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生命从法律学的角度上看,它并非泛指一切生物的生命,而仅指自然人的生命。它是人体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活动能力,属人的最高的人格利益,具有至高无尚的人格价值,失去了生命人将不复存在。生命之所以如此重要和富有实质价值,就因为生命是人具有民事权利能...  相似文献   

2.
建安诗人形成了颇具人文色彩的个体生命观念,形成了生命秉于自然的生命本体意识。在诗歌创作中,关注人生短暂这一生命现象,通过诗歌艺术来排遣和消释由生命短暂带来的精神痛苦。更具人文色彩的是他们对政治思想抱负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3.
建安诗人形成了颇具人文色彩的个体生命观念,形成了生命秉于自然的生命本体意识。在诗歌创伤中,关注人生短暂这一生命现象,通过诗歌艺术来排遣和消释由生命短暂带来的精神痉。更具人文色彩的是他们对政治思想抱负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人文主义者的生存哲学,以非理性主义和非人道主义打破传统人学的诠释模式,大都主张用一种个体生命的眼光来审视现实人生的被抛于世、限入沉沦以及奋力挣扎而又终归虚无的生存性状,并且诉诸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神秘直觉,表征了在西方异化社会挤压下孤独个体的荒诞情怀及其终极性的悲剧宿命。这一曲曲生命悲歌。为当代马克思实践生存论探究人的生存命义及其生命律动,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提供了丰富的诠释资源。  相似文献   

5.
演化与重化     
1.概说这里所说的演化是生物演化:就是说,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物种,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在演变着.一切生物都必须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环境有了改变,生物必须随着改变: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原有的生物能以适应的继续生存下去,但在形态和生理上都和原来的情况大不相同了;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又找不到和旧的类似的环  相似文献   

6.
一生物种內个体之間的关系,是否存在斗爭?性貭怎样?是近十多年来,在生物学、农学、林学、哲学界激烈爭論問題之一。远在1605年,彼得路斯德·克烈斯特陈久斯就认为森林中存在生存斗爭。其后好些森林学者也将劣势树和优势树的差别看作是生存斗爭的結果。达尔文全面阐述了生存斗争的观念,认为有机界由于繁殖过盛,普遍存在着生存斗  相似文献   

7.
庄子生命情怀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始终热切地关注着现实当下的个体生命,他认为个体生命面对物欲与命运的双重困境,解决之道在于内心持有游世情怀,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符合生命本性生存的"至德之世"和"建德之国"。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是引介西方近现代文化思想的先驱,但是,现代文化思潮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生命实践问题,它要求生命的具体的担当重压的能力和耐性.思想学说的认同是一回事,能够以个体的生命承担起这种思想学说的全部重量则是另外一回事.正是面对这样一个无从回避的要求,王国维踟蹰不前了.王国维特别关心对于个人痛苦的"慰藉"既然真正、彻底的解脱不可能,那么不得已而求其次,能够使痛苦得以暂时的缓解、"慰藉"也好.这种方式从一开始就与勇于承担、自主承担痛苦的方式判然有别.也正是这种与旧式文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对待人生苦痛的方式,使得王国维从一种思想的高度和力度上,从个体生命存在的紧张性之中,往后退却.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一种延续至今的信息化革命,这是一场极大改变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以至于尼葛洛庞蒂高呼信息化带来了"真正个人化时代"。的确,以个人主页、E-MAIL、BBS、ICQ、博  相似文献   

10.
基因与你我     
地球———我们的家园,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她养育了我们人类以及所有的生命。现在我们知道,生命大约源于40亿年前,现在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她的后代。绝大多数动物的寿命不到100年,很少超过200年。某些植物的寿命较长,例如北美洲发现的千年红杉,但其寿命同漫漫的生命长河相比仍然微不足道。生命个体无法摆脱死亡,但总有一些个体顺利地培育出了下一代,继续着生命的传奇。那么,是什么东西使生命的火种燃烧了数亿年而不熄灭,是什么力量使无数从微小到强大的生命物种延续着自己?自然界最神奇、最动人、最复杂而又最能说明生命现象的又是什么呢?当…  相似文献   

11.
黄玲散文的乡愁书写,具有多重维度。文本传递了个体与故乡之间的深层关联,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切,以及对于生命哲学的思考。在这些作品中,既延续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的怀乡传统,又凝聚着作者对于心灵家园的执着探询,折射出对于人类命运的殷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形态与空间是一个现实和抽象的概念,是物质视觉到非物质感受的移动和延续。这种空间形态不仅创造了现实与客观的物态,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正如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基本精神一样。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度统一与完美。  相似文献   

13.
反讽源于自我审思、质疑与否定的哲学态度,其意义产生于二元对立或多元对立.反讽标志着排主体性的觉醒,以"隐藏"与"矛盾"的基调提升着人对存在的认识,是一种"双重反思",是个体对生存的重新体验,对世界、对社会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再描述.反讽之美在于发现了矛盾对立中的和谐性与统一性,它使各类对立进入相互转换的游戏并产生裂变和超越,使我们创造构想,从所看到的生命场域中的多重矛盾与冲突去思索和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待生命的理解与态度。通过对宁波6所高校大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在生命意识上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对"生"与"死"的认知不协调;追求生命自由而淡化生命责任;关心生存却忽视生命存在的意义;压力感高而幸福感低。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从社会、教育、个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琴 《长春大学学报》2014,(2):226-230,234
部分贫困生因其经济的贫困,产生"心理贫困",陷入了对自我评价的困境,不能悦纳和认同自我。出现这一困境的根源就在于贫困生自我主体性的缺失,他们在"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的双重存在下,无法处理好个体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观念的矛盾关系、个体自我评价的非理性标准与理性标准的矛盾关系。从实质上来说,主体性的存在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存在,其根本在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目的性。因此,通过强化贫困生自我意识,引导其认识客观自我,转向"重生存"的生存方式,从而追求主体性的存在,是从实质上真正缓解和消除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变形记》作为卡夫卡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以其真实的细节、象征、反讽等独特的艺术形式构筑出一个梦魇般的生活世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然而其作为文学的功用不仅于此,它指引出现代人当下的生存困境及个体生命的苦痛,在唤醒我们对于自身主体意识关注的同时,引导我们以自省的姿态去改变令人不满的生存状态,探寻实现个体生命与社会和谐的途径,彰显着巨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脸"作为一个视觉语言,是人类始终关注的话题,自然形态中的脸只是作为个体存在的符号,是一种个体标记,人类为了满足宗教、战争和美化身心的种种需要,以符号为手段的脸的艺术造型形式是原始先民对人自身的存在形式不满足而进行的改造,新的形式从此就应运而生.脸作为一种符号,其最初的呈现状态是以纹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是人类实践经验、情感以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从花草鱼虫到飞禽走兽,大自然物种的丰富多样令人惊叹。虽然外表和形态千变万化,但是组成这些生命体的最基本单元--细胞有着最基本的共性:遗传和代谢。生命的延续本质是遗传信息的代代相传。基因表达保证了这些信息被翻译成千变万化的细胞活动,从而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图1)。执行细胞活动最主要的物质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就是把储存在DNA 中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化为执行生物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这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因此被称为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相似文献   

19.
"下半身"诗歌是在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1990年以来诗歌"民间写作"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它以张扬凌厉的性话语书写最为引人注目,而以客观、冷漠的世俗化描写显示了较高的成就.但其理论宣言与创作实践之间是错位、矛盾和失衡的,这最终导致了它作为一个"流派"的解体和消亡.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目标是要为人民群众创造有价值的生活,这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协调好"以人为本"在价值形态上的矛盾性,即在价值观中的人本与物本的矛盾、在价值追求中的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在价值体系中的人本与阶级的矛盾。对这三大矛盾进行价值论探讨与说明,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