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铸造钴铬合金网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3例牙列缺失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铸造钴铬合金托及铸造钴铬合金网加树脂托修复义齿,1年后进行随访,评价修复效果,结果:临床上应用铸造钴铬合金网加树脂托修复全口义齿比铸造钴铬合金托修复全口义齿取得更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牙槽骨不够丰满或牙周炎晚期拔除后的全口牙修复患者,使用铸造钴铬合金网加树脂托修复在修改、调磨及修复后重衬,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将2018年2月~2019年4月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无牙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制作全口总义齿,治疗组采用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比较两组修复效果。治疗组患者对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咀嚼功能、佩戴舒适感等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义齿修复效果的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治疗组压痛点个数(0.72±0.29)个较对照组的(2.14±0.63)个低(P0.05),咀嚼效率吸光度(0.84±0.13)数值较对照组的(0.62±0.16)高(P0.05)。无牙颌患者采用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修复效果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并能有效改善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仅由天然牙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和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下颌多数牙缺失时基牙、牙周膜、牙槽骨、义齿及义齿下黏膜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2个生物力学模型:仅由2颗尖牙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牙模型(Model 1)和由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牙模型(Model 2),在垂直载荷下分析比较2种套筒冠义齿基牙、牙周膜、牙槽骨、义齿及义齿下黏膜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Model 1相比,Model 2中基牙的位移、基牙及其周围牙周膜、牙槽骨、修复体及修复体下方的黏膜所受的应力均减小,而种植体所受的应力较大.结论:在游离端缺牙区补充性地植入2枚种植体,并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套筒冠义齿对多数缺失牙进行修复,可保护余留牙及其周围支持组织,可减轻修复体所承担的应力,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患者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方法:由同一名医生对332名患者进行问诊和口腔检查,分析他们的牙齿缺失情况、病因以及修复情况.结果:调查人数332例,失牙数1183颗,人均失牙3.56颗,修复数1019颗,修复率86.14%.结论:应积极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和缺牙后修复必要性的宣传.提高义齿修复率,义齿设计制作应符合口腔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牙列缺损患者行可摘局部义齿和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的主观感觉.方法 对23例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又行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作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前和修复后问卷调查.结果 与可摘局部义齿相比,金属烤瓷固定义齿在咀嚼功能、舒适、固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P<0.01).结论 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能更好地提高口腔功能,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6.
探讨成人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成人上前牙区牙列间隙利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2]、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3]、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的正畸治疗[4]等不同方法的应用进行比较.结论:上前牙牙列间隙的关闭应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医务人员的技术力量、病人的口腔条件及经济能力来决定.首选正畸结合烤瓷冠桥修复的方法,如果患牙条件适合,可以直接烤瓷全冠修复;如果没有烤瓷条件,或患者不愿磨牙,可以选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在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仍然可以采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7.
翁国建  陈文洪 《海峡科学》2007,(8):13-13,22
目的:正确指导患者维护好义齿,减少义齿性口炎的发生,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方法:对110例经治戴可摘义齿或全口义齿的患者进行关于义齿清洁维护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日常对义齿都进行了牙刷清洁方法维护,3例患者偶尔用清洁剂浸泡的方法维护.所有患者对义齿的清洁维护知识缺乏了解.结论:口腔医生应该指导患者针对不同材料的义齿进行不同清洁方法的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8.
10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义齿应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例牙列缺损患者,利用口内余留牙或残根残冠,安置磁性附着体进行覆盖义齿修复,并对义齿的固位、咀嚼、修复体使用情况的满意度以及义齿应用后出现的问题随访观察3年。结果:10例患者18件磁性附着体中,两颗基牙出现龈炎,未发现继发龋、基牙松动、义齿折裂、根面板脱落,所有覆盖义齿固位效果满意。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不仅改善了传统全口义齿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固位欠佳、咀嚼效率偏低的情况,并且由于其具有美观舒适,不传递侧向力,保护基牙,患者取戴方便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应用种植技术对后牙游离缺失等复杂牙列缺损进行修复,探讨基层口腔医师处理相关病例的方式方法.方法:1997年6月至2004年5月种植手术均介绍到上级医院实施,2004年至今独立实施.修复治疗过程均独立实施.结果:观察时间最长9年,最短半年,绝大多数种植体均正常使用,患者对修复体的美观、功能表示满意.结论:种植技术满足了部分后牙游离缺失患者固定修复的要求;配合使用磁性固位体或球帽固位体,增加了复杂牙列缺损活动(覆盖)义齿修复的固位力,减少了基板面积,更接近天然牙列的美观、生理形态与功能,让患者使用义齿更舒适、更自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正畸治疗,为义齿的修复治疗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使义齿不论在功能及美观上都能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利用正畸方法对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前的正畸治疗。结果62例病例经正畸与义齿修复的联合治疗,均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于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病例,该方法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美观、功能及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动态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电阻应变片法在配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口腔内测量了义齿基托在咀嚼与非咀嚼状态下的应变,对基托变形模式、应变大小与方向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改善口腔修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用于机器人全口义齿制作的排牙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器人辅助操作,实现全口义齿制作中的定量排牙,根据口腔修复专家给出的全口义齿形态匹配数学模型和刚体的空间位姿变换原理,设计出符合口腔修复医学要求的排牙算法,同时融合了口腔修复专家的排牙经验,该算法能够根据患者的无牙颌形态参数,计算出适合该患者的全口义齿中各人工散牙的相对位姿关系,应用实例表明该算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百强固位纤维复合树脂粘结桥在前牙种植临时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34颗牙分2类4组,15例种植后传统活动义齿临时修复,15例百强固位纤维粘结桥临时修复,6个月和12个月复查,全面评价使用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 20例6个月后临床复查,10例12个月复查,粘结桥全部不松动、修复体完好,无折断、缺损或过度磨耗,无明显着色,固位体边缘与粘结剂界面临床观察结合良好,基牙的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综合评价得分与传统活动义齿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百强固位纤维粘结桥是一种非侵入的固定修复方法,各项指标均优于活动义齿,是个别前牙种植后极好的临时修复方式,应为临床上首选。  相似文献   

14.
笔者观察了在我科修复的90例活动义齿的患者,结果报告如下:年龄为17-65岁,戴牙时间为5个月-10余年。修复前,对所有牙齿进行过检查并对已发生的龋齿进行了治疗,在90人中,有285个牙齿分别与卡环、颌支托、固位体或义齿的邻接面相接触,对这些牙齿进行了检查。结果:285个牙齿中,发生龋齿、龋斑的共116个牙,占总数的40.7%。其中55个牙发生龋齿,占19.3%;61个牙发生龋斑,占21.4%。以下由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1、戴义齿时间与龋齿发生的关系:由表1看出,戴义齿的时间越长,发生龋齿越多。2、患者夜间是否摘除义齿,与龋齿发生…  相似文献   

15.
即刻义齿又称预成义齿。它是一种在患者天然牙尚未拔除前,将义齿预先做好,当牙齿拔除后立即戴入的义齿。前牙应拔除的患者,如果修复一般义齿,须在拔牙伤口完全愈合后才可制作。在此期间,患者的面容、发音及咀嚼功能都受到一定影响。采用即刻义齿,可使患者免除拔牙后缺牙的不便;另外,戴上义齿后,还可起到止血、减少感染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活动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的影响。选取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3例,予以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对照组73例,予以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两组基牙健康状况、炎症反应水平、修复后美观、语言、咀嚼、舒适和固位等五项功能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残疾、社交、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障碍、心理不适、生理性疼痛及患者的功能限制等7项生活质量情况。研究组基牙健康状况有效率为80.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26%,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2h、24h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活动义齿应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水平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口腔修复学中研究牙合,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牙合的诊断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重要性。掌握它的有关技能,使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现代牙合学研究已从单纯以咬合关系为中心,上升到以牙合,颞下颌关节,颌面肌及至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心,强调口颌系统的功能协调。然而,现代还把牙合学的研究上升到更高的审美层次,以便充分认识咬合及口颌系统的形式美规律[1]。本人就临床义齿修复中如何应用牙合学知识,谈几点经验。1义齿修复前检查在义齿修复前,牙医师往往易忽略了对口颌系统的全面检查,可能只因为修复的目的,只对缺失牙作有限的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患者对于光固化托盘树脂取模,铝蜡记录颌位关系制作的全口义齿的肌电活动及咀嚼效能.方法:以40例牙槽嵴条件比较差的无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光固化个别托盘取模,铝蜡作为咬合记录材料;对照组采用印模膏作托盘边缘塑形材料,红蜡作为咬合记录材料进行颌位关系记录.采用Oxford 10通道肌电图仪对每组患者初戴1个月后的双侧颞肌和咬肌进行肌电测试,并进行2组患者咀嚼效能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肌电峰值与对照组无统计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肌电活动静息期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光固化个别托盘和铝蜡联合应用于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牙颌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方法,制定合适的修复治疗方案。方法:制取无压力功能性印模、正确确定颌平面和垂直距离、准确排牙、正确掌握义齿边缘的准确厚度和长度及舌翼的配合应用。结果:遵循传统的全口义齿修复理论和基本操作同时,积极开展了新的技术,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根据基本理论和规范化操作,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准确把握每一个修复步骤和细节,发现新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取得良好的全口义齿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不同骨质牙缺失修复中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为临床牙缺失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牙缺失修复患者96例,以接诊顺位分为两组,单数48例患者为常规修复组,采用常规种植;双数48例患者为即刻修复组,采取即刻种植,比较两组治疗时间,种植后使用Osstell谐振频率分析仪测定种植体稳定性(ISQ值);随访24个月,评价远期效果.结果常规修复组不同类骨质牙缺失患者种植后ISQ值与即刻修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修复组Ⅰ,Ⅱ,Ⅲ,Ⅳ类骨质牙缺失患者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修复组(P0.05).随访24个月,常规修复组Ⅰ,Ⅱ,Ⅲ,Ⅳ类骨质牙缺失患者种植成功率分别为100%,100%,85.71%,80.0%;即刻修复组种植成功率分别为100%,100%,75.0%,83.33%(P0.05).两组牙齿松动、牙龈红肿、牙周脓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法修复牙缺失可缩短治疗时间,而且近远期效果与常规种植相当,可用于不同骨质的牙缺失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