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播娘蒿对小麦早期生长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麦田杂草播娘蒿对小麦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播娘蒿种子淋洗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初期生长主要表现抑制效应,但淋洗物中的个别成分又有促进效果。证明了播娘蒿与小麦之间有生化他感作用存在,认为生化他感作用是播娘蒿作为麦田杂草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另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70%彪虎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山东省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种群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杂草种类较多,其中雀麦、节节麦对小麦的危害尤为突出,已成为麦田的主要杂草,常年危害严重度平均达20-30%,严重地块达到50-60%,常用化学除草剂对其防除效果也不明显。为此引进了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新型除草剂--70%彪虎WG进行药效试验。70%彪虎WG是一种新型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超高效选择性除草剂,有效成分为:磺酰胺羰基三唑啉酮。其独创的有效成分可被杂草的根和茎叶吸收,通过抑制杂草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破坏其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而发挥杀草活性。结果表明,70%彪虎WG是一种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非常理想的药剂,并且对鲁麦23号等冬小麦非常安全;并且该药剂对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山东省内建议用药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推广用药量为2-3g/亩。  相似文献   

3.
我州属于高原麦田一熟区,常年(青稞,小麦)播怖40万 左右,草害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产量,而且耗费大量除草和收获用工,为此,州农州所虽在八十年代就积极试验,大力推广麦畏和2.4-滴丁酯等化学除草剂,常年推广面积最高达9万亩,累计推广面积52万亩,收到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但鉴于一熟麦田生态区的自然条件复杂,草谱和优势草种又繁多,长期使用上述的一药剂在优势杂草种群的变化与区其防效 显著下降,为了寻找新的低毒高效广谱除草剂,州农科所92的在所内进行川金2号除草剂的生产对比试验,在多年小区重复试验与大田对比试验中,总结出了可能广运用于大田生产的最佳施药期与最佳药剂量。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常年大小麦种植面积为80000hm2左右。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免耕等轻型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加上化学除草剂的大规模使用,使得杭州市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危害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根据1987-1988年与1997-1999年两次麦田杂草调查数据资料,对杭州市麦田杂草群落结构、优势种杂草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1优势种群的变化1988年,麦田杂草共有21科66种,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看麦娘、早熟禾、繁缕、雀舌草、菵草、通泉草、猪殃殃和一年蓬,其中绝大多数地区以看麦娘、早熟禾为主形成群体,部分地区以菵草或通泉草为主形成群…  相似文献   

5.
淮北麦区是安徽省的主要麦区,面积146.7公顷,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70%左右.统计分析表明,淮北麦区共有天敌41种,其中捕食性天敌32种,寄生性天敌9种.在各种麦田天敌中,以瓢虫类发生量最大,其中七星瓢虫占60.6%,龟纹瓢虫占20.0%,异色瓢虫占5.6%,草蛉类、蜘蛛类和食蚜蝇类分别占2.0%、1.9%和0.5%,其它天敌占8.4%.通过分析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上对麦田主要害虫麦蚜的追随关系可以看出,七星瓢虫是麦田的主要优势天敌,龟纹瓢虫和寄生性天敌蚜茧蜂是次要优势天敌,异色瓢虫、食蚜蝇和草蛉等是麦田的非优势天敌.一般年份,淮北地区麦田天敌在整个小麦生育期内只有一个发生高峰,出现在5月上旬,滞后麦蚜高峰5天,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天敌的发生盛期.对于淮北地区麦田天敌的利用,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麦田杂草一直是制约建德市小麦单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年菵草的迅速漫延对小麦危害性更大。为探索异丙隆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异丙隆等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的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田设在市农科所内,前作单季稻,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小麦品种为九高棉,免耕板播。1.2供试药剂:25%异丙隆WP(江苏吴县农科所实验农药厂)、6.9%骠马SC(德国艾格福公司)、75%巨星(美国杜邦公司)、10%甲磺隆WP(江苏常州农药厂)。1.3试验处理:每设666.7m2用25%异丙隆200g、25…  相似文献   

7.
播娘蒿引种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在成都地区引种栽培播娘蒿,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栽培密度对播娘蒿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步选育出了3个新品系。试验结果表明:播娘蒿在成都地区适宜的播期是10月上、中旬,适宜的栽培密度为180000株/hm^2左右。选育出的A-1和B-1品系的产量均较原始群体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草害是影响春花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子,因此开展冬种化学除草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措施。90年代前,危害杭州市麦田、油菜田的恶性杂草主要是看麦娘、早熟禾、雀舌草、牛繁缕。进入90年代后,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栽培技术的革新及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草相变化较大,主要杂草有菵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碎米荠、牛繁缕、猪殃殃等,尤其是菵草、棒头草、日本看麦娘已成为杭州市冬种主要恶性杂草。针对本市麦田、油菜田的草相及其变化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化学除草技术。1大小麦田化学除草技术1.1免耕麦田播前除草在水稻收割后麦子播…  相似文献   

9.
2005、2006年4~5月份,对开封和封丘地区的小麦-玉米和小麦-水稻两种种植制度条件下冬小麦麦田杂草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植制度麦田杂草种群相似性系数分别是0.65和0.51.二者相比较,小麦-玉米种植制田间杂草优势集中度较低,生物多样性较高,表现为物种丰度高15%~24%,生物多样性高11%~37%,均匀度与种植制度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秋种,各地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狠抓深耕深松、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全区小麦适期播种面积扩大,播种质量较高,苗情总体较好,但从考察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一是部分未足墒和抢墒播种麦田,播后浇"蒙头水"地块,小麦出苗不齐,缺苗断垄苹重。二是部分地块播量偏大,播期偏早,有旺长趋势。三是部分造墒较晚地块,小麦播期偏晚,晚茬麦面积扩大。四是有些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杂草较多,  相似文献   

11.
用11种常见杂草的水浸液处理青藏高原主要杂草箭叶橐吾(Ligularia sagitta).结果表明,11种供体植物水浸液对箭叶橐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低浓度时较弱,高浓度时较强.高浓度的水浸液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幼苗根长、苗高、总鲜重,其中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和幼苗根长较敏感.不同供体植物对箭叶橐吾化感抑制程度不同,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细叶亚菊(Ajania tenuiyolia)和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综合化感效应指数M〈-0.50),这6种植物有望开发天然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
通过 3年的盆栽、田间小区及示范试验表明 ,用壳聚糖复合型和生物型种衣剂分别处理小麦种子 ,均可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壳聚糖复合型和生物型种衣剂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9.6%和 9.4 %。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5.0 g/L)的1年生、2年生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即低浓度时促进种子萌发,随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增强,浓度为5 g/L时抑制作用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高浓度时对幼苗鲜重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鲜重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且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潜力小于丹参。该研究比较了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效应,可为优化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沈阳地区常见草坪杂草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 2年时间对沈阳地区的草坪杂草进行的调查统计鉴定 ,确定了沈阳地区草坪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 .结果表明 ,常见杂草有 2 4个科 ,4 8种 ,其中蒙古蒲公英 (Taraxacummon golicum)、苦菜 (Ixerisdenticulata)、蓄 (Polygonumaviculare)、刺儿菜 (Cephalonoplossegetum)、车前 (Plantagoasiatlca)、荠菜 (Capsellabursa pastoris)、小蓬草 (Erigoroncanadensis)、附地菜(Trigontispeduncularis)、风花菜 (Rorippaislandica)最为常见 .春季 (4~ 5月份 )是草坪杂草高发季节 ,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杂草都有 ,杂草种类多 ,数量大 ,危害严重 .立秋以后以二年生或多年生杂草为主 .并对草坪杂草的综合防除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浸种对小麦、玉米、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提取物可提高小麦、大豆和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促进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其中作用最明显的为500倍提取物的稀释液.在萌发期,500倍稀释液浸种液处理:提高小麦和玉米幼苗的淀粉酶和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大豆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而高浓度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稀释液处理则降低小麦和玉米幼苗的淀粉酶和叶绿素的含量,也使大豆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小金发藓(Pogonatum aloides)和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配子体的水提液培养玉米和小麦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g/L的小金发藓提取液对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他浓度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仙鹤藓提取液对玉米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小麦种子除15 g/L时具有抑制作用,其他浓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小金发藓和仙鹤藓提取液对玉米和小麦幼苗各生长指标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小金发藓提取液能有效地促进玉米与小麦不定根数的增加,但却抑制了主根根长的增长,且浓度越低其作用效果越明显.仙鹤藓浓度为5 g/L时,对玉米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而仙鹤藓浓度为15 g/L时,对小麦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水浸提法提取入侵植物大狼把草茎叶化感物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狼把草茎叶水浸液对大麦和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狼把草浸提液对大麦种子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抑制作用不明显.除50g/L浸提液外,其余处理对大麦和小麦苗高和根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浸提液对2种作物根的分化均有一定抑制性,其中,对小麦根的分化抑制作用较大.大狼把草浸提液对小麦及大麦化感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抑制作用,对大麦的抑制力大于小麦.  相似文献   

18.
以剑叶金鸡菊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光照强度(100%光强、30%光强、黑暗)和剑叶金鸡菊的凋落物及根茎浸提液3个浓度梯度(0.005、0.025、0.125g·m L-1)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剑叶金鸡菊种子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全光照条件相比,30%光照和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对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极显著影响。剑叶金鸡菊凋落物和根茎浸提液均极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种群郁闭作用、凋落物分解物和根茎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综合效应下,剑叶金鸡菊种群内种子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种内竞争减少。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了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L.) Hitchc.)和蟛蜞菊(W. chinensis (Osbeck.) Merr.)水浸提液对萝卜(Daucus carota L.)和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结果表明:随着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萝卜和菜心的种子最大发芽率逐渐降低;相同浓度下,南美蟛蜞菊水浸提液对植物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小于蟛蜞菊;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对植物幼苗的生长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趋势,其中蟛蜞菊对受试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南美蟛蜞菊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