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2001~2016年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基础上,利用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包括人口流动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对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省际间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人口流动不一定会对区域内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省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效应有所差异。人口主要从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其中对东部地区呈显著的正向效应,对中部地区是微弱的负向效应,对西部地区是显著的负向效应。为此,我国应当加强中西部人才引进措施,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助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差异,亟需丰富实证研究。本研究运用Brown-Mood检验、局部多项式回归模型和Ridit检验,从静态与动态视角分析2015-2019年中国省际人口流动对GDP的影响。结果显示:(1)省际人口净流入平稳促进GDP增长,且随着人口净流入率增长而增长,促进作用呈先减后增的趋势;(2)东、中、西部人口流动及对GDP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率较高但GDP增长率仅处于中位,且随着人口净流入率提高,GDP增长率先显著升高,而后升高趋缓;(3)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入率方向基本为负,人口净流入率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呈递增趋势,当人口净流入率升至-0.5%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衰减;(4)西部地区在不同人口净流入率水平下GDP增长率离散程度较高,但总体变化趋势与全国整体情况类似。建议东部地区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社会化就业培训和人力资本提升机制,在进行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协同人口流动;中部地区重点解决人口外流问题;西部地区继续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资源优势产业,提高人口流入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以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刻画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分析中国人口集聚程度和流动特点,探索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呈现出南方、东部地区及长三角城市群高集聚度的基本特征;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向核心城市和城市群集中,呈片状分布格局;经济规模、平均收入水平、第三产业占比和交通联通度对于区域人口的流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曹志杰  蒋丽萍  周可心  吴静 《河南科学》2023,(10):1488-1497
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数理公式推演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省际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识别出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表明:((1)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增加,但空间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整体呈现“中间低、两端高”的分布;(2)流动人口对于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发展存在规模和结构效应,改变地区人口数量、影响地区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3)流入人口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而流出人口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影响,流出人口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负面影响大于发达地区.因此,发达地区应助推人口回流趋势,转移中低端产业和低技能劳动力,疏解人口过密压力,实现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欠发达地区应把握人口回流和产业转移的机会窗口,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人才进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4所中西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空间流向分析发现:中西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空间流动的"马太效应"显著,"北上广"等东部省份依然是集聚中心,但分别呈现"点、面、线"不同的集聚特征;在中西部区域内部,毕业生流入的"高地""洼地"与"边缘"地区分异明显;整体流动网络呈现"东密西疏"的多中心空间网络格局,近域网络流动是毕业生的优先选择,少数关键路径承载了较大规模的流量。这些流向特征受生源、区域经济和空间距离等多重因素影响。为扭转长期的人才流失态势,中西部地区需要"开源节流",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空间黏滞性,建立区域间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收益补偿机制,构建引导毕业生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不断加快,地区差距也逐渐扩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占经济总量比重不断提高,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劳动力从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的规模也引人注意。本文主要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地区差异的影响机制,从而为我国经济均衡发展探寻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与其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如下。1)全国各区县平均近程流动比重最大,中程次之,远程最小。各地区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近程流动为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内蒙古边境地区以中程流动为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西北地区以远程流动为主。2)近程、中程、远程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不同,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近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高度负相关区域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和省界地区;中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高度正相关地区主要位于中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区以及东南丘陵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或省界地区,其他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3)近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吻合,中程流动比重高–低集聚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存在"中心–外围"结构,远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6~2011年中西部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对影响跨区内资在中西部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集聚效应因素、地区创新能力和内资流入规模正相关,劳动力成本和内资流入规模负相关.就中部而言,创新能力因素对跨区内资的区域分布有显著正向作用,对西部来说,集聚效应因素、地区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因素对引入内资规模均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制造业规模、投资、就业、区域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发现,除了区域经济水平在长期和短期都对本区域生产者服务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外,其他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有所不同.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制造业规模对生产者服务业具有挤出效应,而投资和就业能显著地促进行业发展;中部地区投资、就业和城市化水平都对生产者服务业产生了负向影响;西部地区除了制造业规模影响为负值之外,其他因素都能促进行业发展.从短期来看,东部除了投资、中部和西部除了城市化之外,其他因素基本上对行业发展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对农业科技进步水平进行有效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动态影响与区域差异。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农村金融规模、效率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而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结构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均不显著。发挥农村金融支持作用的落脚点应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缩小区域不平衡发展、促进农村保险业繁荣、更加重视金融发展"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其服务农业实体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地区发展差距,应有全面科学的认识。加快缩小这种发展差距,国家应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对中西部地区和民族贫困地区采取大幅度倾斜政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等形式,帮助和支持中西部地区与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则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人口流动的趋势和流动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通过对比2000—2010年三地人口的流入流出的数量及占总流出量的百分比,反映出京津冀地区人才呈现单向流动趋势即河北向天津和北京方向流动活跃;通过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反映流动人口的学历状况,进而分析京津冀区域人口流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第三产业增加值为经济增长需求指标,以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为民航运输生产供给指标,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民航运输生产的空间关系。【方法】使用地理加权相关分析计算地理加权相关系数,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空间相关性变化的主要空间分布模式。【结果】第三产业与民航运输的空间相关性整体呈东部弱-西部强分布结构;近年来,第三产业与民航运输生产的空间相关性整体呈减弱变化趋势,中西部地区二者相关性逐年减弱是导致全国空间相关性减弱的主要驱动因素;通常情况下,省市经济规模越大,则它的第三产业与民航运输的相关性越弱。【结论】受经济产业活动聚集效应影响,东部发达省市经济增长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普遍较弱,中西部省市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较强;尽管近年来全国尺度上经济活动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逐年减弱,但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民航运输对中东部省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4.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基础,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要以区域作为一定得支撑,反过来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所以城市的发展对区域的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人类作为生产的主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推动和阻碍作用。区域的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流动、人口分布情况以及人口容量等均对区域的发展起着相应促进或阻碍作用,这正是人口对区域发展起着复杂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户籍人口略少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值约为0.951.苏北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出大于流入,近年来户籍人口虽有增长,但人口外流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如连云港市净流出人口规模由2006年的11.12万减少到2013年的7.05万,期间几经波动;累计人口净流出规模则从2006年的28.90万增加到2013年的77.35万.同时,苏北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各市以初中及以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工业GTFP的影响以及区域基础吸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工业G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中西部区域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此外,区域基础吸收能力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财政分权和金融发展水平能够正向调节数字...  相似文献   

17.
韧性与效率是影响入境旅游经济恢复性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熵值法与DEA-Tobit模型测度2010—201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并进行时空格局与障碍度分析,探讨其对入境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入境旅游恢复性增长路径机制。结果显示:中国入境旅游经济韧性整体向好,高韧性区域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但全国入境旅游经济韧性均值仅0.246 7,提升空间较大;入境旅游经济韧性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渐弱,H-H区辐射作用与L-L区扩散作用缩小,H-L区极化作用与L-H区空心作用增强;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市场发育度和对外开放度是影响入境旅游经济韧性的主要障碍因子;入境旅游经济韧性每提升1%,旅游经济效率提升0.243 2%,二者对入境旅游恢复性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区,清统一全国,一定程度上为内蒙古内外的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样,内蒙古东部地区在这种大趋势的推动下,人口也在不断的流动。移民的发展与清政府对蒙政策是息息相关的,移民的涌入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清政府对蒙政策为线索,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移民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的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采用耦合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及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并构建回归模型分三个时间截面和上中下游区域对黄河流域经济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镇化与经济转型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东部城市的耦合度要高于西部地区.低水平耦合阶段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上中游地区,随时间有向上游移动的趋势;2)黄河流域城市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均处于低度协调的耦合阶段,中度协调的耦合区域集中分布于省会城市.随时间推移,黄河下游区域城市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协调度增长最为迅速;3)三个时间截面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城镇化对于经济转型影响逐渐增大,且作用机制因黄河上中下游区域差异而不同.黄河流域大多数中心城市对于自然资源依赖严重,是阻碍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形成黄河流域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良性双向反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2003年、2009年和2014年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西部差异大于中部大于东部;2)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从东西方向上看,东部发展水平较稳定,中西部发展水平波动明显;3)新型城镇化中高、中等、中低和低水平区都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状态,但低水平区的连续分布状态有逐渐被“冲散”且面积减小的趋势;4)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五个类型区的影响因素各异,总体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