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0年11—12月,测定丽纹攀蜥Japalura splendida实验室条件下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昼夜体温和摄食后的选择体温等热生物学指标。结果显示:丽纹攀蜥的选择体温T_(sel)和临界高温T_(CTMax)分别为(26.22±0.65)℃和(42.35±0.41)℃;在环境温度为15~35℃的实验条件下,丽纹攀蜥的体温T_b与环境温度T_e存在线性关系(T_b=0.663T_e+7.193;);在缺乏温度梯度热环境下,环境温度与丽纹攀蜥的活动体温差异不显著(T_(11)=0.643,P=0.534);摄食前后丽纹攀蜥的选择体温不存在显著差异(F_(2,104)=0.997,P=0.372)。结果表明:(1)丽纹攀蜥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显示了外温动物的体温特点;(2)丽纹攀蜥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体温的能力;(3)丽纹攀蜥与其他蜥蜴在临界高温上的差异可能与其地理分布有关;(4)摄食前后丽纹攀蜥选择体温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其摄入的食物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25℃下测定了60尾雌雄各半、不同大小的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结果表明:雄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0.16~1.15g)静止代谢率范围为0.03~0.37 mg·h~(-1);雌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0.16~2.13g)静止代谢率的范围为0.03~0.44mg·h~(-1)。协方差分析表明,孔雀鱼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和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无交互作用。孔雀鱼的个体静止代谢率(A)与体质量(M)的关系可表示为:ln A=0.858ln M-0.643(r2=0.726,n=60,p0.05)。结果提示,尽管孔雀鱼发育非常迅速,但代谢尺度指数仍在文献报道范围内,体质量与代谢率的关系并无特殊性;孔雀鱼的特定体质量静止代谢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鱼类,这可能与该鱼世代周期短、进化速度快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 25℃ 下测定了 60 尾雌雄各半、不同大小的孔雀鱼( Poeciliareticulata )的静止代谢率( Restingmetabolicrate )。结果表明:雄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 0.16~1.15g )静止代谢率范围为 0.03~0.37mg · h-1 ;雌性孔雀鱼(体质量范围为 0.16~2.13g )静止代谢率的范为 0.03~0.44mg · h-1 。协方差分析表明,孔雀鱼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 <0.05 ),性别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和体质量对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无交互作用。孔雀鱼的个体静止代谢率( A )与体质量( M )的关系可表示为:ln A =0.858ln M -0.643 ( r2 =0.726 ,n =60 , p <0.05 )。结果提示,尽管孔雀鱼发育非常迅速,但代谢尺度指数仍在文献报道范围内,体质量与代谢率的关系并无特殊性;孔雀鱼的特定体质量静止代谢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鱼类,这可能与该鱼世代周期短、进化速度快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考查温度对鱼类静止代谢率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幼鱼为对象,分别在10、20和30℃条件下驯化2周,随后将实验鱼置于密闭呼吸室中测定静止代谢率,并通过“双线法”推出临界氧压(Pcrit)等相关参数。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上升,中华倒刺鲃幼鱼静止代谢率(MO2rest)、Pcrit点所对应代谢率(MO2pcrit)以及临界代谢范围(MMS)均显著上升(p<0.05);MO2rest的温度系数(Q10)在10~20 ℃和20~30 ℃间分别为2.54和1.27。而中华倒刺鲃幼鱼Pcrit却不受温度变化的显著影响,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研究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Pcrit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不与MO2rest的变化趋势相吻合,这提示随温度的改变中华倒刺鲃可能还启用了其他生理、生化和(或)行为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设素数p为4m+1形式,k=2,p-1=kq,q=2 m≡0(mod 2)写出广频率阵令 I=1+F_0+F_1,则有F_0I=2mI.由于θF_0=M_0θ,可得F_0~2=m-F_0+mI, F_0~t=U_t+V_t F_0+W_t I,其中u_(t+1)=mv_t,v_(t+1)=u_t—v_t,W_(t+1)=m(v_t+2w_t).可以具体算出t=2,3,…11,13时u_t,v_(ti)值,由于(P/P_1)=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U_(P_1)≡0 (modp_1),V_(P_1)≡1 (modp_1),故得  相似文献   

6.
成鹑在15~40℃时的静止代谢率呈“U”型曲线,25℃时最低,其正常体温41.52±0.40℃。一日龄雏鹑的体温已相当恒温水平时71.57%,但至20~21日龄才恒温。一日龄的静止代谢率较低,仅相当成鸟的80%左右;2日龄后,较成鸟为高;而20℃时较35℃时高;温暖的饲养环境,可减少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7.
成鹑在15~40℃时的静止代谢率呈“U”型曲线,25℃时最低,其正常体温41.52±0.40℃。一日龄雏鹑的体温已相当恒温水平时71.57%,但至20~21日龄才恒温。一日龄的静止代谢率较低,仅相当成鸟的80%左右;2日龄后,较成鸟为高;而20℃时较35℃时高;温暖的饲养环境,可减少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胎后发育的体温调节和产热能力,对其出生后1~42日龄幼仔的体温和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日龄和7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体温和RMR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4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在低温条件下(5℃、10℃)体温相对较低,此时RMR已有明显的增加:7~14日龄是其体温调节能力快速发育的时期;21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在低温条件下RMR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点的RMR,28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RMR在高温(35℃)条件下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5日龄和42日龄时,能判断高山姬鼠幼仔热中性区(thermal neutral zone,TNZ)在22.5~30℃之间,接近成体水平。以上这些结果说明,高山姬鼠幼仔在胎后发育过程中,为维持恒定的体温,不同发育时期产热机制和能量分配方式不同,发育早期,生理性产热较弱,能量主要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离开母体后,其恒温能力及产热调节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分布在博格达山东段北缘的花岗岩类,侵入于早石炭世玄武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中,具较高的Si(w(SiO_2)=69.50%~71.40%),低Mg(w(MgO)=0.82%~1.10%)和Al(w(Al_2O_3)=13.89%~14.30%),w(K_2O)/w(Na_2O)=0.73~0.83,w(Al_2O_3)/(w(K_2O)+w(Na_2O)+w(CaO))=0.98~1.10,显示花岗岩为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岩石富集K,Rb,Ba,Th,U及LREE(w(La)/w(Yb))_N=5.69~7.72,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Sr,具弱Eu负异常(δEu=0.81)和较低的占δ~(18)O(6.08‰),以及低w(Sr)(158×10~(-6)~169×10~(-6)),w(Yb)(2.09×10~(-6)~2.85×10~(-6)),w(Y)(17.00×10~(-6)~23.60×10~(-6))和MREE略亏损(Ho_NYb_N)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断研究区花岗岩源于先前形成的底侵玄武质岩石(新生地壳)受热发生重熔作用,源区存在有限的角闪石+斜长石+辉石残留,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其动力学机制应与石炭纪克拉麦里蛇绿岩带或康古尔塔格碰撞带所代表的古大洋消减引起的陆内拉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不同温度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生存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雄性的长白仔猪30 头( 25-35 kg) ,随机分为常温实验组( 环境温度25℃ ± 1℃,湿度35% ± 5%,n =10) ,干热环境Ⅰ组( 环境温度40. 5℃ ± 0. 5℃,湿度10% ± 2%,n = 10 头) ,干热环境Ⅱ组( 环境温度41. 5℃ ±0. 5℃,湿度10% ± 2%,n = 10 头) 。将实验动物置于人工实验舱内,按实验设计设置相应的环境参数,分别在各自环境暴露3 h,建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生命体征及死亡时间。结果1. 常温组创伤失血性休克后体温较长时间稳定在一定水平,稳定期后呈进行性下降; 而干热Ⅰ组休克后缓慢上升,两相邻时间点温度无显著差异; 干热Ⅱ组模型成功后体温很快升至42℃,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直至动物死亡,相邻两时间点体温差异显著。2. 常温组模型成功后三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是( 567 ± 16. 9) min、( 178 ± 3. 6) min、( 61 ± 2. 8) min,三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显著。结论1. 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常温环境,提示沙漠干热环境可加速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死亡; 2. 而沙漠干热环境Ⅱ组存活时间更短,提示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环境每升高1℃,可明显缩短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的生存时间。3. 体温升高的速度与死亡速度呈正相关,温度升高越快死亡时间快,生存时间越短,提示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体温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环境温度对动物冬眠的影响,在实验室不同环境温度下((5±2)℃,(15±2)℃,(25±2)℃)用植入式半导体元件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季的体温,监测了冬眠模式及能量消耗。结果显示环境温度不同时,达乌尔黄鼠冬眠的模式和能量消耗均有显著差异。在5℃下,动物均表现为深冬眠型;15℃下,动物表现为深冬眠型和少冬眠型;25℃环境下动物表现为较多少冬眠型和少量不冬眠型。在5、15和25℃冬眠期间总能量消耗分别为(3 722±217.82)kJ,(18 907±2 895.07)kJ,(30 542±2 146.40)kJ,差异显著(F(2,22)=45.198,P=00.01)。提示在冬眠动物的冬眠季节,从能量学角度来看,高的环境温度并不利于动物的越冬。  相似文献   

12.
费马数是合数的一个充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数论中的一些简单结果,如(F_m,F_n)=1及F_n=2~(2~n)+1(n≥2)的素因数p具有形状p=2~(n+2)k+1,其中k为某正整数等,给出了费马数是合数的一个充要条件,并得到了F_5,F_6和F_7的素因数分解式。  相似文献   

13.
用 pH—pM 同时测定法测得5-磺基水杨酸(H_3L)-铜(Ⅱ)体系中生成的络合物 CuL 的稳定常数 K_1=10~(8.85),CuHL 的稳定常数 K_(CuHL)~(Cu)=10~(1.44),K_(CUHL)~H=10~(4.05)。又用 pH 电位滴定法测得络合物 CuL_2的逐级稳定常数 K_2=10~(6.85)。以上所有测定都是在25°±0.5℃及离子强度μ=1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饥饿对鲇鱼幼鱼静止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25℃条件下对鲇鱼幼鱼(29.41~44.45 g)进行了60 d的饥饿处理,每天测定3次耗氧率。结果显示:鲇鱼幼鱼在饥饿60 d后,其静止代谢率由63.19±3.68降至22.38±1.36 mgO2kg-1h-1,下降了64.58%;通过对静止代谢率变化的分析,发现存在有3个相对稳定期:其代谢水平分别为41.62±0.34、34.72±0.55和27.59±0.52 mgO2kg-1h-1(P<0.05),持续时间分别为10、14和27 d。实验结果表明:鲇鱼幼鱼采用降低代谢水平的方式来适应饥饿环境;静止代谢率越低,则相对稳定期历时越长。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4种Eu(Ⅲ)-β-二酮-氨基多羧酸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其组成分别为K_2[Eu(CYDTA)BA)·2H_2O(Ⅰ)、K[Eu(NTA)BA]·2H_2O(Ⅱ)、K_2[Eu(IDA)_2BA](Ⅲ)和K_2[Eu(EDTA)BA](Ⅳ),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Ⅰ~Ⅳ在室温(298K)和液氮湿度(77K)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应用群论方法和Judd-Ofelt理论对低温精细光谱作了归属,根据配合物发射峰~5D_0→~7F_J(J=0.1,2和4)的Stark劈裂及强制电偶极f-f跃迁选律推断出配合物中心离子Eu(Ⅲ)的点对称性分别为:Ⅰ,C_(2v);Ⅱ,D_(3h);Ⅲ,C_4;Ⅳ,S_4.从荧光发射强度计算出表征Eu(Ⅲ)-配体共价程度的荧光发射相对强度参数η值(η=1(~5D_0→~7F_2)/I(~5D_0→~7F_1)依次为:1,5.8;Ⅱ,9.4;Ⅲ,11.2;Ⅳ,16.4.研究了配合物Ⅰ~Ⅳ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谱,测定了其在丙酮/水(1:1)溶液中的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P(~7F_0→~5D_2)分别为:1,0.32×10~(-6);Ⅱ,0.40×10~(-6);Ⅲ,0.52×10~(-6),Ⅳ,0.73×10~(-6).发现Eu(夏)配合物的吸收光谱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P(~F_0→~5D_2)与发射光谱的荧光相对参数η(I~5D_0→~7F_2)/I(~5D_0→~7F_1))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4η+0.066,由此得出Eu(Ⅲ)与配体间键的共价程度是影响超灵敏跃迁强度的主要因素,而与Eu(Ⅲ)点对称性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三维空间中,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体积V(r)=4/3(πr~3),球的表面积S(r)=4πr~2。若把V(r),S(r)看作是r的函数,则V'(r)=S(r),即体积V(r)关于r的导数就是表面积S(r)。本文把此结果推广到n维情形: 定理:设n维球体的半径为r(r>0),球面方程为x_1~2+x_2~2+…x_n~2=r~2,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是V_n(r),S_n(r),则V_n'(r)=S_n(r),即n维球体体积V_n(r)关于r的导数等于它的表面积S_n(r)。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推导了用静止理论直接计算核子形式因子的公式.在采用截断函数v(k)=exp.{-1/2(k/k)~n}并选择参数k=5.6,n=3之后,得到了正确的同位旋矢量部分的核子总电荷、反常磁短和均方半径的数值而无需外加核子核心的贡献,F_(2v)的计算结果和以前根据指数分布模型的实验曲线一致,而F_(1v)曲线仅在小q~2处与实验相符.最后并讨论了截断函数的可能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1.引言设函数 f(z)=z+sum from n=2 to ∞ a_nz~n∈S是单位圆内的单叶解析函数,函数 f_1(z)=sum from n=1 to ∞ a_(2n-1)z~(2n-1),|z|=γ<1,(一)戈鲁净对 f(z)及 f_1(z)有下面准确的估计(1):|f(z)|+|f(-z)|≤γ/((1-γ)~2)+γ/((1+γ)~2) (1)|f′(z)|+|f′(-z)|≤(1+γ)/((1-γ)~3)+(1-γ)/((1+γ)~3) (2)|f_1(z)|≤γ(1+γ~2)/((1-γ~2)~2),|f′_1(z)|≤(1+6γ~n+γ~4)/((1-γ~2)~3),|(zf′_1(z))/(f_1(z))|≤(1+6γ~2+γ~4)/(1-γ~4) (3)本文将证明:设 f(z)=z+sum from n=2 to ∞ c_nz~n 是星形单叶函数,F(z)=z+sum from n=2 to ∞ a_nz~n 是凸形单叶函数,函数 F_1(z)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100℃、120℃、140℃、160℃热引发苯乙烯聚合反应速率在0~95%转化率范围的变化规律,建立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R_p=A[M],A=(I/(k_1/k_p~2))~(1/2)=A_0+A_1x+A_2x~2+A_3x~3,(x为转化率,A_0,A_1,A_2,A_3不随x变化,与温度有一定函数关系)。发现链引发反应速率常数的变化规律:二级反应的K_(I2)=0.5390×10~7e~(-13 910/T);三级反应的K_(I3)=1.102 4×10~6e~(-14 094/T)。  相似文献   

20.
Cu2+对日本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Cu2 对日本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1~24℃条件下,Cu2 对日本林蛙蝌蚪的24、48、72、96h毒性死亡几率与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2060x-2.6861,y=4.8309x-5.4046,y=6.5617x-8.5699和y=6.6910x-8.4263;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49.70×10-3、142.48×10-3、116.96×10-3、101.53×10-3mg·L-1;显示了在鱼病防治中铜(Cu2 )对日本林蛙蝌蚪有一定的危害.同时讨论了不同蛙类蝌蚪对Cu2 的耐受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