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立足于科学鳊史学的立场,分析将人类学作为科学史研究的一个向度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变化以及编史学意义,追溯了它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在西方科学史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开始从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科学史问题。通过对关于同一主题内容的国内学者的传统科学史研究和西方学者的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二者在研究框架与分析视角、研究目的与研究侧重、研究文本与研究结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揭示出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在拓展传统科学史研究的范围,开辟对同主题问题进行研究的新维度,甚至改变传统研究的一些结论等方面体现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13日,由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人文楼举行(图1)。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新趋势"。论坛组织者收到来自北京、上海、云南、内蒙古、广东等地青年学者提交的24篇论文,其中的19篇被论坛接受,13篇为大会报告。40多位青年学者和专家参加了论坛。日籍学者佐佐木力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4.
本文纵观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台湾学者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情况,涉及到了台湾关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发端,以及学者队伍、机构设置、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主要成果、科学史刊物和科学史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ICHS)于2005年7月24-30日在北京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国与中国的科学史学者1000多人出席。  相似文献   

6.
 直到20世纪中叶,学术共同体才认识到科学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史与文明史密切相关。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提出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这一研究项目,表达了对这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的重视。学者还认为应该将科学史和技术史一起来研究,“科学史”这个词汇逐渐拓展为“科学(和)技术史”。关于科学思维相对于其他智力活动的特殊性,科学哲学家之间存在很多争论,其中一些人甚至对科学理性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史学、文学等研究领域出现人类学转向的趋势。不过相比较史学而言,文学领域的人类学转向目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章以文学人类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重释、文化诗学对人类学知识的借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对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移植等个案为例,就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进行了考察,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转向的关注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竺可桢先生先后设立了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和竺可桢科学史奖.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的举办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以及竺可桢科学史奖的奖项内容.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20-22日,"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  相似文献   

10.
正"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4月2-3日召开.国务院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全体成员莅临本次会议,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及高等研究院师生汇聚西安,热烈祝贺高等研究院揭牌,并围绕科学史学科建设及发展等问题开展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什么是科学史入手.分析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目的和西方科学史的应用,说明了在我国把科学史应用于高等教育的意义.另外也从分析我国科学史应用于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困难入手,说明了个人对于科学史应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文革"时期的期刊传播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而呈现与前后截然不同的传播范式,而在"文革"时期"如火如荼"的科学史研究,尤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是这个时代的"副产品"。虽然处于政治高压之下,"批林批孔"、批儒尊法是主要目的,但这一时期的科学史研究承上启下,为之后中国第二次科学史研究高潮的出现作了重要铺垫。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26日至3月27日,由台湾中国科学史委员会主办,台湾师范大学数学史研究中心和台湾清华大学科学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科学史研讨会在台湾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台湾中央研究院科学史委员会主任洪万生教授主持,历届老主任李国伟、刘广定、杨翠华出席了会议,到会的科技史专家学者60余人,其中有来自大陆的3位学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原所长陈关东教授、原副所长陈久金教授、  相似文献   

14.
1950-1960年代中国的科学史研究生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1950-1960年代我国开展科学史研究生培养的时代背景,讨论了教育部所属高校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科学史研究生培养工作,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科学史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科学史教育大多是励志性的教育,一些学者也提倡这种科学史的教育功能。科学史励志教育有其不足:缺乏对于演化中的科学从学院科学走向后学院科学中本性改变的反思与批判;应然的科学与实然的科学有所不同,科学史教育不应粉饰科学。科学史教育中,融入了对科学的批判与反思,不会造成对科学的诋毁。融入反思与批判的科学史与科学史教育,符合主流的研究和教育。融入反思的科学史教育,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科学的多样性,理解科学的限度,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独立思考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史教学的本质是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探究"而不能只停留在形似科学史教学,实则没有达到科学史教学真正内涵的形式上。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四种有代表性的"植物向光生长"教学处理,来分析探讨科学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使我们能更好地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生物学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竺可桢先生先后设立了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和竺可桢科学史奖,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的举办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以及竺可桢科学史奖的奖项内容。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师范大学罗见今教授于1963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俄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杭锦后旗中学任教;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数学系自然科学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时年40岁;1987年,破格评为副教授,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晋升教授;1996年,任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994-200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主任,现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数学学会理事,国际东亚科技史学会会员.1989-1990年赴前苏联敖德萨大学力学数学系跟随伽夫利洛夫教授进修,并到莫斯科大学数学史研究室、列宁格勒师范学院数学系、前苏联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访学,参加了全苏第43届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大会.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名录,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史专家.主要研究科学史、数学史、组合数学和考古年代学.出版著作6部,发表学术文章两百余篇.罗见今教授在科学史研究中,坚定“地方研究”,即“内蒙古的科学史研究”.三十多年来他主要关注三个方面:包头九中组合数学家陆家羲、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额济纳居延汉简年代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1 .竺可桢科学史奖由优秀学术论文奖和优秀青年学者奖两部分组成 ,它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慷慨捐助 ,于 2 0 0 2年正式设立。2 .竺可桢优秀学术论文奖是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对原创性论文的最高奖励 ,包括奖章、证书和 1 0 0 0美元奖金 ,授予在东亚科学、技术或医学的历史领域中一篇优秀论文的作者。竺可桢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在本领域发表作品的两位青年学者 ,包括奖章、证书和每人 50 0美元的奖金。颁奖仪式在每三年一届的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全体大会上举行。3 .由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主席团任命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4月2—3日,"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史学科评议组全体成员、台北"中央研究院"黄一农院士和其他近百位专家学者及高等研究院师生齐聚西安,共同见证高等研究院揭牌,并围绕科学史学科建设及发展、学术研究动态开展研讨。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发端于李继闵(1938—1993)教授1984年成立的自然科学史(数学史)研究室,30多年来,在李继闵、李文林、罗见今、姚远和曲安京等学者的带领下,在古代数学史、数理天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