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根据低渗透率煤层瓦斯涌出特点以及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涌出的分布特点,以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王家岭煤矿2010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进行分析,得出此矿实际上隅角瓦斯分布特征和主要瓦斯来源。并针对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而加强瓦斯测控和保证设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一直在0.4%以下,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戚家坡煤矿S204综放面煤层厚倾角大,采用"U"形通风极易造成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分析了综放面上隅角瓦斯的主要来源与积聚成因,研究了气动风机配合涡流区置换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气动风机最佳安设位置和技术参数,根据气动风机参数确定了上隅角涡流区置换工艺参数和工程实施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技术实施后综放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下降最高可达61.78%,瓦斯超限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庙湾煤矿14208工作面应用U+L型通风方式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经验.为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西某矿煤层瓦斯赋存特点及高瓦斯综放工作面开采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U+I 型通风采空区瓦斯流场以及瓦斯运移规律,分析了瓦斯涌出与产煤量和周期来压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U+I 型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回风巷和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随着工作面推进,采空区后方形成的瓦斯富集带会不断扩大,回风侧后方瓦斯体积分数升高。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进风侧至工作面中部瓦斯体积分数变化幅度较小,靠近回风侧50 m 范围内瓦斯体积分数增加较快;绝对瓦斯涌出量与产煤量成近似线性关系,顶板初次来压后瓦斯涌出呈现周期性变化,经对比研究,数值模拟得到的瓦斯体积分数分布规律与现场实测结果相吻合;在采空区后方回风侧附近采用埋管抽放高浓度瓦斯是可行的,可以大量减少瓦斯涌出。  相似文献   

5.
南阳煤矿综采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时常超限。通过对6种上隅角瓦斯治理方式的试验比较,采用U+L型外错式布置防治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达到了治理上隅角瓦斯的目的,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沿空留巷技术对于开采高瓦斯煤层的矿井而言,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为“Y”型通风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决了高瓦斯煤曼壬作面“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努聚与超限问题,其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乂木 《科技资讯》2014,(27):39-40
该文介绍了采用"U"型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的通风及风流状态,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几种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其中对瓦斯抽放方法治理瓦斯超限实践做了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在深入分析青龙煤矿生产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沿空留巷与多方位抽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通过混凝土砌块墙沿空留巷方式,成功保留了回采巷道,实现了"Y"型通风。采用本煤层瓦斯顺层钻孔、穿层钻孔立体抽采,临近层瓦斯穿层钻孔抽采,采空区及上隅角瓦斯顶板高位钻孔和采空区埋管抽采的多方位抽采技术,同时解决了本煤层、采空区及邻近煤层瓦斯涌入工作面、上隅角的问题。应用效果表明: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80%以上,基本杜绝了瓦斯超限问题;工作面推进速度提高1倍,月回采煤量达15万t,实现了高瓦斯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掌握U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流场分布规律,为采空区火灾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搭建采空区气体渗流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平台,实现了开采煤层自然垮落,并采用采空区立体监测的手段,对U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流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内漏风存在3个特征区域,即"上隅角漏风影响区","架后重点漏风区"和"下隅角煤柱边缘漏风带",通过分析其各个特征区域的自燃危险性,得出"上隅角漏风影响区"的自燃危险性最大,"架后重点漏风区"的自燃危险性最小。同时,在采空区垂直方向上的漏风强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影响高度可达到60 m左右。研究指出了U型通风工作面火灾防治的重点区域,为采空区在漏风影响条件下的防灭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佳新煤矿1504综放工作面瓦斯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涌出来源及涌出量,结合该矿通风系统及瓦斯抽采现状,在上下顺槽顺层、上隅角、措施巷道等采用钻孔、高位钻场、埋管、吊管多种方式抽放,以及增加工作面风量和局部风机对上隅角供风等综合措施治理瓦斯,从而解决了上隅角及回风巷瓦斯超限问题,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山西晋煤集团岳城矿1302(下)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U型通风系统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及其治理原则,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回风巷敷设两趟采空区管路,一趟插入上隅角进行抽放,另一趟埋入采空区进行埋管抽放,通过进行两趟管路抽放,可有效地遏制采空区瓦斯涌出,消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现象,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平顶山煤业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十矿已22160采面的变形Y型通风方式试验,探讨了采面通风方式对采漏风和采面瓦斯涌出的影响,发现变形Y型通风方式通过降低机巷进风量可以减少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区漏风,降低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同时,由于中间巷的掺新风流对回采工作面上段及上隅角瓦期积聚带的冲洗,大大降低了回采工作面上半段沿倾向的瓦斯浓度递增梯度和上隅角瓦斯浓度,能有效地防止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的瓦斯积聚,为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X40702采面回采初期遇到瓦斯超限严重等问题.积极采用加大配风量、本煤层预抽、上隅角抽放和风排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理瓦斯,最终解决了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为该矿今后的"一通三防"安全生产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综采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技术一直是国内外攻关的难点,对于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技术措施,我们采用了综合防治技术即工艺巷通风和高位抽放钻孔技术,并在曙光矿1210工作面取得成功应用。本文主要对其中的工艺巷通风法的研究实施进行详细介绍,并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技术效果以及技术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地下洞室群的爆破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气体及粉尘,对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污染气体及粉尘运移的认识有助于优化洞室群施工通风设计,提高洞室群通风方案的合理性。本文针对某大型复杂地下储油洞室群穹顶施工过程中的通风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污染气体及粉尘在洞室内的运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流在洞室内的发展过程分为涡流区、回流区和碰撞区,涡流区和碰撞区是通风过程中较不利的位置。多洞室的情况下,洞室内的污染气体容易在主通道内聚集。粉尘在洞室与连接通道交叉的位置以及主通道左侧转弯处浓度较高。洞室穹顶内污染气体及粉尘运移的速率较高,并且粉尘相对于污染气体的运移存在滞后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寺河矿2301、3302、3301工作面应用三进两回偏Y型通风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上隅角瓦斯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分析了三进两回偏Y型通风方式的布置方式、原理和应用效果,对系统的管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Y型通风方式治理高产综采面瓦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工作面各种通风方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是适合无煤柱开采技术要求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最有效的通风方式;要提高其通风和治理瓦斯的能力,进而提高工作面单产量,则必须提高其沿空回风巷瓦斯允许浓度或风速.文中还给出了相应的配风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巷帮立式预埋管抽放法治理隅角瓦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排除隅角瓦斯的安全隐患,通过对上隅角瓦斯来源、采空区瓦斯运动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巷帮立式预埋管抽放方法。在与其他抽放方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借助辅助措施的联合治理方案。经过双鸭山集贤煤矿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易于管理,有效地治理了隅角瓦斯,保证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提高了开机率,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