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9):2453-2456
结合分形理论对絮体的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确定当原水浊度为100 NTU,絮凝时间为12 min,絮凝剂投加量为18 mg.L-1时,经六角孔网格絮凝设备处理后出水水质良好。絮体在絮凝的前期、中期和末期有着良好的形态特征,其分形维数分别为2.080 2、2.208 7和2.135 6,说明了在絮凝过程的前期、中期和末期,絮体密实,空隙率小,密度随之变大,不易被水流的剪切力剪碎,沉降性能好。絮体分形维数随着投药量的增加而增大。投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絮体分形维数开始减小,所以存在一个较为经济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2.
水处理絮凝过程动力学的分形成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絮凝体微观形态结构、混凝机理及动力学过程,分析了传统絮凝模型的假设与试验结果相矛盾的问题,阐述了絮凝体分形生长模型、絮凝动力学模型和分形絮凝体破碎模型等典型絮凝分形模型的特点与应用条件.絮凝体分形生长模型是研究形成结构致密絮凝体途径的基础;絮凝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使颗粒碰撞频率函数更适于数值模拟;絮凝体破碎模型对混凝工艺运行条件控制,以及絮凝剂优选和絮凝设备优化等有实际指导意义.絮凝模型拓展研究应以定量描述絮凝体的形态和结构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PMS改性淀粉对滑石粉悬浮体的絮凝作用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了在几种条件的影响下,PMS对滑石粉悬浮体的絮凝努力学曲线的影响,发现对絮凝能力来说,各种条件都存在一个最佳区域,即PMS取代度为0.02-0.04,PMS加入量为25-40mg,pH值为大于5。另外从大分子形态和分散相表面电性质出发。对结果进行了讨论,认为PMS改性淀粉对滑石粉悬浮体的絮凝机理符合高分子絮凝剂“桥架”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水处理絮凝动力学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Smoluchowski模型、层流模型、各向同性紊流模型、颗粒直线与曲线模型和絮凝体破碎模型等絮凝动力学模型及其特点、适用条件与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随着分形理论在絮凝过程中研究与应用的深入,絮凝动力学模型将在研究絮凝体密度测定和水流紊动强度影响、絮凝体成长与破碎过程关系、絮凝体形成和密实结构的工艺条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高浓度味精废水预处理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絮凝法对味精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絮凝烧杯试验,讨论了絮凝剂的选择、投加量、pH值以及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自制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用于万县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表现出优良的絮凝性能,PFSS的最佳投药量为20 mg/L,最适pH值为7.5~8.0,在此条件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FSS对味精废水的CODcr去除率远远高于PFS和PAC,可达68%以上;浊度去除率为89.7%.此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加入对PFSS的絮凝处理效果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动水条件下泥沙絮凝体粒径变化分析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而在河口海岸动水环境下的黏性细颗粒泥沙的絮凝变化过程是一个重要且有待完善的研究课题。利用长江口北槽现场悬沙样本开展了系统的室内絮凝实验。采用粒径分布与有效粒径两种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水流紊动、盐度和悬沙浓度等不同絮凝因子条件作用下对长江口北槽泥沙絮凝体粒径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紊动剪切率对絮凝体粒径作用为先促进后减小,临界值出现在23. 09 s~(-1),此时最大有效粒径为50. 26μm;而悬沙浓度会抑制絮凝体生长;同时长江口北槽悬沙的絮凝饱和盐度要大于高岭土,约为14. 4 ppt。  相似文献   

7.
隔板絮凝池水流结构对水质浊度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传统往复隔板絮凝池所存在的水流条件不理想而造成的能量分配不合理、水头损失过大等问题,提出了将絮凝池拐角及隔板断面设计成圆弧 形的方案,对现有絮凝池与改进后池形的水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就两种方案的不同进水流量、不同原水浊度及投药量时的水质浊度做了测试,同时还对不同方案及进水流量和加矾量出水浊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方案可改善絮凝池中不合理的水流结构、降低水头损失、缩短絮凝时间,是达到高效絮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絮凝剂质量浓度和絮凝环境温度条件下,运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和聚集光束反射测量仪研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CPAM)对高岭土悬浮液颗粒的动态絮凝过程。结合显微摄像仪和浊度仪,同时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并基于分形理论考察了絮凝过程中絮体分形维数随外部条件改变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絮凝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和环境温度的升高,絮凝体系中的絮体平均弦长和平均粒径都逐渐增加;当平均粒径达到极大值后,继续增加絮凝剂质量浓度或升高环境温度,体系浊度降低,絮体分形维数增大,在絮凝剂质量浓度为6mg/L和环境温度为60℃时絮凝效果较好;而后随着絮凝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和环境温度的上升,体系浊度略微升高,絮体分形维数略微减小。体系浊度和絮体分形维数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Ca2+对生物絮凝剂絮凝形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物絮凝剂的絮凝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絮凝条件下形成的絮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a2 在絮凝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一定浓度的Ca2 能降低颗粒的表面电荷,促进絮凝剂分子与颗粒之间的键合,并且在絮凝过程中Ca2 可以与某些颗粒发生晶格置换,使有机物晶体结构的有序性转好,有利于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10.
对KGMP的絮凝特征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KGMP属于阴离子型絮凝剂,用量过多则产生絮凝恶化现象,它适合在弱碱性及碱性条件下处理水.钙离子作为助絮凝剂,有利于KGMP的絮凝作用.温度升高和静置沉降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新型JAZ絮凝剂对水溶性染料絮凝的实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JAZ型絮凝剂与水溶性大的染料,如活性艳红,酸性蒽醌蓝、活性艳蓝的絮凝作用在酸性和弱酸性介质中出现。随投药量或投药比增加,色度去除率增加,废水的残余色度减少。对于高食盐量的活性艳蓝生产废水,观察到存在一个最佳的稀释度,在此稀释度下达到同样色度指标所用的絮凝剂量最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社会对防污治污的日益重视,对于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重视度,污水处理厂数量日益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活性污泥的处理问题。絮凝调理是我国现代城市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关于其作用机理也是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絮凝调理效果的好坏与污泥性质、投药量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投药量是最为关键,也是最难控制的。该文基于活性污泥的理化性质,通过实验观察和测试的方法探讨絮凝剂(PAM)投药量与调理效果之间的关系,为恰当控制絮凝剂的投药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絮凝工艺的动力学控制指标和絮凝体形态学研究的不足,基于分形理论,应用分形维数描述絮凝体的形成和成长,进行了絮凝动力学指标的研究.利用数学分析方法,推求絮凝体的密度和强度的表达式,得出絮凝体的密度和强度是分形维数的函数,同时絮凝体的强度与水体的能耗成反比.通过量纲分析方法,得出絮凝体分形维数是能耗GT与剪切强度Fr的函数,进而确立絮凝动力学控制指标为G、GT和Fr,以期为工艺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合理的指导.通过形态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的研究表明,高效的絮凝过程需要控制一定的G、GT和Fr的递减梯度,并保证絮凝体达到一定的分形维数Df.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有机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有机阳离子聚合物-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酸基氯化铵共聚物的合成路线,确定了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并对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进行了物性测定和絮凝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从武汉焦化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株具有稳定絮凝活性的菌株,对其中1株进行培养条件及废水絮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可产生高絮凝活性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通用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0,摇床转速80r/min,温度35℃,发酵时间72h。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达95.35%。同时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所产絮凝剂对多种废水净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底的大潮和中潮期间,在长江口徐六泾处结合采用1台光学后散射浊度仪OBS3A和1台现场激光粒度仪LISST 100(B型)并同步现场采集含沙样本对悬浮泥沙浓度进行了定点现场观测.在对絮凝体中水的体积与絮凝体体积相等这一假设条件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利用现场观测得出的絮凝体粒径和有效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粒径范围的絮凝体所占整个絮凝体的权重,修正了利用单一絮凝体粒径的有效密度代表所有絮凝体的假设,最终得到了更为合理的悬浮泥沙现场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17.
考察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用量,絮凝温度和pH值对发酵液絮凝除杂质及过滤的影响。获得较好的实验条件为:在适度的搅拌下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008%质量浓度,絮凝温度为35℃,pH值为3,该研究为发酵工业采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分离林可霉素发酵液中的杂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壳聚糖改性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用于炼油废水的絮凝处理 .实验表明 ,其投药量少 ,除油除浊效率高 .对絮凝后的上清液进行硫酸盐还原菌检测 ,结果表明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壳聚糖季铵盐絮凝—杀菌共同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胞内聚合物在絮凝体与丝状菌污泥中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反应器 (间歇式反应器和连续流反应器 )在使用两种有机基质 (葡萄糖和乙酸钠 )的条件下 ,污泥膨胀发生及与胞内聚合物形成的关系 .得到结论 :丝状菌降解化学需氧量COD的速率和形成胞内有机聚合物的速率较慢 ,且整个过程几乎速率不变 ;胞内有机聚合物形成量比絮凝体污泥少 ;而絮凝体污泥有极为明显的初期COD快速降解与胞内有机聚合物快速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20.
使用蛭石絮凝剂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养猪废水进行一级强化絮凝预处理,考察蛭石絮凝剂的絮凝机理以及与C-PAM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在一级强化絮凝预处理中,蛭石絮凝剂对养猪废水有很好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为8 g/L的条件下,废水的浊度、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1.9%、54.4%和93.5%;助凝剂CPAM的投加有助于污染物的去除,在蛭石絮凝剂和C-PAM投加量分别为4 g/L和24 mg/L的条件下,废水浊度、COD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95.3%、66.1%和85.5%.絮凝机理研究表明:蛭石絮凝剂依赖自身中溶解态物质和颗粒态物质发挥絮凝作用;溶解态物质以电中和为主导,迫使胶体脱稳,在脱稳粒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和颗粒态物质与脱稳粒子之间的质量力的双重作用下,脱稳后的胶体相互吸附,形成不同大小的絮体,然后在密度大的颗粒态物质作用下快速沉降,所以溶解态物质和颗粒态物质缺一不可.C-PAM与蛭石絮凝剂的协同效应依赖于C-PAM的阳离子基团和长链高分子聚合物的亲油基团,这些基团促进蛭石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对仍然带有负电荷的胶粒进一步压缩脱稳,同时聚合物亲油基团对絮体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