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当然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主体。怎样使学生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体呢 ?一言以蔽之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文言文。语文实践 ,指的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 ,学生直接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 ,反复进行操作、历练 ,由此而形成语文技能和语文水平的语文学习活动。就文言文而言 ,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要点 :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文言知识 ;诵读文言课文。与此相应 ,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文言文 ,就要求教师教学生做好“梳理”、“积累”、“朗读”、“背诵”这四件事情。教师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记录着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现代汉语是在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现在的中学生,适量多读些古代诗文佳作,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语感,而且对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诵读。朗读是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培养整体感知能力的第一步。《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初中学生应能够顺畅地朗读文言文、课文。”面对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读,即古人强调的“吟诵”。读完数遍后,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的学生大量增加。对难以理解的句子,教师可以按意义指导学生先划分句子节奏,节奏划分后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句意在诵读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诵读的方法自由灵活,有范读、齐读、自由诵读、分角色朗读……自由多变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他们在诵读训练中也深刻体会到“读”对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任重义 《科技信息》2011,(5):I0247-I0247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文言文学习的意义。教师要在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诵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精讲与泛读相结合、改变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的完成文言文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更新观念、活跃课堂、改进手段、抓住爱好、注重实践、加强诵读等方面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文言文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更新观念、活跃课堂、改进手段、抓住爱好、注重实践、加强诵读等方面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文言文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编排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现行教材,古诗文占课文总量的40%之多。如此繁重的文言文教学任务怎样完成?传统的“析字法”使学生成了被动的听和记的机器。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过细的串讲和繁琐的分析占去了课堂时间,背诵任务不得不作为课外作业处理,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文言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来。这两个“一个”。其核心就是要加强诵读教学及其指导的。我们的经验是:一、疏通词句,变老师串讲为学生自读高中一年级教材里所选的文言文,大多短小,注释详细,浅显易懂,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只要认真阅读注解,少量查阅古汉语字典,便能疏通读懂课文。因此在课文词句的疏通上,老师从不串讲,而是要求学生自读。学生在自读课文中碰到难词难句不能理解,就做好记号,先在学生小组上讨论解决,如仍不能解决,则在全班质疑。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老师尽量让学生回答,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兴趣和能力。这样便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学习古文的习惯,逐步提高了学...  相似文献   

7.
崔向娟 《科技资讯》2011,(9):177-177
文言文的教学既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体验的调动,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诵读,形成查找资料等方面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吴蓓芳 《科技信息》2012,(25):278-278,358
文言文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然而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课堂模式生硬,学生学习兴趣淡漠。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改变职校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笔者力图通过角色扮演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悟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以下是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文以《劝学》一课为倒,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诵读,培养学生归类能力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四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周梅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184-184
文言的社会功能十分广泛,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加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措施就是诵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法,异彩纷呈。“诵读法”、“讲解法”、“辅导法”、“导读法”、“单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大语文教学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法”等等,不一而足。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尝试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法”,实践中确实品到了一点甜味,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下面我就简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13.
刘冲 《科技资讯》2007,(29):91-92
在文言文教学中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文质兼美、在阅读中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和在品读中把握古人的精神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运用诵读、翻译、背诵、练习、品评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诵读是增加语文积累、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当前的语文教学受到“功利思想”的支配,重思考探究,轻朗诵品悟,对诵读或浅尝辄止,或死记硬背,减消了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为此,语文教学中,要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按诵读的规律指导诵读;要在诵读中提升学生诵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言文阅读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那就是时间花得最多,学生反倒越学越没底,越学越陌生,越学越没味。这就要审视教学过程中一些不太合适的做法,反思一些错位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错位,做法与训练效果就不会很好。久而久之,文言文教学陷入一个怪圈子:越是老大难,就越多花时间,学生却越迷茫。时间花了不少,学生考分却上不去,这究竟为何?文教学只重视外显知识,而忽视内隐学习,文言文教学必将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7.
蒋锐 《奇闻怪事》2011,(8):37-37,39
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在理解了文言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要求不管多么长的文言文,都必须背会。背诵也不是机械的背诵,老师先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让学生先记框架,再添枝叶。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积极探索,勇于改革,从而教好学生吸收文言文的精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古诗是我国文学体裁中最美的,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而历久不衰。为了使这颗明珠继续璀灿夺目,小学语文课本从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学习古诗。古诗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因为"所有的好诗都是从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地溢出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理解想象能力,欣赏情感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感悟诗歌的意境,从而欣赏古诗所蕴含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要求“小学1—6年级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这不仅具体指出了诵读古代诗词的价值及方法,还具体规定了背诵数量。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古诗词中,有不少的教师只重视读背默记,很少注重学生感情的投入和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两种:  相似文献   

20.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公式化、规范化、数理化是不争的事实,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回归根本。应当让学生在诵读与知人论世中品鉴诗歌,在灵魂的对话中感悟散文,在燃烧的激情中走进古文。立足“人文”,着眼“素养”,使语文教学由狭隘走向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