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ErCl3对枯草杆菌所产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如温度、pH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时加入ErCl3,所产α-淀粉酶的酶活、pH和温度性质具有较大改变.实验结果说明了ErCl3作用下枯草杆菌所产α-淀粉酶的活性提高,提高率为370%.在pH值为5~7时,酶活明显增加,酶活提高率为115.61%~126.32%.酶活最适温度由40 ℃上升为50 ℃,在50~70 ℃始终保持较高酶活性,酶的耐热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卫文娴  梁兴泉 《广西科学》1997,4(4):279-281
对来自枯草杆菌的商品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力与温度pH值的关系以及α-淀粉酶对温度和化学药品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以及苯酚的耐受程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佳反应温度为90℃,反应的最佳pH值为6.0~6.2反应完成后,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在100℃以上结束反应最为有效,它可以将残余酶活力降至最低,从而抑制粘合剂在贮存过程中的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磁性载体用于酶固定化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具有磁响应性的两亲性聚乙二醇胶体粒子,并以此为载体,用吸附交联法固定化了α-淀粉酶。最适交联条件研究表明:缓冲液pH值、戊二醛浓度及加酶量都对固定化酶活力、比活有一定影响。在最适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酶的活力为34000U·g^-1干胶,蛋白载量为100mg·g^-1干胶,比活为340U·mg^-1蛋白,活性回收率为37.7%。最适反应温度比天然酶(50℃)提高30℃。最适pH比天然酶(7.0  相似文献   

4.
次声对几种生物酶的生物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次声信号发生器产生13Odb(分贝)的次声对α-淀粉酶、精氨酸酶、脂肪酶、溶菌酶、木瓜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等6种酶处理.并检测处理前后酶液的紫外光谱。通过比较,发现次声的作用会给这些酶的构象带来一定程度的变化,对α-淀粉酶、碱性磷酸酶的处理前后酶活力检测结果表明,这种酶构象变化不影响该酶的活力.初步排断。次声对生物酶构象影响的机制有别于化学变性剂。  相似文献   

5.
重组耐高温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菌所产生的重组耐高温α-淀粉酶,通过超滤浓缩、脱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化,得到电泳纯的耐高温α-淀粉酶.并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63 KD,等电点pI(室温)为5.5,最适pH为6.0~6.5,稳定pH范围为4~11.5.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90℃,95℃以上活力下降明显,100℃保温30 min仍保留22%的酶活力;金属离子Cu2 、Fe2 、Fe3 、Zn2 及金属鏊合剂EDTA和柠檬酸盐离子对酶活有显著抑制作用,Mn2 、Mg2 有微弱的抑制作用,K 、Ca2 和表面活性剂SDS有微弱的激活作用,而其他一些离子如Na 、Li 则对酶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蛋白质内源荧光和紫外吸收变化,研究了细菌α-淀粉酶在脲变性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并且与失活过程进行了比较.α-淀粉酶脲变性与失活的动力学数据表明,变性是单相过程过程,而失活是一个双相过程,快相失活的速度常数比变性速度常数至少大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纺织工业中所需求的高温退浆酶,从枯草堆、农田积肥、下水道等处土样中分离得到1株能向胞外分泌耐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并对其产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初步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C1;菌株C1在基础培养基中(pH=7,温度45℃)培养24h左右达到生长稳定期,在68h时,酶活达到最高,为185.6U/mL;此α-淀粉酶最适作用pH值为6,最适温度为70℃;酶的耐热性能较好,在70℃处理1h,仍具有81%的酶活,适合高温退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微胶囊化α-淀粉酶催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自由酶和微胶囊化酶对α-淀粉水解的催化作用。推导了α-淀粉酶渗透的动力学方程,并根据酶渗透动力学和催化反应动力学,导出了微胶囊化酶催化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和理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α-淀粉酶的微胶囊化与酶缓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包埋α-淀粉酶,研究了膜相乙基纤维素浓度、芯材与膜相体积比、明胶浓度和干燥温度对芯材包坦率及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影响。根据芯材释放动力学方程探讨了α-淀粉酶通过微胶囊壁微孔的缓释性能,测定了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10.
真菌α-淀粉酶固态发酵工艺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米曲霉ZLF13固态发酵生产真菌α-淀粉酶的培养基要求及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麸皮和适量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1号复合无机盐,保持培养基水体积分数为60%~65%,控制培养温度30~34℃,发酵周期65~70 h.中试平均酶活力1 283 U/g.通过对其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米曲霉ZLF13所产真菌α-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值为4.8~5.4;65℃以上迅速失活.  相似文献   

11.
利用低能(30keV)氮离子注入中温中性α-淀粉酶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F7658,研究对其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BF7658菌株存活率曲线是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在“马鞍型”区域对应注入剂量50×10^14-100×10^14ions/cm^2下具有较高的突变率.通过诱变筛选到一株最适作用pH为5.0,较出发菌株的最适作用pH偏低一个单位的突变株,编号TUST743.该突变株产酸性α-淀粉酶的酶活为343U/mL.该酶在DH4.5和4.0条件下的相对酶活为61%和38%,说明此突变株所产酸性α-淀粉酶对低pH有较好的耐受性.经连续传代实验,表明该菌株遗传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armis)是产生具有重要工业生产价值的耐高温α-淀粉酶(α-amylase)的优良菌株.本实验在提取地衣芽孢杆菌完整的基因组DNA序列的基础上,通过PCR方法克隆了耐高温淀粉酶的结构基因全长1449bp,与pUCm-T载体连接转化入宿主菌DH5α中,经过酶切鉴定筛选出阳性的克隆菌,再提取质粒与表达载体pET-28a( )酶切后连接转化入宿主菌DE3中,其阳性克隆在37℃1.0mmol/L IPTG诱导下,α-淀粉酶的基因得到了较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确定表达的蛋白大小为58000 Dal左右,与理论推导的分子量相一致;并初步对酶及活性及酶活最适温度和pH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衣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 formis)AS10106α-乙酰乳酸脱酸酶经硫酸沉淀,聚乙二醇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Gigapite K-100S柱层及SephadexG-100分子凝胶过滤柱等分离纯化步骤,得到SDS-PAGE电泳纯,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比活提高了53.5倍。对该酶性质的研究表明,酶单亚基分子量为32Kda,等电点为4.5;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6.0,对热(40℃以上)敏感。在pH5.0-6.5之间稳定。酶活不需要金属阳离子,Cu^2 、Co^2 强烈抑制酶的活性。摇瓶实验表明,纯化的地衣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能明显降低双乙酰的形成并缩短其还原时间。  相似文献   

14.
α-淀粉酶的特性及其在淀粉粘合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枯草杆菌的商品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力与温度、pH值的关系以及α淀粉酶对温度和化学药品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以及苯酚的耐受程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佳反应温度为90℃,反应的最佳pH值为6.0~6.2;反应完成后,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在100℃以上结束反应最为有效,它可以将残余酶活力降至最低,从而抑制粘合剂在贮存过程中的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淀粉微球一次吸附纯化α-淀粉酶,酶比活提高2.3倍,每克干粉酶活力提高16.5倍,蛋白质最大吸附量高达125mg/mL床体积。pH6.0硫酸铵浓度为20%时,淀粉微球对酶的吸附能力量最强。  相似文献   

16.
液-液双水相萃取分离α-淀粉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EG/磷酸盐双水相系统分离纯化α-淀粉酶的工艺,对PEG分子量、pH、相浓度、NaCl浓度、酶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平板水解圈法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通过碘比色法测定产淀粉酶分离菌株的酶活,筛选出一株产酶量较高的菌株,鉴定其种类,并对其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的种类;从pH、温度、碳源、氮源等方面进行产酶条件优化。菌种经16S rDNA PCR序列分析比对,为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将分离到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ubtislis-Y9;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淀粉6g,酵母膏13g,氯化钠5g,添加1.0%的吐温于1000mL蒸馏水中;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36h。在上述培养基和优化培养条件下菌株发酵液的α-淀粉酶酶活达到7.1U/mL,约为出发菌种的5.5倍。酶学研究显示,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体系pH值为6.6,并需添加0.5%CaCl2。  相似文献   

18.
以四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幼苗的茎、叶为实验材料,应用DNS法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比较抗旱性不同品种间β-淀粉酶酶学性质(包括酶的最适温度、热稳定性、抑制剂和激动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Km值)的差别.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不抗旱的83-8和82-1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强于抗旱的秦爱和78-8-10;EDTA和Cu2+,Zn2+,Mg2+,Pb2+和Hg2+等金属离子是β-淀粉酶的抑制剂,Mn2+,Ba2+,Co2+和Ca2+等金属离子β-淀粉酶的激动剂;旱稻品种β-淀粉酶的Km值大于水稻.  相似文献   

19.
利用α- 淀粉酶水溶液直接催化Luminol- H2 O2 的化学发光反应, 结合流动注射技术, 对α- 淀粉酶的化学发光行为进行了探讨. 该反应属于快速的双电子氧化的一级反应, 从进样开始到出现最大发光值约需10s, 60s 后, 发光强度趋于零. 对不同温度的α- 淀粉酶的扫描电镜图谱及热分析图谱考证了温度与α- 淀粉酶的化学发光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澄清白果汁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果汁的透光率为考察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白果澄清汁最佳酶解工艺。试验中所选4个因素对白果汁透光率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中性蛋白酶、酶解温度、糖化酶、中温α淀粉酶。其中,中温α淀粉酶与酶解温度、中性蛋白酶与糖化酶、糖化酶与酶解温度对白果澄清汁透光率的交互作用有显著影响。经分析,最佳工艺参数为:0.09 %中温α淀粉酶、0.113 %中性蛋白酶、0.078 %糖化酶、酶解温度63.5 ℃,此时白果澄清汁透光率可达65.88 %,验证值为65.65 %,显著高于酶解前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