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百米跑是速度性项目,要想跑出人体的最大速度,首先要有正确的短跑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塑胶跑道的问世,现代短跑技术又有新的进展,从而促使对短跑技术理论作新的理解和探讨.在途中跑中后蹬不再是短跑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摆动腿积极前摆、后扒才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实践证明,采用必要的专门性辅助练习能有效地改进途中跑摆动腿前摆后扒的技术,从而提高百米跑的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2.
百米跑是速度性项目,要想跑出人体的最大速度,首先要有正确的短跑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塑胶跑道的问世,现代短跑技术又有新的进展,从而促使对短跑技术理论作新的理解和探讨。在途中跑中后蹬不再是短跑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摆动腿积极前摆、后扒才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实践证明,采用必要的专门性辅助练习能有效地改进途中跑摆动腿前摆后扒的技术,从而提高百米跑的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方法,针对现代短跑技术与训练的主要技术特征,跑动动作的节省化,完整技术的个体化特点,笔者认为以蹬摆结合技术是短跑技术的重中之重,"屈蹬式"后蹬后的快速折叠前摆有利于加大摆动腿前摆速度与幅度,对提高后蹬反作用力有帮助,有利于提高短跑速度。  相似文献   

4.
后蹬不再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推动力,摆动力才是提高跑速的关键,以髋为轴的摆腿技术是短跑技术的重点,正确的摆腿动作,可形成良好的着地支撑技术.突出支撑后蹬力在短跑中的重要性,势必破坏跑的周期性、协调性和连惯性,导致引入跳跃式跑动的歧途  相似文献   

5.
王继艳  王鹏 《科技信息》2013,(16):301-301,25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图像解析法对第九届全国民运会高脚竞速项目男子200米的途中跑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途中跑着地缓冲、后蹬与折叠前摆、下压准备着地阶段的技术动作要领,并对优秀高脚运动员的途中跑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运动专业训练中 ,一般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从过去的机械测量 ,到现代的电子测量、光学测量、电视录相等方法 ,对运动技术进行科学诊断后 ,设计运动技术的最佳化模式。实践证明先进合理的中长跑技术 ,可使运动员的动作在实效性较高的情况下 ,保持高步频 ,并减少能量消耗。其中正确掌握途中跑技术尤为重要。跑时身体的姿势 ,腿部的摆动 ,均影响跑的速度。而正确的摆臂 ,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 ,并且直接影响着后蹬腿蹬直和摆动腿前摆的力量、速度和幅度。一般中跑的摆幅稍大些 ,臂的摆动应柔和而协调。腿部动作主要是腿的后蹬和前…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短跑成绩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相比差距大,成绩提高慢,其原因是缺少正确的选材和科学的训练,训练方法仍按教练员的观点和经验进行训练,不能取得大范围稳定的同步发展。我认为:训练手段,运动负荷安排上应体现科学性。此外,加强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以速度为主体的训练是十分奏效的。一、合理技术动作分析与训练多数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表明:后蹬结束,普遍重视前摆的大小腿的充分折叠,以大腿带髋,带膝向前,向上前摆,促成前摆幅度加大,摆速增快,导致小腿踝关节与脚掌自然放松而促进恢复。明显功效是:其一后蹬腿的支撑反作用和爆发速度有助于大腿的积极下压,小腿顺惯性向前摆出,为前脚掌积极而富有弹性着地创造了条件。当前脚掌着地时,膝踝关节进行退让工作,加快身体重心的前移;其二,有利于参与后蹬动作的伸肌得到预先拉长,为迅速转入有力的后蹬作好准备。优秀运动员的后蹬技术,从髋关节开始,当身  相似文献   

8.
朱耀彬 《科技信息》2007,(14):226-226
短跑技术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技术可概括为“松、大、快、直”四个字,其意思就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要达到上述要求,腿的后蹬前摆要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用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但在不同年级的教  相似文献   

9.
随着塑胶跑道的出现和对短跑技术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探讨,认为后蹬不再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动力,摆动力才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以髋关节为轴的摆腿技术是短跑技术的重点。正确的摆腿动作,可有效保持跑的周期性、协调性和连惯性。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后蹬跑练习的技术和短跑途中跑后蹬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后蹬跑练习的动作速度,起始状态和后续特点与现代短跑技术的差异较大.对于初学者来说有改进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作用,而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能力产生一定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1.
短跑技术教学中有目的地选用跑的专门练习是提高短跑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目前惯用的小步跑、原地高抬腿和后蹬跑等三种专门练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这三种练习方法已不完全符合现代短跑技术的动作结构和特点.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采用各种姿势的徒手摆臂、折迭高抬腿跑和跳步跑练习,能有效地提高短跑技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高速录像拍摄法对参加2005年全国大学生锦标赛男子800米运动员依明江途中跑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支撑腿后蹬角度过大和支撑时间过长是依明江步长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先进的短跑技术训练中提出加强摆动技术和“扒地”式着地技术的训练,短跑技术的重点已从后蹬转为摆动,训练方法和手段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通过对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摆动技术方法,从而促进与提高后蹬效果、加快步频、增大步幅,达到提高短跑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踝关节及脚趾关节在跑中的作用,认为充分运用好这两关节能增大后蹬力,减小后蹬角度以及前蹬阻力.  相似文献   

15.
短跑是一项竞争激烈且成绩提高缓慢的田径运动项目,现代短跑理论的侧重点已经从后蹬向摆腿进行转移.作为提高跑步速度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摆腿速度和幅度,成为提升短跑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此,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田径短跑理论的对比分析,阐述了现代短跑摆腿技术的特征,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短跑摆腿训练方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和肌电观察对比的方法,找出了现有短跑运动员向前摆腿专门力量训练方法的缺陷,设计出一种运动形式和肌肉工作特点较为接近短跑摆腿动作的仰卧高台上摆腿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110m跨栏跑技术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性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平跑速度是决定跨栏跑速度的主要因素,而跨栏跑技术成为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最大栏间速度快,以高速跑完全程是世界跨栏跑全程跑技术的发展趋向;过栏时间短、摆动腿摆动快、起跨攻栏水平速度大、下栏距离小是现代跨栏步技术的特征;栏间步长比例合理、节奏稳定有利于跨栏跑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现代110m跨栏跑技术特点与以前的技术特点在全程跑中差异是多方面的,诸如完整技术的实效性、环节技术的熟练性,专业特点的经济性,以及反应在这三个特性的几个技术如"直线性、节奏性、摆动腿技术、腿臂配合技术"等,正是这些技术的不同点构成了现代技术与过去技术的不同,而现代技术日趋完善和合理.本文通过对110m跨栏跑的技术和理论依据的分析,为110m跨栏教学、训练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110m跨栏跑技术特点与以前的技术特点在全程跑中差异是多方面的,诸如完整技术的实效性、环节技术的熟练性,专业特点的经济性,以及反应在这三个特性的几个技术如“直线性、节奏性、摆动腿技术、腿臂配合技术”等,正是这些技术的不同点构成了现代技术与过去技术的不同,而现代技术日趋完善和合理。本文通过对110m跨栏跑的技术和理论依据的分析,为110m跨栏教学、训练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结构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力量训练结构主要是由单腿或双腿的连续跳跃、多次数的深蹲或半蹲练习组合而成;速度素质训练结构主要是以提高最大速度为核心,以最大负荷强度的短距离跑练习为主要手段;耐力的训练结构主要是由长距离和比赛距离的重复跑和间歇跑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