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相似文献   

2.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  相似文献   

3.
宋新伟 《科技信息》2007,(17):124-124,86
一、概述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的多项复合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承重、防渗及其他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  相似文献   

4.
1.概述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的多项复合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相似文献   

6.
牟俊杰 《科技信息》2010,(19):370-371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构成的,因此其耐久性破坏一般是从混凝土或钢筋的材料劣化开始的。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机理来看,可以将其材料耐久性损伤分为化学作用引起的损伤和物理作用引起的损伤两大类。由化学作用引起的材料损伤主要有:混凝土碳化、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及混凝土的化学侵蚀,由物理作用引起的材料损伤主要有:混凝土冻融破坏、磨损、碰撞等。在大气环境条件下,对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材料损伤形式,主要是:混凝土碳化、混凝土冻融破坏和钢筋的锈蚀。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力。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铜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的将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环氧树脂桨液的组成配方。  相似文献   

8.
芮守明 《科技信息》2010,(26):326-327
混凝土是由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泥材料和水或沥青、树脂等有机胶结料的胶状物与集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特殊性能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各工艺流程: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和输送,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工艺流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胡波 《科技信息》2010,(17):313-313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但由于混凝土施工、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裂缝成了土木、水利、桥梁、隧道等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病害。因此解决开裂问题是决定混凝土结构是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和耐久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芸 《定西科技》2009,(2):32-33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这些微裂缝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会不断扩展、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  相似文献   

11.
先巴吉 《科技信息》2013,(12):398-398,400
混凝土是由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泥材料和水或沥青、树脂等有机胶结料的胶状物与集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特殊性能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各工艺流程: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和输送、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工艺流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由于混凝土防渗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混凝土梯形断面防渗渠道的各方面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马海涛 《科技信息》2011,(24):297-297
1.概述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的多项复合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承重、防渗及其他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  相似文献   

14.
李立新 《科技资讯》2006,(24):245-246
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详细论述了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各工艺流程: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和输送,混凝士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工艺流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王春景 《甘肃科技》2007,23(11):198-199
大体积及超长结构混凝土由于其相对普通混凝土产生更大的温差收缩及干燥收缩,裂缝控制较难,必须从材料、结构设计、施工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才能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6.
董燕  臧新旺 《科技信息》2010,(7):346-346,325
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也是最主要建筑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有材料及配合比不符合标准引起的裂缝;有变形引起的裂缝等等。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减少裂缝的发生,除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混凝土施工外,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工作,把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在实际工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海坡  黄枫 《科技信息》2008,(22):104-104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等一系列问题,而使混凝土结构裂缝成为一种极为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现象。本文针对造成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在实际建筑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针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本人经过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并对具体情况提出一些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是一种由沙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住宅、办公及工业建筑建设数量逐步增加,仅2016年,我国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就为49522亿元,混凝土应用需求得到明显升高.混凝土虽然具有构造简单、通用性强以及使用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混凝土受生产周期等因素的限制,对其耐久性和强度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质量.鉴于此,本论述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及组成,分析得出由于材料、环境及工艺的不同,都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实践研究,对提高混凝土强度技术工艺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振力  佟百林 《科技信息》2009,(11):248-248
1.组合结构 工程实践中,根据构件材料的不同,结构体系分为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和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目前工程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士结构,由于其本身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因而广义上也属于组合结构。通常,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将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