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石油沥青氧化炼制过程中,要挥发大量恶臭难闻的油烟废气。在这种废气中含有大量油分、多环芳烃、硫化氢等物质,甚至含有大量3.4苯并芘,这是一种致癌有毒物质。这种废气曾列入国家经委的治理规划。杭州油毡厂于1979年八月建成我省第一套石油沥青氧化装置以来,油烟废气,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于城市生活废弃物以及工业生产废弃物的处置逐渐加大了关注力度,尤其是对空气环境以及水环境污染威胁较为严重的污水恶臭废气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恶臭废气的有效处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有效降低人们受恶臭废气产生的健康威胁,因此,该文主要探究了污水处理厂的恶臭废气处置方法,旨在促进我国污水废气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采用植物液洗涤法工艺技术在茂名石化乙烯芳烃装置恶臭气体治理的工程实例,经处理后的废气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该工艺具有技术先进,管理简便,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香烟生产中会产生烟梗,烟梗的处理方法之一是采用锅炉焚烧,但产生的烟气组分很复杂,对大气环境产生恶臭污染。该文实验研究了在工业规模装置中采用湿式吸收-液相氧化工艺脱除燃烟梗烟气恶臭。试验结果表明,烟气中的部分有害组分与浆状吸收剂进行反应生成盐类化合物、水和CO2,被吸附的有害组分被液相中的ClO2强制氧化成CO2和H2O。除臭和除尘效率分别为85.7%和98.9%,臭气和烟尘排放浓度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孙骁  潘冰  王欣  张福云  陈涛 《甘肃科技》2022,(22):12-16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在2019年颁布的环保排放标准中,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均作出了严格要求,致使之前使用的一些传统VOCs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新标准的排放治理要求。本文阐述了一种沸石转轮浓缩+蓄热式氧化炉的新型VOCs废气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此种工艺在Y涂料公司1生产车间的应用,这种工艺净化效率高,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相关环保排放标准,还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以便在实现环保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Y涂料公司为甘肃省首次采用沸石转轮+蓄热式氧化炉联合工艺处理VOCs废气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王亚娟 《科技资讯》2012,(24):144-144
污水处理过程中排放的恶臭气体逐渐成为城市恶臭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其污染造成的危害应引起注意。采用生物脱臭法可以较好的处理恶臭污染,相比于物理、化学方法更加经济、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空气除臭装置,以减少实验动物设施排出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喷淋与空气扰流技术的结合,研制出新型空气除臭装置。通过检测除臭前、后排气和水中的恶臭物质含量,评价空气除臭装置是否成功。结果与除臭前相比,除臭后排气中的氨和硫化氢含量明显降低,而水中氨氮和硫化物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新型空气除臭装置可有效减少实验动物设施排气中的恶臭物质含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成本低和维护简单的优点,可在实验动物设施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洗衣机厂表面处理车间含锌废水及底漆废水,以及用活性炭吸附、多级喷淋法处理面漆烘道及底漆烘道废气的方法.治理后,排水pH=7.98,CODCr:146.0(?)g/L,色度:1倍,悬泞物:.5(?)g/L,面漆烘道废气二甲苯:<25mg/m~3,底漆烘道废气氨:未检出.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黄维  王小妹  黄娴 《甘肃科技》2012,28(2):48-50,28
根据石化工业园区的恶臭污染源分布及恶臭物质种类特点,着重对石化工业园区内各类主体装置、存储区和污水处理厂恶臭的排放节点、恶臭物质和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石化企业治理恶臭、改善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废气处理设备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水喷淋吸收法、光氧化、低温等离子分解法和水喷淋加药法吸收分解的实验与分析,找出实验动物设施废气处理的设备最佳方案,通过检测进入和排出设备气体中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对比,筛选出最有效的除臭方法 .结果 通过测试表明,除臭喷淋水投加次氯酸钠或采用光氧化等离子除臭,排放的气体中...  相似文献   

11.
炼油企业恶臭污染中,酸性水罐区是重要的恶臭气体散发源,散发的恶臭气体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挥发性烃类、硫化氢、有机硫化物等污染物,如果任由其直接排放,将违反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和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的车间卫生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炼油企业常用的酸性水罐脱臭实用技术,并对改造的操作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某一四缸、增压直喷柴油机为样机,利用专业试验台架,首先对样机的喷油提前角和EGR率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标定,从而使柴油机排放物中NOx的排放量达到了欧Ⅳ排放标准;随后联合利用柴油氧化催化器(DOC)及微粒氧化催化转化器(POC)技术对柴油机尾气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从而使柴油机废气排放物指标完全达到了欧Ⅳ排放标准.通过本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实现柴油机欧Ⅳ排放标准一种方法,并总结了此种方法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某型直喷增压汽油机上分别进行高压废气循环和低压废气循环实验研究。在中低转速部分负荷下对比了发动机燃烧、油耗、排放的相应变化并分析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废气再循环率的上升,在两种不同废气再循环布置方式下,都出现了缸压峰值降低、相位滞后且爆燃裕度提高的情况。其中,低压废气循环对缸压峰值影响效果更明显,相较于高压废气循环进一步下降约20%。两种废气再循环布置方式对中低转速部分负荷下排放有改善,且趋势基本相同。CO排放基本不变。碳氢化合物排放增加,但随着转速的上升,该增加趋势减缓。转速越低,NOx排放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民航绿色发展,飞机废气排放问题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基于快速存取记录器提供的实际运行数据,参考BFFM2,对ICAO标准排放计算模型加以修正,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实际运行航班的废气排放数据。随后从机型/发动机型号、飞行时间以及燃油流量3个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其对废气排放的具体影响。最后对民航减排提出了几点建议:改善机队组合;优化场面运行程序;调整航路和巡航模式。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有关航班全程废气排放和缓解飞机废气排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恶臭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是全球仅次于噪声的一种公害。怎样处理垃圾填埋场中的恶臭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该文首先介绍了恶臭的来源以及危害,然后从南康垃圾填埋场中采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主要对硫化氢、氨两种恶臭物质的去除展开试验,得出了融合5种制剂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去除臭气、抑制苍蝇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借助Excel、Spss软件和1989—2003年统计数据,采用多种函数模型,对西安市工业废气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作了函数优选拟合研究,揭示了近15年来西安市工业发展的环境经济动态轨迹.采用因素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工业废气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呈倒"U"型,而是呈现"N"型;工业废气排放量随经济产值的增加而增多,随技术进步的提高、经济和环境技术交叉协同作用的增强而减少.诸多因素共同导致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变化.经济和环境技术交叉协同作用对废气排放量减少的影响远大于技术进步对废气排放量减少的影响.1989—2003年西安市工业原煤消费与工业废气排放变化关联度最大,废气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气排放变化关联度最小.因此加强对原煤的改造、寻找替代清洁能源已成为阻止西安市大气污染增长趋势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霞 《科技信息》2013,(2):497-498
东风悦达起亚K5轿车废气排放控制系统由曲轴箱废气排放控制系统、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多点燃油喷射(MFI)系统、三元催化器转化控制系统、连续可变气门正时(CVVT)系统组成。本文介绍了K5轿车的曲轴箱废气排放系统、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多点燃油喷射(MFI)系统、三元催化器转化控制系统、连续可变正时(CVVT)系统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8.
刘清华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2):75-76,102
实验室空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气态污染物、混合污染物,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理,包括除尘,采用吸收、吸附等方法进行处理,废气排除,恶臭治理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其产生恶臭的原因和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氧化沟进行加盖除臭的改进方案,探讨了氧化沟加盖技术的可行性,比较了不同加盖除臭的技术特点,最后通过实例对氧化沟加盖除臭技术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含氧燃料添加剂对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影响。利用静电微粒筛选器和动力微粒筛选器对燃烧不同比例氧化燃料添加剂的柴油机废气中的微粒分布进行了测量。同时,还分别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火焰离子探测器和化学发光分析仪对相同样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也进行了测量。研究表明含氧燃料添加剂对柴油机微粒的分布有影响,它能显著地降低碳烟的排放,而对一氧化碳、碳氢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