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吕敏 《科技信息》2012,(7):646-646,651
动产抵押是曾一度存在于古罗马法中的重要担保制度,动产抵押应采用登记要件主义为宜,动产抵押应当采用和不动产抵押不同的公示方式,并应规定动产抵押权不同于不动产抵押权实现的方式。我国应参照他国的立法经验,在未来的《物权法》中规定动产抵押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财产的充分利用和快速流转已成为人们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在各类财产中动产的种类不断增加 ,价值也日益提高 ,因而动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而在传统民法中 ,约定担保物权在不动产方面有抵押制度 ,在动产方面则仅有质押制度。由于质押最大的特点在于移转质押物的占有 ,对于交易双方来说显然都不是最经济的制度选择 ,因为不是所有者的质权人 ,不得不因为质权的设定而承担保管义务 ,而对于物的真正所有人 ,也因为质权的设定 ,在担保期间内不得不丧失对质物的占有使用权。因而 ,产生一种既能满足动产所有…  相似文献   

3.
动产抵押作为一种重要的担保方式,对债的实现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动产抵押的公示方式法律规定为登记,而传统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则为占有,占有与登记两种公示方式的并存,必然导致效力上的冲突,如何妥善解决这种冲突,成为动产抵押制度能否良性运转的关键。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阐述两者冲突表现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两种公示方式冲突的建议,以期协调动产物权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4.
1995年我国在《担保法》第三章"抵押"中对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作了一体的规定。动产抵押由于其自身性质的特殊性,显得与大陆法系框架之下的理论体系格格不入,在实践中也有不稳定因素可能危及交易安全。本文试就动产抵押的标的物范围、公式方法、实现方式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动产抵押制度虽然已经在我国法律中予以确立,然而其制度本身却与我国物权法体系不相协调,违背我国物权法传统的公示公信原则,实践中,由于动产抵押适用范围限制较少、登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动产抵押制度不能有效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对一般动产抵押制度合理性质疑,结合动产抵押的适用范围与登记两方面,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财产的充分利用和快速流转已成为人们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在各类财产中动产的种类不断增加 ,价值也日益提高 ,因而动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而在传统民法中 ,约定担保物权在不动产方面有抵押制度 ,在动产方面则仅有质押制度。由于质押最大的特点在于移转质押物的占有 ,对于交易双方来说显然都不是最经济的制度选择 ,因为不是所有者的质权人 ,不得不因为质权的设定而承担保管义务 ,而对于物的真正所有人 ,也因为质权的设定 ,在担保期间内不得不丧失对质物的占有使用权。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动产抵押制度极大地规范物权流转,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文试图在探讨动产抵押与其他物权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经过登记的动产抵押权的对抗效力。  相似文献   

8.
动产抵押权客体的范围是动产抵押制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动产抵押采取了登记对抗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这就使得动产抵押制度因为物权的公示公信力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通过分析国内外动产抵押权客体的立法例证,研究限制动产抵押权客体的范围与解决物权公示公信力问题的关系,为如何认定动产抵押物转让的效力、实现动产抵押制度中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让与担保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在近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生,在理论界引起激烈争论.让与担保与其他担保方式有质的区别,具有其独立的制度价值,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让与担保可设定的客体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让与担保权利人取得的担保权是让与权利本身:让与担保更加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让与担保独立价值的表现是让与担保制度的核心所在,我国担保制度应当包括让与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0.
小议登记与动产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不动产相比,动产的交易更频繁,因而没有必要对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施以过多的行政干预,各国往往只对某些特殊种类的动产,比如船舶、机动车、水等的动产所有权的产生、变更、转移规定了登记制度。本文从动产登记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评述了各国的立法模式,对登记在动产交易中的地位以及登记的效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徐雁 《海峡科学》2001,(5):15-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已经出台,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的大事,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汲取了我国长期司法和立法实践中的经验,慎重斟酌、借鉴了其他国家和地区成熟先进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特别是第十章单设"让与担保权"一篇确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首开将让与担保权成文法化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债权让与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加快债的流转,促进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合同法》也对此制度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但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债权让与制度在债权让与的范围、通知的效力及债权二重让与等方面还有待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浮动抵押制度来源于英国的衡平法的担保制度,我国引入浮动抵押制度的背景是因为融资实践中融资担保过于依赖不动产。这造成了抵押的房地产成为银行的间接资产.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而缺少不动产的中小企业贷款更难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浮动抵押制度具有扩大抵押人担保能力、不影响抵押人正常经营等独特优势.物权法在动产范围引进了这一原则。这对于充分利用企业动产的担保价值.缓解企业融资难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动产质押监管是为动产担保融资服务的新型业务模式,既包括静态质押监管,也包括动态质押监管.质押监管模式可分为自有监管和输出监管模式.质押监管协议仅存在于监管人和质权人之间,质押人为第三人.动产质押监管协议是无名合同,依其内容准用与其合同性质最为相近的法律规定.监管人在质押设立和质押存续时的质押监管义务在不同模式下不同.当...  相似文献   

15.
各国民法普遍准许重复抵押而不是余额抵押,准许抵押人就同一财产设定数个抵押权.我国《担保法》禁止超额抵押.抵押所担保的债权超出其抵押物价值时抵押的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观点.超额抵押效力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认识不一.担保法规定以抵押物的价值限制抵押权的再次设定,不符合抵押担保制度的目的,违反了同一财产数个抵押权并存时按顺序清偿的法理.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性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财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法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以动产担保为主要视角来考察,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全球化视野下的物权法重视充分发挥物的效用,表现为扩大了担保物的范围;兼顾了担保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发挥了担保物的集合效应。全球化视野下的物权法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表现为非典型担保类型日趋丰富;担保物权制度的设计更加自由。全球化视野下的物权法侧重于成文法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17.
动产担保是现代担保制度的核心,在现代信用交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世界上动产担保制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奠定了动产担保立法基础,并备受动产担保制度改革中的各国所关注,其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甚至已影响到国际动产担保领域的发展。本文旨在对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在世界动产担保立法中的地位、立法历史和特色,对国际上乃至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动产担保的立法的影响作一介绍,以为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动产担保体制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199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抵押制度的特点,抵押制度与其他担保方式的区别及其在立法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担保法》第49条第1款限制了不动产抵押人的处分权利,但是其限制动产抵押人处分权利的做法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承认了抵押权及效力,但是就动产抵押而言则是一种退步。未进行任何理论创建而统一规定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是上述矛盾的根源。将动产抵押从《物权法》中剥离出来制订一个特别法,将导致物权法重大的修改,或是将动产抵押的标的物范围限制至特殊动产,则过于狭小的适用范围将严重减损动产抵押制度的意义.其实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存在共同的基础,即抵押人处分权受限制,并且抵押权追及力本身即已包含善意判断,基于此理论可对《物权法》进行最小的修改,从而维系一般抵押权体系。  相似文献   

20.
法院调解程序中的担保与民法中的担保之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在适用时需要参照民法的有关规定。但二者在发生的场合、担保方式、表现形式、所担保的债权之性质、担保人的地位、担保行为的性质以及效力等方面,又存在诸多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