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万古之性情"是黄宗羲在明清易代之际提出的诗学命题,"万古之性情"的诗学价值表现在:对儒家政教观的超越、人伦大爱的浓缩和爱国情感的渗透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3.
陈美华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38-43
方拱乾是清初流人之一。他主张诗歌要写真性情,寄托要静而专,但诗歌亦要发挥其娱乐的作用。同时认为“诗当用人,勿为人用”,诗歌要有个性。方拱乾论诗推崇杜甫,对杜诗甚为喜爱。在此诗学观的指导下,方拱乾的诗歌为清初诗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倪福东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2,(2):62-68
马一浮的诗学思想是其"六艺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学观点主要体现为"《诗》以感为体"、"《诗》教主仁"、"兴于《诗》".从中发现马一浮的诗学思想有强烈的道德至上倾向,以"识仁行仁"作为《诗》学的最高目标.由此来看,马一浮的诗学思想仍然是以其"六艺论儒学"为基础,以"仁"一以贯之的心性之学. 相似文献
5.
张大为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17(2):5-11
“主体性”在吴思敬那里一方面表现为一种诗学人格精神,另一方面也作为观念原则和逻辑原则贯穿在其全方位的诗学探索中,并由此构成其诗学基本理论的建构和诗歌批评的中心观念、逻辑脉络和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6.
魏青青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2-86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不仅戏曲写得好,他的诗学思想也非常丰富。在发生论上,他提出‘‘士奇则心灵,心灵则能飞动”的创作理念,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倡抒写性灵,不拘格套。在构成论上,他认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在审美论上,他有着“情理统一”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7.
选择王夫之与金圣叹的诗论思想为比较,是因为二人分别代表了明末清初两种貌似不同的诗学理论:金圣叹以分解法论诗,强调诗的起承转合的文法;而王夫之则反对格套法式,主张情景交融,即景会心之作。但这两种相对的诗论,实则共同体现了古典诗论的基本精神,即有法与无法的体用不二之说,是乾坤之道在诗学领域中的体现,终而同归于易,二者互参,更可加深对古典诗学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学对于形似和神似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其实对形似和神似不同观点的重新审视和回顾,就敞开了一条通向诗学真理的通道。大艺术家苏轼的神似之思,即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其神似之思的爬梳乃至于归结,意味着顺着苏轼的神似之思,正在走向诗学真理的逐渐澄清之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性情论史的学术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情论话题,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既不断地发展深化,而又长期地变动不居。中国哲学伦理思想史上的性情论,一方面以"情"激活了传统思想中某些已失去活力的部分,如礼乐、人性论等;一方面又十分警惕非理性的情、欲可能走向自由无限性的倾向。对于性情论这一中国哲学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存在,过去哲学史、思想史界对它的研究,受到两种情况的制约,一是西方汉学家葛瑞汉(A.C.Graham)认为先秦之"情"无"情感"义的陈见;二是反映先秦诸子性情论思想之文献的缺乏。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上博简《性情论》等先秦文献的被发现,使先秦儒家的重情思想和性情论思考浮出水面,并受到格外关注。准此,中国性情论史研究特别拈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先秦及后世性情论的基本形态,尝试对它们作一学术流变史的会通贯释。这有助于促动学者重新检视传统人性论内部结构的变化,为传统儒家思想的伦理基础重新定位,并包孕了平衡当代新儒家学者过度集中在心、性等概念上的诠释策略。从学科及学术思想的视野,中国性情论史研究在学术思路上应十分注重哲学伦理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基础性与规约性,同时又注意从学科、学术交融中形成学术个性。 相似文献
10.
清代嘉道时期处在历史巨变的前夜,绵延两千年的传统学术发生着裂变重组,诗学思想也随之悄然变化。与学术精神的经世致用相联系,嘉道诗学突出诗歌的社会现实性;同学术的兼容、开放相一致,嘉道诗学不仅是对古代诗学思想的多元继承和总结,而且为诗学的近代化打开了疆界;和追求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相一致,嘉道诗学在士人人格崛起的基础上,强调“诗与人为一”的本质论;和创新的学术追求相一致,嘉道诗学倡导求变开新。 相似文献
11.
杨简以其颇具神秘体验的心学思想解释《诗经》,使他的《诗经》研究独树一帜。他的诗歌是他心学思想的载体,有许多是所谓讲义之押韵者耳。但他的率意而为的作诗态度和天机活泼的心灵体验,使作品也具有独特的体验和意境,呈现出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实龙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16(5):42-46
文章从《明夷待访录》的中心命题“立君为天下”而出,分析了黄宗羲政治学说的内在逻辑,即从人的生命需要出发,彻底否定君主“家天下”和“无君主义”,主张“立君为天下”,兴公利除公害,最终成就“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为保证“立君为天下”的实现,黄宗羲既不主张以“天”来约束君权,也不提倡道德来规范人主,而是从权力的分配、法律的制定、舆论的监督、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来制衡君权。在此基础上,也分析了黄宗羲“以君为天下”政治学说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种律制的差异与钢琴调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三分损益律)和纯律是当今国际音乐界应用最多,影响最大的律制,欧洲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三种律制,中国律制的发展道路与欧洲有所不同,主要有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纯律运用,从数学上看,纯律最复杂,而在音响协和性上十二平均律最差,正确运用律制对钢琴调律,要充分认识到十二平均律的特性,在实际演奏演唱中要注意律制的不同而进行调整,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空间的气质是室内设计的灵魂 ,室内设计的本质是对空间气质的塑造。本文中从空间的整体性、设计思想的一致性和空间的地位三方面探讨了空间气质的定位 ,论述了实体要素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 ,指出了在室内设计中如何塑造空间的气质。 相似文献
15.
悲悯的入世情怀和雄健的军人气质是当代"文化大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李存葆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儒家文化的滋养使他具有悲悯的入世情怀;雄健、刚劲、慷慨悲壮的军人气质深入到他的血液中,使他的散文有一种大气磅礴、阳刚勃郁的"力之美"。 相似文献
16.
悲悯的入世情怀和雄健的军人气质是当代“文化大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李存葆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儒家文化的滋养使他具有悲悯的入世情怀;雄健、刚劲、慷慨悲壮的军人气质深入到他的血液中,使他的散文有一种大气磅礴、阳刚勃郁的“力之美”。 相似文献
17.
周榆华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3):62-65
诗文本是文人抒情言志的工具,在徐渭的写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而然地抒写生活遭遇所引发的各种感情,即通常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另一种是碍于人情和生计,不得已代人撰写诗文,即所谓的本无是情,而设情以为之。 相似文献
18.
孔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9):24-27
对两个容易混淆的心理学概念——气质和性格进行了阐述和分类,分别指出其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进而阐述了如何利用图书馆员的气质和性格差异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9.
刘霞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7):93-94,106
性格和气质作为人的个性特征,对人的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建立基于性格与气质的职业选择模型,该模型能帮助求职者在知道自己性格和气质类型的基础上,有效择业。 相似文献
20.
该文用折半法对张拓基、陈会昌气质类型测验量表的信度进行了初步考查,结果表明:该量表的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分量表的信度均在0.6以上,较稳定;胆汁质分量表的信反为0.534,欠稳定,该分量表需要进一步修定.同时还考查到疲劳因素对较短测验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