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银杏叶黄酮组分的分离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0% 乙醇回流提取和聚酰胺柱层析的方法得到银杏叶总黄酮,继而用硅胶薄板对总黄酮进行制备性分离,得到3 个黄酮含量较高的组分Ⅰ、Ⅱ、Ⅲ.进一步研究发现,组分Ⅰ、Ⅱ、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明显地抑制紫外线引起的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其中组分Ⅱ的效果最好,当浓度为10 .54 μg/ml 时,抑制率可达60 .3 % .成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组分Ⅱ是以槲皮素为甙元与葡萄糖、鼠李糖或这两者形成的双糖结合而成的黄酮甙类.  相似文献   

2.
唐古特大黄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HZSl6树脂分离纯化R-M-B黄酮,工艺条件为:唐古特大黄(R-M-B)黄酮溶液上样浓度为1mg/mL左右时,树脂对R-M-B黄酮的吸附量较大,为2.33mg/mL,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进行洗脱,解析率达95.1%,干操产物中黄酮纯度为85.3%,总黄酮回收率为75%,产物的收率为1.06%,  相似文献   

3.
肥肉草黄酮的提取及微乳液薄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对肥肉草的叶进行了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选实验,黄酮的最高得率为4.294%,同时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40,乙醇浓度70%,提取两次,每次3h,提取温度70℃;经微乳薄层色谱分离鉴定,肥肉草含总黄酮9种,其中有槲皮素及芦丁.其它黄酮成分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4.
以扯根菜为材料,在70%的乙醇中以50%功率超声波处理30min,以单因素分析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扯根菜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扯根菜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处理后,水浴浸提法用20倍原料重的50%乙醇在70℃条件下浸提1.5h,其提取率为7.71%,为生产中以扯根菜为材料高效率提取黄酮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刺梨黄酮的半仿生法提取工艺及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仿生法提取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刺梨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半仿生法提取刺梨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3.2(质量体积比)、提取温度90 ℃、3次提取时间80-40-40 min,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27.70 mg/g,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Tween辅助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的量。经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组分Ⅰ和Ⅱ,其出峰时间和槲皮素与山奈酚标准的色谱峰对应。【结论】采用半仿生法提取刺梨黄酮优于传统的乙醇回流提取法,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离纯化后得到槲皮素和山奈酚两种组分。  相似文献   

6.
银杏黄酮苷的不同提取精制方法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精制银杏黄酮苷的机理,比较了溶剂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提取精制银杏叶中黄酮苷的方法,结果表明,树脂吸附精制银杏黄酮苷优于溶剂萃取精制。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精制的提取物,其总黄酮苷含量分别为28.14%和35.11%,产率分别为1.90%和1.67%。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矮丛风毛菊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黄酮的优化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含量.结果:矮丛风毛菊中黄酮的含量为6.8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红毛五加多糖的分离纯化和表观分子质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毛五加经热水浸提,用Sevag法脱蛋白,经DEAE—cellulose 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HR凝胶层析纯化得到3个主要多糖组分:AHP-Ⅰ、AHP-Ⅱ、AHP-Ⅲ,经HPLC和Sephacryl S-300HR凝胶层析鉴定,3种多糖均为均一组分,HPLC测定AHP-Ⅰ、AHP-Ⅱ、AHP-Ⅲ的表观分子质量分别为:7.0kD、59.5kD和12.9kD,Sephacryl S-300HR凝胶层析进行验证,得到相似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红景天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微波技术提取红景天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测得红景天中黄酮含量20.87%,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1.63%(n=5)。结果显示,与常规法比较,微波法提取速度更快,提取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季节与产地香椿黄酮及皂苷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酮与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了不同季节、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不同部位香椿黄酮与皂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香椿黄酮与皂苷含量以11月份采集的样品含量最高,分别可达到叶片干重的4.57%和2.25%,不同产地香椿黄酮与皂苷含量有明显差异,北方和中原地区黄酮与皂甘含量均大于南方的江苏、上海地区采集的样品。同一产地香椿植株不同部位的黄酮与皂苷含量也有显著差别,其中根、皮中黄酮含量较高,树根中黄酮含量为2.27%,树皮中黄酮含量为3.27%,叶柄黄酮含量低,只有0.92%。皂苷含量以根部较高,达到1.47%,而叶柄皂苷含量只有0.40%。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用简单的方法从金银花中分离化合物,采用选择性萃取法从金银花浸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Ⅰ,然后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Ⅲ、Ⅳ。通过理化方法和MS、IR、H-NMR、C-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4种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3’,4’,5’,5,7-五甲氧基黄酮(Ⅰ)、木犀草素(Ⅱ)、槲皮素(Ⅲ)、绿原酸(Ⅳ)。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并且是经过选择性萃取分离得到的。该方法简单快捷,较之柱色谱法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黄酮类化合物属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一些兼有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以黑果枸杞(LyciumruthenicumMurr.)叶为材料,从中提取叶总黄酮,利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黑果枸杞叶总黄酮中的具有抗氧化和降血脂功能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其中包含有芦丁0.8870%、槲皮素0.0414%、木犀草素0.0411%、异鼠李素0.0258%和山奈素0.0448%,这5种黄酮成分总量为1.04%,占黑果枸杞叶总黄酮含量的37.14%。说明黑果枸杞叶总黄酮的抗氧化和降血脂活性可能是这5种黄酮成分发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酮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应用广泛,但提取黄酮产量低、价格高,为了探索人工合成黄酮的新技术和合成新的黄酮,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碱催化间羟基苯甲醛和丹皮酚发生缩合反应,构建中间体产物Ⅰ;再在高温下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碘催化诱导其氧化关环得到目标产物Ⅱ,通过紫外、红外、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等综合分析确定产物的结构,考察产物Ⅰ和产物Ⅱ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紫外光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产物Ⅰ为2′,3-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82.2%,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其紫外光谱均有变化,可与低浓度NaOH溶液作用,其生成物在30 min内能稳定存在,也易与KNO3溶液作用,其生成物不稳定;产物Ⅱ为7-甲氧基-3′-羟基黄酮,产率92.0%,在HCl(4.0 mol/L)、NaOH、KNO3溶液中能长期稳定存在。该合成工艺克服了缩合反应中需要保护羟基的问题,实现了7-甲氧基-3′-羟基黄酮的高效合成,产物Ⅰ未能形成4-色酮结构,其AB环上各有一个酚羟基,稳定性受环境影响较大,碱性环境下尤为突出,使用时应把控产物Ⅰ的存储环境,pH...  相似文献   

14.
巴天酸模中的黄酮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巴天酸模 (PolygonumRumexPatientiaL .)的全草中分离得到 5个黄酮化合物 ,经化学方法和各种光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 ,分别是山奈酚 (kaempferol,Ⅰ) ,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甙 (quercetin 3 O β D glucoside ,Ⅱ) ,异鼠李素 (isorhamnetin ,Ⅲ ) ,山奈素 3 O β D 葡萄糖甙 (kaempferol 3 O β D glucoside ,Ⅳ )和 5 羟基 4′ 甲氧基黄酮 7 O β 芸香糖甙 ( 5 hydro 4′ methyoxyflavanone 7 O β rutinoside ,Ⅴ ) .化合物Ⅲ、Ⅳ和Ⅴ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蒌蒿素原粉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溶剂的蒌蒿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在此条件下黄酮的得率为1.943%。  相似文献   

16.
葛根黄酮的提取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葛根黄酮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用原药材5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提取得到葛根中总黄酮含量为7.43%.定性试验表明葛根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异黄酮类.葛根黄酮可以开发成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或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7.
将银杏叶提取物经酸水解得到其中黄酮甙元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YWG-C18柱,甲醇:水(含0.4%磷酸)为流动相,UV360nm检测,以槲皮素为对照品中计算出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甙含量,槲皮素浓度在0.01~0.2mg/ml之间,浓度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回收率在97.4%,相对标准偏差1.61%,该方法简便,准确,易于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和银杏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并对测定条件、干扰因素进行研究,黄酮含量在8~80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回归方程A=11.5602C 0.0085,相关系数r=0.9999,实验测得银杏叶中黄酮含量为1.47%;直接使用70%乙醇热浸取银杏叶,银杏叶提取液中黄酮浓度为600μg/mL,最大提取率为89.12%。  相似文献   

19.
盐地碱蓬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论述了从65%乙醇浸提法从盐生植物—盐地碱蓬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得到粗黄酮,并经聚酰胺柱层析得精制黄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并通过NBT法对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表明,盐地碱蓬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自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酶解法对山楂总黄酮提取及含量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果胶酶,将山楂中的果胶完全分解后,再进行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山楂果肉粉末总黄酮含量达7.0%-7.5%,这与当前常用的方法获得的结果差异显著,而且显色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在60min以内稳定性相对偏差〈5%,平均回收率10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