀防护工程对处于长期不间断运行状态的多段线长距离管道至关重要,以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CCP,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为主的腐蚀防护方案在埋地管道工程中的应用广泛,能有效抑制金属构件在土壤中的腐蚀削弱。针对ICCP在埋地管道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主要涉及金属腐蚀原理及管道防腐蚀基本方法、腐蚀检测过程分析、管道锈蚀后的再保护、外加电流法在管道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局限性分析、保障管道防护工程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针对措施,并对ICCP的管道工程应用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工程装备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腐蚀失效形式,详细分析了其大气腐蚀、水介质腐蚀、土壤腐蚀等腐蚀形式产生的原因、腐蚀机理及行为,并从工程装备的选材和结构设计、电化学保护、施加高效防腐涂层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相应的防腐技术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装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有机涂层是海洋腐蚀环境下钢铁材料保护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涂层体系的正确设计,使其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屏蔽性,以及相关组分间良好的协同性等,是有机涂层获得优良防护性能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5.
当地球经历灭绝危机时,大量的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会绝迹,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之多的物种相继死亡,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科学家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可能在古代灭绝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有碳酸钙外壳的海洋生物,更是首当其冲,难以在酸性条件下生存。 相似文献
6.
7.
贾春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0,(12):39-39
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港口、大坝、公路、桥梁、市政等现代化工程建设中。然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受到各种环境条件,如大气、水等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侵蚀作用,即使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正确,其在服役期间也往往发生劣化、未达到预期寿命而被破坏。本文针对海港工程中铜筋混凝土腐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的防腐蚀工作对直升机的日常飞行安全、使用和维护非常重要。本文对直升机腐蚀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对直升机的防腐蚀处理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和补救性措施,期望对直升机的维护产生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惯性导航系统(INS)的导航误差随着时间积累发散,要想使其完全自主导航,必须加以其它的导航方法进行辅助,如地磁匹配辅助导航等.导航算法是地磁匹配辅助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基于地磁场的最近等值线迭代算法(ICCP),实现测量值与背景场数据的最优匹配,从而获得位置信息.在吉林松花湖水面,利用高精度的铯光泵磁力仪搭载于水下机器人(ROV)进行实际水域测量,绘制出高精度的局域地磁图.基于该地磁图,通过ROV在水面上航行时的实时地磁值、航向和航速等数据,利用ICCP算法进行地磁匹配.匹配结果与GPS实测数据对比,取得理想的补偿效果.实验表明,基于ICCP的地磁匹配辅助导航能够有效修正惯导所产生的累积误差. 相似文献
10.
11.
12.
阐述了低温腐蚀的危害性,低温腐蚀的机理低温腐蚀的影响因素,以及露点的计算和腐蚀规律,并且提出了防止发生和减少低温腐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探讨输油管道的腐蚀形式按其腐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壁腐蚀和外壁腐蚀两种情况。通过对输油管道的腐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腐蚀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地防护措施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和所输油品质量,减少泄露造成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宋磊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70-74
惯性导航技术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导航技术,为了解决惯性导航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不断增加的问题,采取地磁导航的方式来修正惯性导航的误差。研究地磁信息的熵算法和ICCP算法,利用熵算法具有剔除离散点、野值点,并且抗基准误差能力强和ICCP算法具有匹配精度较高,匹配结果较稳定的优点,提出一种将熵算法和改进的ICCP算法融合的新算法,以实现粗精结合多级匹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取得了很好的匹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惯导误差,抑制惯性导航定位误差的发散,提高整个导航的精度,实现惯性导航长时间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目的通过设计海洋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紫铜在Na Cl沉积、温度、相对湿度和紫外光照等因素协同作用下的腐蚀机制.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分析样品Na Cl沉积、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85%条件下紫铜的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结构特征;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紫铜经不同波长紫外光照射后自腐蚀电位和电流密度的变化,进而来分析紫外光照对紫铜腐蚀的影响机制.结果腐蚀产物主要有Cu(OH)Cl和Cu_2(OH)_3Cl;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产物种类不变,只是数量不断增多,样品表面出现孔洞和微裂纹,为腐蚀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更多的通道,在这些表面缺陷上方产生新的产物;经波长为185 nm的紫外线辐照后样品的自腐蚀电位最高,电流密度最小;波长为254 nm的紫外线辐照后的样品自腐蚀电位最低,电流密度最大.紫铜经波长为185 nm紫外线辐照产生的腐蚀产物最致密.结论笔者成功模拟了紫铜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得出三种波长紫外线对紫铜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不同环境下紫铜的腐蚀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