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新旧交替之机列宁曾把十九世纪叫做“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在这一世纪中,物理学也得到了广泛而重要的进步。例如,通过若干杰出人物的努力,经典力学基本上已臻完善;分子运动的研究初步奠定了分子运动论和统计物理学的基础;发现了一些具有很大普遍性的自然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要算能量的守恒和转化定律;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学的确立大大开拓了物理学的疆土,在当时的认识阶段上把电磁现象和光现象统一了起来。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经典物理学实际上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泱泱大国。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史上,诺贝尔奖自从1901年开始颁奖以来,已经确立了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如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所说:“诺贝尔奖的历史形成了二十世纪科学史的主流。”迄今为止,已有数百位科学家荣获过诺贝尔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或医学),毋庸置疑,他们成为二十世纪科学史中的主角,他们的业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位——1915年度的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W.L.布拉格。W.L.布拉格不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年刊》在科学期刊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19、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中,记载和传播了大量重要的科学研究结果。本文梳理了《物理学年刊》的历史和办刊理念,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科学家与《物理学年刊》的关系及其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月12日,第四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召开成立大会。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张闯研究员等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第四届物理学名词委主任朱星主持会议,并介绍了第四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情况。刘青副主任在会上指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名词的审定尤为重要,中国物理学会一直都非常重视名词工作,  相似文献   

5.
时值金秋季节,台湾大学物理系王亢沛教授和台湾师范大学物理系林明瑞教授来京访问,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部分委员与王教授和林教授关于物理学名词进行了座谈。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赵凯华教授介绍了大陆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概况。他谈到物理学名词工作有悠久的历史。自从30年代初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以来就设立了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前辈物理学家艰苦的工作奠定了统一的中国汉字物理学名词的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物理学名词工作断断续续,但始终坚持不懈。1974年在王竹溪先生主持下修订和增补了《物理学名词》,以适应新发展的需要。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后,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面对物理学科名词进行审定。由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基础物理名词的统一有助于其它各学科审定工作的进行,因此1988年首先审定公布了第一批物理学名词,即物理学基础名词。第二批物理学名词包括了各物理专业的词汇,不少是近10年新学科趋于成熟的词,预计明年可望完成。同时,随着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交流增加,物理学名词工作已考虑并着手做了两岸名词的对照工作。台湾大学王亢沛教授介绍了台湾的物理学名词工作。在1980年,他们感到使用1971年编制的物理学名词已有很多“过时”了,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着手重新修订和增补,为此成立了“物理学名词编辑委员会”。收集词条,参考了大陆的、日本的物理学名词,综合成全稿,送交台湾“国立编译馆”。由台湾各大学物理界同仁组成“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审定,王亢沛教授任委员会主任。1983-1985年每周六下午用5-6个小时逐条讨论,于1990年,公布出版了《物理学名词》。王教授说到此,大家都会心地笑了。海峡两岸的物理学名词同宗同源,乃至工作讨论的方式都相同。王教授兴奋地说,现在讨论海峡两岸统一会遇到一些障碍,但科技名词的统一应是最易做的。正如大家所说,物理是基础,第一步应是物理名词的统一。它的影响大,范围广,涉及到单位、计量、经贸活动等。建议海峡两岸物理学家坐到一起,做好物理学名词的统一工作。王教授还表示愿意去联络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物理学家,联系他们一同来做,让东南亚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都用统一的物理学名词。王教授说“这是一件好事,理应得到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的支持。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张存浩主任谈起这事,张先生表示一定积极促成这项工作。”王教授还说科技名词要统一,各个学科领域都要做,物理学应率先做出个典范来。赵凯华教授谈到大陆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台湾的物理学名词已做了对照工作,约有80%的词是相同的,20%的不同,不少是科学家译名上的差异,真正定名不同的是少数。物理学内横向的统一,基础还是比较好的。在讨论定名的争议中,我们已注意到台湾的定名。特别在两个定名争执不下时,参考台湾的定名,增加一方的权重而择其一。多年的名词工作也使我们认识到名词统一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工作要放眼未来,着眼于下一代。今天从其科学性、通用性上修改定名有一定困难,但从中小学课本做起,未来的统一是无疑的。台湾师范大学林明瑞教授也介绍了台湾的情况。他谈到台湾的大学课本都是英文的,而中小学课本是统一用台湾“国立编译馆”公布的科技名词,这是在法律上强制执行的。有些民间流传的俗语是不能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正式传播媒介上使用的。如无线电移动通讯的手机,俗称“大哥大”。“大哥大”来源于黑社会的黑话,在正式场合这种称谓不应使用。台湾对统一名词的推行,还注重名词的读音。对一些社会上读白了的字,中小学有专门的“正音”内容,要严格按字典上的读音念。大家谈了双方的情况,都感到海峡两岸物理学名词统一工作有很好的基础,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是能很快出成果的。这对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增进两岸科学技术交流、经贸来往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双方约定,会后各自做准备,包括讨论的方案、方法和原则以及经费的筹集。希望明年初有个眉目,准备海峡两岸双方和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物理学家坐到一起,共同研究、讨论,为统一汉语物理学名词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被清洗的物理学家──舒布尼可夫的科学工作与人生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夫·瓦西列维奇·舒布尼可夫是前苏联低温物理学奠基人。他曾对低温物理学,特别是超导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对于他的科学贡献和人生经历,特别是在前苏联“大清洗”中的悲剧命运,以前人们一直所知甚少。本文,除了对舒布尼可夫早年生涯的回顾和对他的科学工作的总结之外,还根据新近得到的有关舒布尼可夫在“大清洗”中经历的档案材料,首次较完整地叙述了这位杰出科学家的后期的悲剧经历。无论对于低温物理学史的考察还是对于科学与政治关系问题的理解,这种研究都将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N.玻尔(1885—1962),是本世纪以来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历史上第一种相对正确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和原子核结构模型(液滴模型,1937年),并在他的核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对释放核能起了重大作用的原子核裂变理論(1939年)。由于在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方面的工作,玻尔获得了1922年度的諾貝尔物理学奖金。在1920年,在他的建議下成立了哥本哈根理論物理学研究所,玻尔担任該研究所的所长,先后达四十年之久。现在世界上很多有名的理論物理学家,都曾长期或短期地在該研究所学习或工作过;其中一部分学者在关于量子物理学的理解方面和玻尔一致,形成了以玻尔和W.海森伯为代表的所謂哥本哈根学派。  相似文献   

8.
今年五月,苏联科学院院士塔姆教授来我国讲学。塔姆院士介绍了物理学上的两个重要发展。一个是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的新发展,另一个海森堡的统一场论。  相似文献   

9.
“最小作用原理”沿革试探王骁勇“最小作用原理”既是一条重要的物理学原理,又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曾发挥过并且还在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打算就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作一点尝试性的探索。(一)自然是经济的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欧几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美国19世纪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对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科学和宗教的关系、科学的社会作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许多独到见解,特别是关于“抽象研究”与“实用研究”关系的一系列论述。他的一些观点是当今流行的“研究”与“发展”关系理论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1.
威格纳是20世纪最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之一。他首先明确地把对称性引入物理学。在物理学中应用群论,使群论成为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威格纳的生平、思想和工作,以及他在美国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模态解释:量子力学的新图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难题”是量子力学中的核心困惑之一。本文所介绍分析的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量子力学做出了解释,它不仅是对“测量难题”认识的最新发展,也是对物理学哲学最新发展主题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物理学教育建立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大量翻译和出版了译自日本的物理学教材,为中国物理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收集和介绍了61种清末译自日本的物理学教材和著作的基本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之际,我代表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向大会表示祝贺,祝大会开得成功。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名词在近代学术名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前辈物理学家为做好物理学名词工作,进行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现在必须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发扬传统。继续做好物理学名词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萧条对美国物理学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代是美国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经过近十年的“自我改进运动”的努力之后,美国物理学终于在30年代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成年时期”。关于自我改进运动的前因后果,笔者已有专文论述。但是要全面了解美国物理学在30年代的迅速发展,有必要对从1929年开始的,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强烈冲击的大萧条在物理学界的影响进行考察。本文即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大崩溃,标志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并造成了此后持续好几年的“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这对资本主义是一次空前的沉重打击,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资本主义的头号大国,美国当然也  相似文献   

16.
R.Feynman(1918-1988)作为本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其不仅因在量子电动力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及物理教育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为当代物理学工作者所敬佩,而且以其高超的科学美学鉴赏力和理论水平受到物理学界的广泛赞誉。本文将透过他对于对称性、守恒定律,最小作用量原理以及量子力学路经积分这些在当代物理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观念的独到领悟,展示他作为一位科学美学大师的风范及其思想对当代物理学的发展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理学在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物理学中每一个发现都证实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近年来,在物理学领域内“基本”粒子的发现不可辨驳地证明了关于物质的一切简单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这也就是对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的原理提供了最新的最基本的证明。把所有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纪念实验物理学重大事件暨物理实验史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5月30日至6月5日在湖南省湘潭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17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当时在华讲学的美国著名科学史家L.Badash教授也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15篇。会议分“卢瑟福与卡文迪许实验室”,“重大物理实验发现”、“实验物理学史基本问题”和综合性问题四个专题组,代表们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以实验物理学史和纪念物理学重大实验发现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在国内是首次举行。  相似文献   

19.
语境分析方法是语言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末“修辞学转向”的必然结果和后现代科学哲学发展的自然选择。语境分析方法在物理学中的映射,是语境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互动的很好案倒。本文首先介绍隐变量理论的诞生、基本思想、目的和核心内容,然后以历史为线索,讨论隐变量理论的三种类型——非语境隐变量理论、语境隐变量理论和定域隐变量理论,展示了隐变量理论形式体系逐步语境化的过程,清晰再现了语境分析方法在物理学形式语言上的映射,案例性地理解语境分析方法在量子理论中的应用,是语境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深入渗透的体现,也是语境分析方法推广应用的案例性补充。  相似文献   

20.
N.玻尔和哥本哈根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学的二十世纪,确实是从1900年开始的。这一年,普朗克在辐射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量子概念。在向微观领域的大进军中,尼尔斯·玻尔和他率领的哥本哈根学派为原子物理和创立量子力学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玻尔所代表和培育的哥本哈根精神,开创了科学合作的新风。玻尔的影响是深远的。他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