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逻辑学界人们总是认为,如果要检验一个三段论的式是否有效,既可以使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又可以使用三段论各格的特殊规则。也就是说,三段论各格的特殊规则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一样可以当作推理的规则使用。按理说,既然如此,检验的结果应是一样的,或都是有效式,或都是无效式。但我们却从中了现了一个问题,即有时运用三段论各格的规则和运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去检验一个三段论式,某结果却是完全相反。如果用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去检验,小前提肯定,大前提全称,发现这是一个有效式。反之,再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去检验…  相似文献   

2.
三段论也叫直言三段论,它是由包含一个共同项的两个直言命题作前提,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结论的演绎推理.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并且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大项(P)、中项(M)和小项(S).在思维中,这三部分及三个不同的词项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其排列顺序必须前提在前,结论在后,大前提在前,小前提在后.三段论能否推出必然结论,决定于它是否符合三段论的规则,符合规则而能推出必然结论的三段论形式称为有效式,否则就是无效的.三段论共有24个有效式,这就是第一格的AAA、EAE、AII、EIO、AAI、EAO式;第二格的AEE、EAE、AOO、EIO、AEO、EAO式;第三格的AAI、EAO、AII、EIO、IAI、OAO式;第四格的AAI、AEE、EAO、EIO、IAI、AEO式.这24个有效式以外的三段论(如果也称为三段论的话)都是无效式或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本文不打算讨论三段论规则及其有效性,只就三段论的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式,其中包括非标准形式作点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
关于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我国出版的逻辑书一般都讲以下七条: 规则1 一个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规则2 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 规则3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规则4 从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规则5 如果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4.
王左立先生的基本观点是:无"是"即无三段论。但其观点远离事实,若按他的说法包括亚里士多德的无"是"的三段论与严复的无"是"的逻辑翻译而言,也是一个逻辑神话。王先生的症结是执迷于来自张东荪的语言主义逻辑观,把逻辑当语言规则,把逻辑的载体当本体;背弃了现代逻辑对三段论的正确解释。正确的解释是:三段论是类逻辑,类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规律才是三段论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在法律的发展史上,司法三段论经历了产生——形成——兴盛——衰落的曲折的过程,在形式主义法学时期受到了空前的礼遇;其后又遭遇了自由法运动和现实主义法运动的无情批判。作为一种法的适用的形式,司法三段论本身并没有错误,错误的是形式主义法学时期法学家们对它所寄予的不合理的期待。在法治的理念之下,必须继续保持对司法三段论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6.
三段论是一种常用而古老的推理。早在二千三百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创立了这种推理理论,而且当时一提出来就相当完备,以致今天没有多大的增补。黑格尔对此有所评价:“亚里士多德是考察并描述三段论的各种形式和所谓格的主观意义的第一人。他做得那样严密和正确,以致从来没有人在本质上对他的研究成果有所增加。”(黑格尔:《小逻辑》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364页)的确,对由三个直言  相似文献   

7.
在判别分析中,使用最小错误概率Bayes准则可能导致一个不切实际的判别规则,这个规则总是(或几乎总是)不把个体指定为某个先验概率小的母体,但这个母体可能是我们要识别的重要对象。本文给出一个新准则。在判别分析中,当母体中有一个是重要的,但具有小的先验概率时,利用这个新准则会得到一个合理的判别规则。  相似文献   

8.
传统三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在概念、内容、命题的表述以及规则的作用等方面都有区别,传统三段论发展了亚氏三段论的部分理论。  相似文献   

9.
定义了一个新的、特殊的形式背景--条件(α)所确定的形式背景,并且揭示出了这个特殊的形式背景的一些基本的性质:这个特殊形式背景的形式概念的稠密性,它的子背景的概念格与其自身的概念格间的序嵌入映射,以及这个特殊形式背景的箭头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Routh有限概念格的规则发现方法(RRLIRD),以揭示数据集中的蕴涵规则。首先引入有限概念格的简化表示形式,由用户选择数据集中感兴趣属性集创建概念格结构,提高用户的交互性和挖掘的效率;然后运用有限概念格与Rough集理论相结合形成Rough有限概念格,蕴涵规则则由其特有的上、下近似运算得到,不需计算繁琐的频繁项目集。算法运用大型超市的交易流水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执行时间比经典的Apriori算法大大降低。该算法也适用于证券行情分析和农业数据库的病虫害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规则获取是三支概念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属性导出三支概念格间的细于关系,定义了三支弱协调的决策形式背景,并给出了基于属性导出三支概念格三支弱协调决策形式背景的规则获取方法。然后,研究了三支规则与二支规则之间的关系。最后,定义了属性导出三支概念的弱闭标记,并利用弱闭标记给出了三支弱协调决策形式背景的规则获取方法,剔除了冗余规则从而简化规则。  相似文献   

12.
在形式概念分析中,规则挖掘是构造概念格的目的之一.分布式构格首先是构造部分格,然后合并部分格得到完整格从而加快构格的效率.提出了一种规则合并方法,先在部分格上得到部分规则,然后有部分规则直接合并得到最终规则.结果表明此算法在挖掘规则是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V.K.Rohatgi一文中关于从(0,0)到(m,n)的带对角步和其它限制的格路的三个计数公式是错误的,并给出了正确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概念格是数据分析与知识提取的一种有效工具,具有精确性和完备性等特点.目前,基于概念格的分类规则提取算法很多,但在提取到规则的数量上和规则的形式上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基于概念格的分类规则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改进内涵缩减的增量式计算方法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内涵缩减的确定的分类规则和近似的分类规则的提取方法,通过有效限制计算内涵缩减的节点的范围降低了内涵缩减的计算规模,利用分类规则基,降低了需要计算的分类规则的数量,提高了分类规则的提取效率.为验证本研究提出分类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用C++实现了上述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三支形式概念分析作为形式概念分析的推广,从正信息和负信息角度对概念进行了更精细和更完整的描述.针对决策形式背景,从三支决策思想的视角研究对象导出三支面向对象概念格(OEO-概念格,Object-induced three-way object-oriented)和属性导出三支面向属性概念格(AEP-概念格,Attribute-induced three-way property-oriented)的规则提取问题.首先,借助三支算子给出OEO-协调以及对象导出面向对象三支决策规则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其规则与面向对象概念格的决策规则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决策形式背景在OEO-协调和面向对象协调的前提下,两者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其次,对偶地,提出AEP-协调和属性导出面向属性三支决策规则的定义,并讨论其与面向属性概念格的决策规则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刻画其与属性导出三支决策规则之间的联系.最后,结合实例详细解释所提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文[1]中给出了判别曲线上点是否为拐点的两个充分条件。然而两个定理的证明却是错误的。本文通过具体的反例阐述了其证明错误的原因,并且同时否定了其中的一个定理的推论,进而给出另外一定理的正确证明。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含有决策信息的决策形式背景,提出了决策概念格模型,并定义决策概念格中的决策规则及规则的置信度和支持度,用户可根据实际的需求,从规则中提取满足最低置信度及支持度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
形式概念分析是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的有效工具,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决策形式背景是形式概念分析中的重要关系数据库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规则提取的知识发现。本文借助于Wille概念格和面向对象概念格对决策形式背景的规则提取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了规则提取算法,并通过高校就业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造成的语际语言错误和学生不能正确掌握和运用目标语而导致的语内语言错误。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分析语际语言错误和语内语言错误两类错误类型的主要成因以及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造成的干扰。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任务的不同和学习阶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学生的错误,从而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正确掌握和运用,并且在不断出错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卡尔达诺关于方程变换的一条错误法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复原卡尔达诺关于方程变换的一条错误法则,即<大术>第7章的法则7.13的构造过程.方法 依据古证复原的原则,利用数理分析的方法.结果 指出卡尔达诺的错误在于忽略了一个隐含条件,其原因在于他并没有把该法则的构造进行到底,并且没有对例子进行验证.结论 揭示了卡尔达诺构造法则7.13的数学思想在于,先从法则的结论出发,通过分析得到法则的假设条件,然后再以综合的方式表述法则.最后,给出了该法则的正确形式及其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