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艳杰 《山西科技》2014,(2):119-121
对沛城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得出结论:水源与通道的自然组合即构成充水因素:其中,奥灰岩溶水通过岩溶陷落柱与断层带是矿山重大水害的主要充水因素,顶板砂岩水与破碎带和构造裂隙的组合是煤层回采过程中的充水因素,人为采掘活动也是矿井充水因素的重要方面。指出合理留设防水煤柱超前探放水,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能有效地控制和防止水害。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家渠煤矿首采工作面采前煤层顶板受含水层威胁,顶板涌水量大、导水裂隙带发育完全等现状,综合应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基于"大井法"工作面顶板动态补给量预计,分析水源、通道和强度三方面工作面充水条件,预测了工作面开采前顶板水害类型和涌水量大小,提出了以顶板水和离层水为主的"控水采煤"防控技术方案,根据矿井排供水量关系,将疏控水技术与矿井水深度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该矿区首采工作面顶板水害综合防治开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义马煤田水害规律以正确指导煤矿的防治水工作,分析研究了历次突水资料、地质构造、小煤矿分布、河流流经区域、主要含水层和隔水层、采煤厚度及采后导水裂隙发育情况等,指出:随着小煤矿的关闭、河道疏浚、浅部地裂缝充填和大矿采掘活动向深部转移,矿井主要水害由大气降水、地表河水和小窑水转化为顶板水;顶板水威胁主要在义马向斜的核部、采深大于700 m的区域,断层尖灭端和断层带富水性较强,顶板突水及其强度与采厚、周期来压关系密切。针对顶板水害,提出了采用"三图—双预测法"对顶板突水的水源、通道和强度做出预测和评价;采用井上下物探方法,圈出顶板疑似富水区,并进行采前预疏放;完善工作面排水系统,提高抗水灾能力等防治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煤矿顶板突水的因素,用分维理论对构造因素实施量化、以建立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空间信息系统中多元信息的复合分析预测模型。在ArcGIS软件中应用地埋信息系统(GIS)的多元信息复合分析方法,对一个煤矿的顶板水害进行了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赵庄煤业带压开采问题,根据矿井现有的水文监测钻孔,结合已有水文资料,基于石炭系太原组各层灰岩含水层的变化,提出了奥陶系灰岩岩溶水突出的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了水文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水害预警系统的敏感指标,形成了水害预警自动化监测系统,给赵庄矿防治水提供了科学技术手段,确保矿井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6.
煤矿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防治任务艰巨。探讨煤矿矿井水害综合成因分类,对认识水害形成规律、指导预测水害隐患、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水害的危险源着手,建立了一套能对煤矿水害事故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最终达到预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虽然国家十分重视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煤矿也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是煤矿突水事故频繁,造成人员伤亡量大,进而煤矿水害的防治成为重点。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度高,在查明采空区,探测岩溶发育和寻找地下水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分析高密度电法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为煤矿的水害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法在探测煤矿地下水及岩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虽然国家十分重视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煤矿也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是煤矿突水事故频繁,造成人员伤亡量大,进而煤矿水害的防治成为重点。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度高,在查明采空区,探测岩溶发育和寻找地下水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分析高密度电法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为煤矿的水害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海燕  朱孔盛 《科技信息》2013,(25):396-396,404
<正>0概况顶板水是我国煤矿开采最普遍、最直接的主要水害之一。厚煤层开采,因顶板破裂高度大,影响到的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范围大,顶板水害威胁程度更大;特别是在采深大、煤层厚的矿井,则更为突出。据井田勘探阶段(精查)报告对西部采区3煤顶板砂岩水的分析评价:条件简单,开采不会有顶板涌水。但近年来九、十一采区的初步开采时,工作面顶板涌水一般达到30100m3/h,11305、11306工作面老空放水量分别达到46.6万m3、70万m3。说明济宁二号煤矿西部采区3煤顶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KJ216顶板动态监测及矿压分析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系统的功能及内容,并以新柳煤矿2采区为例,探讨了KJ216顶板动态监测及矿压分析系统在煤矿的应用,指出KJ216顶板动态监测及矿压分析系统实现了顶板安全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不连沟矿井在F6103工作面辅助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巷道两壁发生片帮,片帮深度达0.6~1.6 m,使巷道超出原设计断面净宽2.6 m,成为不连沟煤矿最大的危险源之一。针对该矿存在的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片帮灾害问题,结合周边矿井冒顶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不连沟矿巷道掘进期间煤体片帮的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阳煤集团二矿15号煤九采区80909工作面为例,详细介绍了在顺槽过断层如何利用马丽散对巷道顶板进行超前加固,以有效控制围岩或煤体垮落,为架设永久支护提供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李慧龙 《山西科技》2014,(2):142-143,154
通过对焦家寨煤矿矿井安全避险系统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型号为KJ86N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的是KJ69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压风自救系统的空气压缩机位于地面压风机房,配备有YY-45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1 800台,配备的自救器型号及数量均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运行正常,每天24 h保持正常供水;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畅通;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确定最终的容纳规模为50人。  相似文献   

15.
顶板砂岩富水性的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山东裕隆集团唐阳煤矿631综放工作面瞬变电磁法探测为例,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工作面顶板富水性中的应用。通过井下探放水钻孔及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该方法探测工作面顶板富水位置和范围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河嘴煤矿2016(24)工作面为201采区24煤层首采面,24煤层厚度为0.3~0.75 m,厚度不稳定,瓦斯含量高,顶板为坚硬的中粒砂岩,在开采时伴有淋水,工作面顶板管理较为困难,月推进度仅为8~30 m,长期达不到设计产量,针对以上诸多问题,矿对上行开采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确定对顶板巷道的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钢筋梯"的组合支护方式进行了支护。实践表明:上行开采顶板巷道活动可分为起始活动区、强烈活动期和活动衰退期;加强支护后两帮移近量明显减少,顶底板移近量减少不明显,说明巷道顶底板变形以底板变形为主,在锚网索联合支护作用下,使巷道顶板压力向巷道两侧深部转移,降低了两帮压力,利于巷道两帮稳定。上行开采顶板巷道不同支护区顶板绝对位移量不大,与煤层下沉量相接近,说明上行开采巷道顶板位移较为准确的反映了顶板覆岩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观音山矿现场条件,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大倾角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实践。并从煤层倾角,顶底板条件,矿井生产潜力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观音山煤矿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可能性,得出适用于综采的结论。对煤矿高产高效及矿井具体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发生在安源的路矿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典范。以第一次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为标志,其具有全国意义的组织和斗争历时近十年,走出了一条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独特道路。深入挖掘安源工人运动史实,会发现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文以现代为视角,将安源工人运动放到世界近现代史大范围内,重新考量其具有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大同煤业集团同生同基煤矿兼并重组原山西宁武李家梁煤矿、大石煤矿、洪河煤矿的整合条件,得出的结论是:该矿井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有可靠的用户,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项目具有建设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