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苯妥英钠素片,以外观、硬度、片重差异为指标,对片芯的填充剂种类、黏合剂种类进行考察.以累计释放度为指标,筛选包衣液的成膜材料种类、包衣质量分数、致孔剂种类及用量、包衣增重.最优处方为:填充剂为可压性淀粉与微晶纤维素比例1∶1,黏合剂为10%PVP K30乙醇溶液,成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包衣质量分数为6%,致孔剂为PEG-4000且用量为30%,包衣增重为5%,在12 h内累计释放量为78. 02%.本实验制备的苯妥英钠微孔膜缓释片可减少给药次数,延长作用时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前线聚合(Frontal Polymerization,FP)是一种以自身反应热为推动力,通过反应区域连续移动,并最终实现整体聚合转化的聚合反应模式。本文介绍了前线聚合的定义、反应机理及主要特点,综述了前线聚合在制作梯度材料、不饱和聚酯及环氧固化、双环戍二烯开环异位聚合、互穿网络结构制备及微孔材料填充固化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泡沫石墨为支撑结构,文章利用泡沫石墨的多孔吸附特性,采用多次真空灌注方法制备了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蜡充分吸附到泡沫石墨的蜂窝状微孔中,泡沫石墨的填充极大地强化了相变材料的导热能力;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与石蜡相似,其相变潜热与基于复合材料中石蜡含量的潜热计算值相当。设计了储能过程实验,并与纯石蜡试件进行了对比;储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速率比纯石蜡有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微孔淀粉对胭脂红色素的吸附量的大小为依据,选定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优化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5℃,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16h,酶用量为0.6%.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微孔淀粉对胭脂红色素的吸附量为5mg/g.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以交联淀粉、纤维素、轻质活性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全生物降解塑料快餐盒材料的制备研究, 选出了制备快餐盒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 制出的片材在室温下的拉伸强度为58MPa, 耐热水温度高达980 ℃  相似文献   

6.
探求以模压法制备聚酰亚胺基多孔材料的成形压力及保压时间与微孔参量及微孔渗透性能的关系.将粉末粒度为20μm的聚酰亚胺等原料分别在35~105MPa压力下,在保压3min及不保压情况下制备多孔材料,用气泡孔径渗透性测定仪测量微孔参量.结果表明:各工艺条件下孔径、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系数与压力均呈幂函数关系.在保压情况下孔径概率分布密度较集中.并给出了制备不同性能微孔材料的工艺模型.  相似文献   

7.
选用六方氮化硼(h-BN)和α球形Al_2O_3为导热填料,分别以单一填料和复配填料制备填充共聚甲醛(Co-POM)导热材料,研究了填料含量、复配比例等因素对Co-POM材料的导热系数、拉伸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填料都能提高Co-POM材料的导热系数,填充量越大,导热系数越高,但h-BN比Al_2O_3导热改性效果更好。当h-BN和Al_2O_3复配填充质量比为1∶1(填充总量的质量分数为20%)时,Co-POM导热系数超过Al_2O_3质量分数为30%的单一填料的导热系数,并接近h-BN质量分数为20%的单一填料的导热系数,而复配填充Co-POM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因此,复配填料能达到降低填充量以及降低填料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SiO2有序大孔材料制备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胶晶模板法中影响前驱物填充率的诸因素,包括填充方法、填充时间和填充次数.研究表明,直接浸渍法易导致大孔结构的收缩、脱落和表面覆盖.本文提出的在模板表面添加盖片再填充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当填充时间为5 min、填充次数为两次时,SiO2有序大孔材料的骨架填充率较高.扫描显微镜(SEM)和分光光度计的表征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制备了填充率高达22.53%的大面积SiO2有序大孔材料.  相似文献   

9.
微孔碳化硅过滤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分别用锯末、碳粉和石油焦粉作为造孔剂,制备了氧化物结合碳化硅微孔陶瓷的工艺,并讲座了制备工艺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碳硅颗粒通过莫来石结合成基本相,随着造孔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孔率增加,抗弯强度下降,而减小毛坯成型压力与增加造孔剂具有同样的效果,此外,增加氧化物结合剂的加入量和使用较细的碳化硅颗粒,会提高微孔陶瓷的强度,通过工优化,制备了满足使用要求的微孔碳化硅过滤材料。  相似文献   

10.
微孔填充理论研究无烟煤和炭对甲烷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制的容量法吸附测量装置,对四川江口红泥煤矿的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在-21℃ ̄50℃范围吸附甲烷进行了对比测量,用微孔填充理论处理了吸附数据,详细讨论了微孔填充理论与其它吸附理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吸附甲烷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在讨论热力学参数时,以微孔填充理论的结果为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4种大分子量胺从氯化钠或盐酸溶液中萃取镉氯络合物的行为。考察了溶液的酸度、氯离子浓度、稀释剂以及胺浓度对镉萃取率的影响。通过分析饱和有机相(饱和法)和斜率分析法得到镉在N_(1923)和TOA中的革合物形式分别为:(RNH_3)_3[CdCl_5]和(R_3NH)_2[CdCl_4]。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具有中微孔、微孔和中孔的颗粒活性炭为载体,制备Pt负载的铂炭催化剂.使用BET、SEM、XPS、TEM等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物性结构表征;使用固定床反应器表征铂炭催化剂对乙醇的热催化降解性能.研究表明,Pt负载量为0.05%(质量分数)、载体具有微孔和中孔混合结构的铂炭催化剂,在280℃时乙醇的降解率为87.81%...  相似文献   

13.
轻烧粉-氢氧化钠法制备氢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轻烧粉经酸化、氧化除铁等精制过程得到的氯化镁溶液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研究了pH值对轻烧粉酸化除铁的影响,考察了原料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加料时间、陈化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了轻烧粉精制和反应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等对实验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氢氧化镁纯度达到98%以上,CaO质量分数低于0.1%,颗粒呈片状结构,粒度分布均匀,形貌规则。  相似文献   

14.
8-羟基喹啉萃取La(Ⅲ)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8 羟基喹啉的正庚烷溶液在盐酸介质中对3价稀土离子镧的萃取效应,探讨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Clˉ浓度、不同稀释剂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并运用双对数斜率法确定8-羟基喹啉萃取La(Ⅲ)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首先, 以微孔结构的ZSM-5沸石为前驱物, 经碱液处理不同时间后与介孔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 水热处理后制备微孔-介孔ZSM-5分子筛, 并用X射线衍射(XRD)、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 N2吸附 脱附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表征微孔-介孔ZSM-5分子筛的理化性质. 其次, 将微孔 介孔ZSM-5分子筛作为苯酚叔丁醇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利用苯酚转化率与2,4-二叔丁基苯酚的选择性测试所得材料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JP2]碱处理1 h可获得微孔和介孔复合较好的ZSM-5, 且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苯酚叔丁基化催化性能, 苯酚的转化率最高为86.2%, 大分子2,4 二叔丁基苯酚的选择性可达57.9%.  相似文献   

16.
磷酸钛微孔晶体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渡金属配位环境、价态的多样性以及多种金属氧簇的形成,使过渡金属磷酸盐微孔材料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还原态金属的存在将提高微孔材料氧化催化性能.但是作为磷酸盐的重要成员,磷酸钛微孔晶体的发展严重滞后,采用金属钛粉为原料,控制反应速度并创造还原性氛围.利用不同有机胺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了3种新型结构的混合价磷酸钛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为具有12元环孔道结构的微孔晶体、计算表明,3种化合物中均含有三价钛,化合物2和3中存在2种钛原子,分别为3价和4价,化合物1中只有一种钛原子,价态为3.5,磁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中钛的有效磁矩为0.867.  相似文献   

17.
Owing to the high viscosity of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fly ash geopolymer has the problems of low workability and rapid setting time. Therefore, the effect of chemical admixtures on the properties of fly ash geopolymer was studied to overcome the rapid set of the geopolymer in this paper. High-calcium fly ash and alkaline solution were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to synthesize the geopolymer. Calcium chloride, calcium sulfate, sodium sulfate, and sucrose at dosages of 1wt% and 2wt% of fly ash were selected as admixtures based on concrete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geopolymer. The setting tim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egree of reaction were recorded, and the microstructure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lcium chloride significantly shortens both the initial and final setting times of the geopolymer paste. In addition, sucrose also delays the final setting time significantly. The degrees of reaction of fly ash in the geopolymer paste with the admixtures a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paste.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obvious increases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无水乙酸钠、3-溴-1-氯丙烷、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无水甲醇、717#离子交换树脂等为原料合成1, 3-丙二醇,并对合成的产物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波谱进行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氯化苄与乙酸钠在相转移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用下合成乙酸苄酯的宏观动力学。研究中固定相转移催化剂用量,并使乙酸钠大量过量以维持反应体系中乙酸钠浓度为定值。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氯化苄为1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6.4kJ/mol。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似可燃冰的概念,并利用常规材料模拟出可燃冰的结构形态,探索了一条新的制样方法,同时,通过三轴试验对似可燃冰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似可燃冰抗压峰值强度的半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